【魚鷹社】希波戰(zhàn)爭
搬運自微信公眾號海寧的小世界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Men-at-Arms(MAA)系列第69號:希臘和波斯的戰(zhàn)爭(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23年)-The Greek And Persian Wars 500-323bc。原作者及繪圖Jack Cassin-Scott。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A1:波斯軍旗手
這名軍旗手的形象取材自一件古希臘瓶子上的繪畫,他所戴的傳統(tǒng)狼皮頭飾/披肩是一種等級象征。帶圖案的彩色的上衣和褲子使軍旗手在戰(zhàn)斗中易于識別。這身“制服”是米底王國風格的,包括了緊身窄袖束腰上衣、素色的短裙以及緊身及踝的褲子。因為需要雙手舉著旗桿,所以他們沒有裝備盾牌,而身體左后側掛著弓和箭袋。波斯人和米底人傳統(tǒng)上作為弓箭手來服役。
A2:波斯“永恒”長矛兵
根據(jù)波斯波利斯遺址中的彩色琉璃磚浮雕所透露的信息繪制了這名“永恒”長矛兵的形象。長矛兵穿國王衛(wèi)隊的服裝,因為他所屬部隊是國王衛(wèi)隊或波斯軍隊中的精銳,而之所以被稱為“永恒”是因為他們的人數(shù)永遠不會低于一萬人,而且還有可能增加一些步兵和騎兵作為輔助。他們穿的是波斯風格的長下擺寬松外衣,袖子同樣非常寬大,外衣上還裝飾有彩色的植物和幾何形圖案。外衣下擺前端搭了一條帶流蘇的寬腰帶。外衣之內很有可能還有一件貼身的束腰內上衣,它的緊身窄袖從外衣的寬大袖口中顯露出來。頭發(fā)和胡須都編成波斯風格的辮子,扭成一圈麻花紋的寬巾包住頭部。這名士兵攜帶的主要是波斯人的武器,其中包括了長矛和帶箭壺的弓。帶裝飾的箭壺以及弓掛在左肩頭身后位置,握在右手中的2.25米長的長矛帶有石榴型底把,軍官的長矛底把是金色的,士兵們的則是銀色的。在作戰(zhàn)中他們可能穿的是米底人式樣的服裝。
A3:波斯弓箭手
這名弓箭手所穿的米底王國風格的服裝包括了及膝長度的外衣,外衣的緊身袖子長度到手腕。外衣之下搭配的是褲子。一條彩色腰帶圍在腰間并在身前中央位置打結,腰帶的兩端垂在身前;弓箭手腳上穿的則是涼鞋。他的頭發(fā)和胡須被編成辮子并裝飾波斯風格的飾品,頭上戴的則是一頂沒有帽檐的高筒“圓頂帽”。人物左肩上背的箭袋也可以用來裝弓,右手持著一支典型式樣的矛。

B:阿拉伯駱駝騎兵
位于尼尼微的亞述巴尼帕(Assurbanipal,亞述末代君主,譯者注)的宮殿廢墟的淺浮雕展示了騎駱駝的阿拉伯人的形象細節(jié)。亞述人幾乎毀滅了這些駱駝騎手所屬的沙漠游牧部落,而這等于打開了波斯進攻和入侵亞述的通道。
波斯人之后進一步發(fā)展了自己的駱駝騎兵軍團,已知第一次成功的行動是在公元前547年對抗巴比倫的克羅伊斯(Croesus,呂底亞王國的末代君主,譯者注),后來他們又被用來對抗敘利亞和阿拉伯的沙漠游牧民族。駱駝軍團通常是由兩人騎乘駱駝兵所組成并作為輕型弓騎兵來使用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似乎是這種波斯騎兵部隊的強項,它們可能被用在小規(guī)模作戰(zhàn)或是追擊撤退的敵人的戰(zhàn)斗中。

C1:希臘輕步兵
這些士兵被稱為psiloi,這是對輕裝步散兵的稱呼。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配合騎兵對敵人的側翼進行短暫而快速的襲擾攻擊,從而拉開戰(zhàn)斗的序幕。在psiloi的幾番攻擊后,重裝步兵方陣會守住中央陣地抵御敵人的沖鋒。
輕步兵(gymnet,意為裸體)只裝備最簡單的武器,比如一把劍(machaira)、一支標槍或是一只棒子。他們的服裝也是最簡化的,往往只是一件被稱為chiton的短袍,chiton的上半身剝下來系在腰間從而解放出上肢以使活動不受妨礙。這些輕步兵在這一時期戰(zhàn)爭中扮演著出色的散兵的角色。
C2:希臘重步兵
重裝步兵以密集隊形作戰(zhàn)是最可怕的戰(zhàn)術,嚴苛的紀律和固執(zhí)地拒絕退讓他們成為了理想的戰(zhàn)士。沉重的鐘形胸甲在古典時期非常流行,而此時它們正讓位于有彈性的復合材質緊身胸甲(corselet),新式的緊身胸甲采用皮革背板,甲面上疊加覆蓋金屬小甲片。胸甲上方是兩片護肩甲,它們先在身背后固定,然后拉到肩頭在前端用繩帶綁定。緊身胸甲里面是一件簡單的長度一直到大腿中部的短袍(chiton)。腰部以下的身體,有時候也包括肩膀都得到皮條(pteruges,羽毛之意)的保護,通常皮條末端都有一塊小金屬板作為垂綴的重物。
被稱為aspis的巨大圓盾是重裝步兵所特有的。支撐臂帶和握把位于盾面內側的這種盾牌可以保護重裝步兵的左半身。重裝步兵排成一排則會形成舉世聞名的堅固隊形。盾軸通常是一只動物頭的形狀并涂上顏色。小腿得到青銅護脛甲的保護,雙腳則通常是赤裸的。因為所有重裝步兵都要自備裝備,所以他們呈現(xiàn)各種各樣的風貌,其中頭盔也不例外。圖中的重裝步兵戴的是多利克式頭盔,除了眼睛上的兩個小孔外頭盔是全封閉型的,頭盔頂部裝飾著巨大的馬毛盔飾,盔頂兩側還各有一根羽毛裝飾。
戳刺用的直刃短劍用于近戰(zhàn);編隊沖鋒時使用的是長柄矛。直到亞歷山大時代,重裝步兵通常仍然留著長發(fā),這在近身格斗時是一項劣勢。
C3:希臘投石兵
和輕裝步兵一樣,投石兵也是輕步兵散兵的一個類型。他們擁有簡單的短袍(chiton)和小圓盾(pelte),同時不穿戴盔甲。除了投石帶,他們唯一的武器可能只是一把通過斜背帶掛在身左側的小刀或是匕首。投石帶用皮革制成,在正確的人手它可以成為一種極為有效極為危險的武器;投擲物要么是石頭要么是小鉛片,有時用于攻城戰(zhàn)的投擲物上還會刻有文字信息。據(jù)說希臘軍隊中最優(yōu)秀的投石手是來自羅德島的。

D:波斯騎兵
這一時期波斯軍隊外貌的龐雜各異的描述使我們需要牢記:即便有考古發(fā)現(xiàn)和諸如希羅多德和色諾芬這樣的希臘作者的描述,關于他們的服飾大多還是重建的并且充滿爭議,畢竟波斯人并沒有對自己人的著裝加以記錄。圖中這名騎兵攜帶了一面盾牌——關于是否會攜帶盾牌,人們的意見也存在分歧。馬匹沒有負載鎧甲,雖然有部分的騎兵部隊的馬匹是配鎧甲的,但這種做法并不普遍。
戰(zhàn)斗期間波斯軍隊穿的是米底王國風格的著裝,這些服裝對于騎馬以及軍事行動來說更為實用,而服裝往往采用明快的顏色。異常華麗而精致的青銅頭盔的頂部有馬毛冠飾,冠飾根部則加了一條“尾巴”。帶絮棉加襯的亞麻胸甲可能是配有金屬護肩的,這種胸甲具有重量輕功能性強等諸多優(yōu)點。騎兵們的武器有標槍、長矛以及弓箭。希臘人和波斯人所用的坐騎都是受過良好訓練的馬匹,大約14到15手高(約1.4-1.5米高),這也是當時地中海地區(qū)周圍國家所使用的典型馬匹。波斯騎兵使用的馬韁繩與現(xiàn)代騎兵所使用的非常相似。他們沒有馬鞍,唯一能讓騎兵舒適點的是用圍肚帶固定在馬背上的一塊馬鞍布。

E1:希臘重步兵
各個城邦的重裝步兵外觀基本相似,只是他們盾面和盔甲上繪制的圖案和紋飾各不相同。雖然彼此之間戰(zhàn)爭不斷,但他們在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480年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御波斯人的入侵。基本裝備是帶兩片護肩甲的束腰胸甲,身體下半身則被皮條覆蓋住。盾牌是圓形的,直徑約為一米或更長,它們通常擁有巨大的前端裝飾成動物頭樣式的盾軸,這在近戰(zhàn)中可以用來推搡和擠壓敵人。一體式的科林斯式頭盔擁有巨大的彩色馬毛盔飾。涂漆的青銅護脛甲保護住小腿。短劍則掛在右肩斜背的背帶上。重步兵們通常用的是兩端帶矛頭的長矛,如果矛桿折斷了,長矛可以調過來繼續(xù)用來戰(zhàn)斗。
E2:希臘弓箭手
和波斯人相比,希臘人的弓箭手并不以高超射術見長,即便一些資料表明,雅典人在希波戰(zhàn)爭中確實擁有一支弓箭手軍團。本圖根據(jù)公元前480年的一尊雕像重建,他展現(xiàn)了戰(zhàn)斗中一名弓箭手的形象。他頭戴獅子皮頭巾,傳統(tǒng)的短袍(chiton)外面穿了一件帶護肩甲的皮革緊身胸甲。腰間則掛著皮條圍裙。他肩上掛著一只通常會裝飾很華麗的箭筒。弓箭手下蹲保持最佳的射箭姿勢。他們被配置在重裝步兵的方陣中,而散兵隊伍中他們被作為輕步兵來使用。
E3:克里特弓箭手
除了斯基泰弓箭手外,其他的弓箭手都是雇傭兵,并且也是雅典人唯一雇傭的正規(guī)輕裝步兵。他們與投石兵以及其他輕裝部隊一樣擁有相同的作戰(zhàn)能力,無論是作為輕步兵還是配屬于重裝步兵方陣都是如此。他們標志性的外觀特征是他們的紅色短袍(chiton)。沒有護甲的他們唯一的護身裝備是青銅制小圓銅。除了弓箭和箭袋外,他們可能還會攜帶標槍。

F1:弗里幾亞重步兵傭兵
這些強悍的雇傭兵來自于小亞細亞北部,他們同時為希臘和波斯的主子們服務。他們的外衣色彩鮮艷,鎧甲則是皮革制造并帶有金屬加強件。皮甲下面胳膊和腿的位置則套上了色彩鮮艷的厚織物材料制作的某種裝束,這種裝束非常貼身,手腕和腳踝處繃得很緊。他們頭上戴著各種形狀的金屬制頭盔,圖中這頂帶有可翻折的護頰甲(圖中呈上翻狀態(tài))。這些人的武器包括了矛、劍或斧子(bipennes)。一項樣式特殊的物品是新月形的盾牌,他可以讓士兵在非常近的距離接觸到騎兵。
F2:波斯長矛兵
雖然同為波斯長矛兵,但是由于所有的波斯軍隊在作戰(zhàn)中穿的都是米底王國風格的服裝,所以很難區(qū)分正規(guī)軍和精銳的“長生軍”。鮮艷的上衣長至大腿中部或更低,上衣下擺則蓋住非常貼合腿部和腳踝的褲子。各種資料來源都顯示當時的軍人們是穿鎧甲的,但由于沒有具體的證據(jù),所以需要假定鎧甲是穿在外衣里面的,這是溫暖天氣中一種普遍的做法。長矛兵的頭被一塊寬松的布包住,同時臉的下巴以下部分被遮住。頭上的“高冠”則通常是一種等級象征。人物的裝備是一面標準盾牌,一只箭壺、一張弓和一把長矛。
F3:波斯軍官
波斯軍官在衣服外面穿著一件蓄襯墊的鎧甲。他們的服裝和波斯人與米底人的輕裝甲弓騎兵經常穿的那種服裝相同。這些米底人式樣的戰(zhàn)斗服裝包括了長褲以及下擺及膝的上衣。蓄襯墊鎧甲長度達到腰部并被一條寬腰帶束緊。寬刃短劍與希臘人使用的其中一種劍款式類似,它用于戳刺,裝在劍鞘里可以通過一條皮背帶斜背在左肩頭。軍官的頭上圍著頭巾,肩頭披著斗篷。斗篷在戰(zhàn)斗中是一樣非常有用的物品,所以穿戴它是很常見的現(xiàn)象。

G1:希臘騎兵
裝備與重裝步兵相同的重騎兵能夠同時扮演步兵和騎兵的雙重角色。通常這些精銳騎兵是騎馬前往戰(zhàn)斗地點然后下馬步行作戰(zhàn)的。除了從來不攜帶的盾牌外,他們的武器裝備與重裝步兵的相同。這名騎兵戴的頭盔是以雅典娜女神的名字命名的“阿提卡”式(Attic)。由于所有的裝備都是士兵們自己購買的,所以它們之間沒有什么統(tǒng)一性。
G2:色薩利騎兵
在古希臘瓶子上的繪畫中最受歡迎的人物之一是與眾不同的色薩利騎士。這些雇傭騎兵來自希臘北部的色薩利平原。圖中展現(xiàn)了色薩利人的典型形象,他穿著典型的短袍(chiton),短袍上半身脫下到腰部,肩頭則披著一件色彩鮮艷的硬斗篷。特色鮮明的色薩利人的帽子往往被認作是一種遮陽帽,因為這種帽頂很小的帽子帶有非常寬的帽檐。和那個時代的所有騎手一樣,他也沒有馬鞍或馬鐙之類的裝備,馬具有時僅限于馬背上的一片小馬鞍布。馬匹是地中海地區(qū)常見的小型品種,它們被當時的騎兵廣泛使用。另外這些騎兵的武器包括了長矛或標槍。
G3:裝甲重步兵
盡管重裝步兵的外觀會隨個人的喜好而變化,但基本裝備所呈現(xiàn)的風貌仍居于主導地位,實際上就是圖中所示的短袍以及短袍外的金屬制或皮制的束腰緊身胸甲,有時還會加上斗篷。大圓盾上繪有紋章圖案,盾牌上還掛著一張“簾子”用來保護腿部以阻擋劍或長矛的戳刺。青銅護脛甲也是要佩戴的。這名士兵戴的愛奧尼亞式頭盔有一體式的護鼻梁和兩片垂下的護頰甲,一體式的頭冠上則是彩色的馬尾裝飾。

H1、H2和H3:希臘裝甲步兵
這些士兵來自雅典、斯巴達、底比斯或科林斯等希臘城邦。盡管他們之間有很深的敵意,但在波斯人入侵的時候團結在了一起。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戰(zhàn)役中,在雅典重裝步兵的帶領下,希臘聯(lián)軍擊敗了號稱世上最好的軍隊的波斯弓箭手部隊。在溫泉關之戰(zhàn)中,300名斯巴達重裝步兵(見圖H2)與多于他們百倍的軍隊對峙了3天直到全軍覆沒。重裝步兵的主要裝備仍然是覆蓋身體上部的胸甲或是緊身甲(corselet),它們由金屬或一些柔性材料制成,同時上面附著金屬條。盾牌內部中心位置有一只金屬臂環(huán),左臂可以穿過它卡主手肘部,然后左手握住盾牌邊緣附近的金屬握把。頭盔通常有三種類型:完全封閉但眼部開槽的多立克式頭盔、整體鑄造加上護鼻甲和護面頰甲片的科林斯式頭盔以及帶有可移動護面頰甲片的愛奧尼亞式頭盔。這些頭盔幾乎都有盔冠,但晚期的式樣將它們取消了。另外,希臘裝甲步兵還穿戴了金屬護脛甲、涼鞋或是靴子。圖中這些長矛不是用來投擲而是用來戳刺敵人脖子以上或是胸甲以下部位的武器。短劍或匕首也是戳刺類武器而非切削類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