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腰椎間盤突出的診斷標準,平谷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王飛解讀
腰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病,多數的患者會表現為腰痛,發(fā)生率約91%。由于纖維環(huán)外層及后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經竇椎神經而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有時可伴有臀部疼痛。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需要做的檢查有以下幾項:
1、腰椎X線平片
有時可見椎間隙變窄、椎體邊緣增生等退行性改變,是一種間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側凸。此外,X線平片可以發(fā)現有無結核、腫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鑒別診斷意義。
2、CT檢查
可較清楚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態(tài)和神經根、硬脊膜囊受壓移位的情況,同時可顯示椎板及黃韌帶肥厚、小關節(jié)增生肥大、椎管及側隱窩狹窄等情況,對本病有較大的診斷價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檢查
MRI無放射性損害,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MRI可以全面地觀察腰椎間盤是否病變,并通過不同層面的矢狀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間盤的橫切位影像,清晰地顯示椎間盤突出的形態(tài)及其與硬膜囊、神經根等周圍組織的關系,另外可鑒別是否存在椎管內其他占位性病變。但對于突出的椎間盤是否鈣化的顯示不如CT檢查。
4、其他
電生理檢查(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與誘發(fā)電位)可協助確定神經損害的范圍及程度,觀察治療效果。實驗室檢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鑒別診斷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