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林的豆知識 NO.319
今天我經常去的幾個來源都在講關于冠狀病毒和美國大選的事情,這就實在不是能寫在豆知識上的東西了。所以我們這次換一個畫風,我說一個有關我自己的故事。
你們懂的,我這人一旦說起故事就會特別多嘴,不想看的跳過就行了。
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就是我為什么每天都有不同的知識或者故事對你們講,那是因為我在做翻譯這個職業(yè)以及普通休閑上網(wǎng)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收集這些東西
而為什么我要去收集這些東西,是我對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東西的看法使然的。
對我來說,互聯(lián)網(wǎng)就是個大型的圖書館加聊天室,所以將圖書館里面的書的內容翻譯并傳播,是一件好事。這也是我為何最終將翻譯選擇成為我主業(yè)之一的原因(另外一個是游戲制作)
那么再追根朔源呢?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看法?
大概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的小學班主任布置下作業(yè),讓我們收集一些有關“自我保護”的知識,然后做成小報摘抄交上來。
其他同學們大多數(shù)都去了圖書館,很快就將圖書館里面這種類的書都借空了(而且當時別的班似乎也在搞這個東西,所以不止我的同學們來借)
然后我就尋思著借空了無所謂,我就找班上同學的書看看咯,結果那貨開口向我要10塊錢作為借書費(請自行腦補對于2000年代一個小學五年級學生10塊錢意味著什么)
那順理成章地我就空手回了家,而且似乎之前全班同學都知道了我沒有借到書的這個事情,大概第二天都準備看我笑話呢。而我們那時小學班主任也很常規(guī),當然不會在這方面為我說話。
所以我就想到了,網(wǎng)上會不會有這方面的東西呢?(畢竟我是從Win3.1一路玩著電腦長大的)
于是好說歹說求著老爸給我開了網(wǎng),當時連我老爸都不相信我能在網(wǎng)上找到這方面的玩意(同樣,請自行腦補2000年代的國內網(wǎng)絡環(huán)境)
當時Google這玩意可是才出現(xiàn)沒幾年,肯定不好用的,更別說百度了。我是去雅虎然后進他們分類目錄一個個找的
找了四十多分鐘后,我家人都準備讓我放棄了(撥號上網(wǎng),同樣請自行腦補),給我找到了。
現(xiàn)在這網(wǎng)站肯定是沒了,就是很2000風格的一個網(wǎng)站,二級域名告訴我這是建在當時某個網(wǎng)頁空間上的,內容還很齊全。于是我就找了幾篇文章,開了Word就排版上去了。我當時印象很深刻的是拿剪貼畫功能里面的一個非常素材的炸彈圖片填了空缺,將整個頁面排得特別滿。
第二天,我將這個小報交了上去,因為是專門排版后打印的,結果是全班做的最好看的,后來被貼去學校門口展覽了。
我不知道建立這個網(wǎng)站的人有什么想法,這不是什么政府網(wǎng)站,就是個很簡單的幾十個靜態(tài)頁面互相鏈接的站點,照著當時街上賣的傻瓜Frontpage使用教程,然后隨便找個提供免費空間的服務(當時一大堆)就能做出來的那種,大概他也是閑著發(fā)慌或者只是想放點什么信息吧。
但是,在那天晚上,這個網(wǎng)站,以及其分享的知識,毫不夸張地說,確確實實地拯救了一個小學生的自尊。而大家應該知道,有的時候這玩意比命還重要,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
在那之后,我就堅信,互聯(lián)網(wǎng)就是為了分享各種各樣的知識和想法而存在的,它不會因為“書被借完了”或者“收保護費”這種可笑的理由而拒絕知識和想法的流通,而我將盡可能地分享它們,如果有語言隔閡,那我將盡我所能地跨越以及幫人跨越它。這也是我現(xiàn)在在做翻譯以及電腦游戲的原因(后者是因為我的大學教授總是在嘮叨gaming is media而我也很信他,這個有機會另外說)
前幾天,743給我看了個東西,是來自某位訂閱者的留言,他說豆知識每天都在看,記住的也會去和別人說。這就是我創(chuàng)辦這個欄目的初心所在了。我十分感謝他。
無論他是用來吹逼或者單純地分享,只要這些知識能被更多的人看到,那么沒準就會在某個時刻,我寫出的某段文字就會像十幾年前那個簡陋的網(wǎng)站那樣,幫上某個人的忙(救人一命就算了吧)。
基本上如果不是一圖流,那么我的豆知識肯定是認真驗證過的,也是為了以防萬一不誤人子弟。?
而只要條件允許,豆知識我會一直做下去
——AC大逃殺阿卡林
https://dts.momobako.com
PS:本文來自 蘆葦娘的胖次 微信公眾號
看完之后挺感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