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DILOCK的經(jīng)典巡禮劇場】十年捅一刀?翻拍版和原版《人證》究竟差在哪里?
我相信不會有人不知道人證。
好吧,我希望不會有人不知道人證。

和朋友在影院看《唐人街探案3》的結(jié)尾,小林杏奈回憶起與母親的過往時使用的插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草帽歌》,前奏一出來的時候,我就一下子怔住了。接著聽下去,發(fā)現(xiàn)真的是草帽歌。
我朋友也是被我拽入魯邦坑和大野坑的人,自然也對這首歌印象深刻。
但掃視整個電影院,貌似沒有人和我倆一樣激動。
沒人注意到這個最大的彩蛋。
對我而言,唐探3的原作必定有一項是森村誠一這本《人性的證明》,只不過是原作中是母親拋夫棄子,這里則是父親拋妻棄子。很顯然易見的是陳思誠對森村誠一的致敬。
這里還有一點別人看不出的,在秦風(fēng)和唐仁丟錢的那一幕,使用的插曲名為《A place in the sun》,則是2004年版《人證》電視劇的主題歌。
很顯然,陳思誠這部唐探3,就是擺明了要對人證致敬。
人證是一部怎樣的作品,足以讓陳思誠致敬到這個地步?
如果你去找一個70后,80后,甚至更早一代的60后,我相信沒人會不知道這部電影。他已然和《追捕》(請君涉過憤怒的河,國內(nèi)最早引進(jìn)的特攝電影),《新干線大爆破》(同上,也是特攝電影),《幸運(yùn)的黃手絹》一樣成為了國人心目中的國民級日本電影經(jīng)典。
在高倉健主場的引進(jìn)電影當(dāng)中,沒有高倉健的人證倒是顯得有些奇怪。
引進(jìn)的原因自然是森村誠一,森村誠一主張日本人承認(rèn)歷史,并做了大量關(guān)于731部隊的研究,整理著書,是一名相當(dāng)反對侵略戰(zhàn)爭的社會派推理作家。
你從人證里基本上看不到什么特殊的推理,其實就是普通的刑警辦案,無論是推理黑人青年焦尼謎樣的死亡,還是八杉恭子之子郡恭平肇事逃逸,逃亡美國這兩件案件,實際上除了棟居刑警(名優(yōu):松田優(yōu)作?。┳龀龅摹敖鼓崾前松脊ё铀鶜ⅰ边@一推論以外,其他都是在尋找各種證據(jù),作為推理電影的成分很弱,倒不如說是刑偵電影(刑事電視?。?。

人證之所以特殊,并不只是他在國內(nèi)引進(jìn)過,是引進(jìn)空窗期的少數(shù)日本電影,他在日本的評價也很高,凈收入22.5億日元,1977年度票房第二,在cinema旬報電影十佳評選中排名第五十名,讀者投票排名第八名,電視重播收獲35.7%收視率,位居日本歷史上電影收視率第七名,拋出外國電影外則名列第五名的優(yōu)異成績。
而大野雄二也憑借著出色的OST在當(dāng)年的日本電影學(xué)院獎獲得最佳音樂獎,其中很多曲目至今仍是酒吧和餐廳的???。大野是角川出版社1976年拍攝第一部電影《犬神家一族》時便負(fù)責(zé)配樂,那首《愛的主題曲》也是難得的名曲。而之后大野也為角川的森村誠一證明三部曲《青春的證明》《野性的證明》(高倉健主演)創(chuàng)作原聲帶。

角川出版的董事長,角川春樹在1976年首次嘗試拍攝電影,便遭到一眾人和影評家的群嘲“外行人拍個屁的電影”。結(jié)果犬神家一族一炮而紅,名利雙收。
而這次角川選擇了都市派的森村原作的《人性的證明》,并得到了東映社長岡田勝的全面協(xié)助,還成為了第一部遠(yuǎn)赴美國取景的日本電影,準(zhǔn)備時間41天,在美拍攝17天。岡田和角川在上映前打賭,岡田打賭15億,角川打賭17億,并表示“現(xiàn)在電影業(yè)界龍頭是東映和東寶,如果這次我連20億都拿不到,我就放棄拍電影,重新回歸出版業(yè)界”。
結(jié)果可想而知。
但當(dāng)時也遭到了大量評論家的批評,我們熟知的奧特系列的劇本家石堂淑朗就在雜志上發(fā)表過酷論“這部電影為什么失敗,其實是他們誤認(rèn)為只要劇本寫得好就不會拍爛片了。”日本評論家就和印象派剛興起時的報紙評論家一樣犀利,以至于原作者森村氣的不行親自上報怒懟評論家,并聲稱“你們這幫狗屁不懂的評論家就是霸占社會輿論的蛆!”
當(dāng)然,人證是無可置疑的杰作。森村也因這部電影一躍成為超賣座作家。
也因此,這部曠世杰作,先后被翻拍成各種電視劇。
正如同每隔十年基本日本就得沉一次(翻拍《日本沉沒》)一樣,黑人焦尼每隔十年基本就得挨一次刀。
但很可惜的是,格局自然是遠(yuǎn)遠(yuǎn)不如電影版,畢竟電影版光宣發(fā)就投入了十億日元的巨資。
1978年電影下映后,角川便將大旗交給東映,東映和TBS組織拍攝了電視劇版,以犯人八杉恭子的視角和內(nèi)心獨(dú)白推動故事情節(jié),棟居刑警等警察角色都淪為配角。也因此塑造了大量小說中不存在的原創(chuàng)角色,畢竟一本完結(jié)的小說,改編成電影還說得過去,改編成一部十三集的電視劇還是過于勉強(qiáng)。
之后在1993年和2001年分別由TBS和東京電視臺翻拍過兩版電視特別篇,均和電影長度類似。值得一提的是01版飾演棟居的竟然是渡邊謙,沒錯就是在《哥斯拉》和《皮卡丘大偵探》里面客串的亞洲面孔。而01版的配樂也很值得一提,是為《電腦奇?zhèn)b01 the animation》《圣斗士星矢 the lost canvas 冥王神話》配樂的和田薰。
2004年富士電視臺又再度翻拍了一版電視劇,全十集,每集57分鐘,就個人而言,我基本是不太看好中篇小說改編成的電視劇的,相比電影和單本劇而言,會很拖沓。包括東野圭吾的《秘密》后來翻拍的電視劇就是一樣。本部大量弱化了原作當(dāng)中美駐軍時期的時代背景和民族矛盾,只關(guān)注于案件本身,問題在于這個案件的靈魂就是駐軍時的遺留問題,這點還是沒能處理好。

這部的配樂是我們熟知的巖代太郎,也是和我們走的很近的一位大師,擅長大編成吹奏樂,《赤壁》《太平輪》《殺人回憶》《日本沉沒(2006)》《追捕(新版)》都是他的作品。
2011年韓國翻拍了一部韓劇《royal family》,想也知道,肯定是魔改。
而接下來我想詳細(xì)拉出來和電影對比一下的,則是2017年朝日電視臺(沒錯,終于輪到朝日電視臺了)和東映翻拍的電視特別篇。
配樂由吉川清之負(fù)責(zé),他主要負(fù)責(zé)刑偵劇,包括和本作一樣的大量刑偵單本劇,多是一集完結(jié)。我們比較熟悉的作品有《電腦奇?zhèn)breboot》(也是角川搞得電影),還有《騎士龍戰(zhàn)隊龍裝者》。選他自然也有原因,他之前就有為重拍的《棟居刑警系列》和《森村誠一系列 終點站》配樂。還算是比較了解棟居的音樂家。
主演是藤原龍也,確實是把棟居這個角色很拽很厭世,反社會反人類的性格演的很到位。但個人覺得還是遠(yuǎn)比不上松田那種演繹。作品里的棟居雖然拽,但是他是那種有經(jīng)驗有能力,有獨(dú)到的經(jīng)驗的,像是《向太陽高吼》里面那種有個性的刑警。但是這里應(yīng)該是劇組的改編,把他寫成了一個剛?cè)腙犛心芰€挺犟的新人,譬如提出的建議被擱置就一氣之下離開會議室,或者擅自找嫌疑人調(diào)查這種不成熟的表現(xiàn)。

有利有弊吧,這部作品里確實能看出棟居的成長,但是這就使得角色缺少了那種特殊的韻味。而這里的橫渡就成了棟居的前輩格,處處帶著棟居,并且教導(dǎo)棟居“靠怨恨解決不了任何事情”“即便是犯人追到盡頭,也不是刑警該干的事情”“你是為了復(fù)仇,對人類不信任才當(dāng)?shù)木靻??”。橫渡這個角色的形象大大豐滿起來了,不再是之前那樣的路人。

另一個值得驚喜的一點,搜查負(fù)責(zé)人那須英三的扮演者宅麻伸,是我們熟悉的《特利迦奧特曼》里的靜間光國。他也是刑偵劇的老客串王了。在劇中的定位和光國如出一轍,看好新人棟居的發(fā)展,并和橫渡一同教導(dǎo)沖動的棟居。

雖然很可惜本作第一次把美國刑警休夫坦給去掉了,恭平在本作也和八杉恭子一樣只是被逮捕,而不是原作中在美國逃逸被槍殺。少了休夫坦和棟居的碰撞,本作少了極大的看點。也就沒了電影結(jié)尾,休夫坦作為“惡人與善人的劃分點”的人格升華部分:休夫坦到達(dá)焦尼父親威爾夏的住所,發(fā)現(xiàn)他早已飲毒自盡,哀嘆的他將其埋在住所附近,并在歸途中被美國青年以“你敢?guī)椭毡救?!”(在美國時棟居和美國青年糾紛,休夫坦幫了棟居)為由遇刺而死。
休夫坦的死,配上大野的靈魂配樂,可以說是相當(dāng)完美且遺憾的結(jié)局。
他的戲份基本上分給了橫渡和那須,原作當(dāng)中的諷刺和辛辣的描寫,也都被橫渡的心靈雞湯一筆帶過,本作確實成了不同于原作的普通作品。這點很可惜。
除了警察方面角色的塑造得當(dāng)之外(除了男主),本作最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角色的閃光點。之前的作品當(dāng)中,八杉恭子被塑造成一個自私且無奈的女人。但在這部作品里,近乎一半的時間都圍繞著八杉恭子展開。無論是八杉恭子在戰(zhàn)后的遭遇,還是和威爾夏的相遇,和威爾夏還有焦尼度過的美好時光,以及被迫和威爾夏分開(美軍的歸國指令,日本人無法渡美),自己選擇拋夫棄子去社會闖蕩一番的決定。都讓這個角色有了更深的著筆。
而原本出于封口,被恭子推下河而死的中山婆婆,在本作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本作的設(shè)定里,和恭子有同樣經(jīng)歷的她,在聽過恭子的故事后非常動容。被恭子推下去后,她知道是恭子又救了她,出于對她的理解和同情,并未告知警方她的真實身份,但仍然為其提供了關(guān)鍵線索。最后更是借她之口,在結(jié)尾講述了恭子的過去,對劇情展開了一個深化。
而恭子作為一個母親的形象,在本作遠(yuǎn)比前作要更加豐滿,無論是刺向焦尼時的神情,還是極力想控制焦尼不要刺下去的矛盾心理。和中山婆婆坦白自己殺害了兒子,“他再也不會'活‘過來了”的那種悔意,比起原版的恭子有了更深的塑造。
但作為一部翻拍作品,個人認(rèn)為也只是剛剛過了及格線。
原作的場面極為宏大,和追捕,日本沉沒一樣,都算得上是當(dāng)年日本的大制作。但很可惜,翻拍出來的作品都顯得極為小家子氣,畢竟錢砸的不夠多。上世紀(jì)60-70年代,是日本最初也是最后敢各種砸錢拍大片,往國外輸出的時期。
之后,即便是和人證一樣可謂是翻拍王的日本沉沒也是如此,都不能帶來和原版一樣的震撼。和本作一樣,也是找不同的角度,試圖放棄大敘事觀,而是都從平民或者小角度講起。
簡單點說,就是把巨作簡單化,廉價化了。
本作無論是運(yùn)鏡,還是拍攝的各個方面,都明顯不如電影版的出色,就和極為普通的一部普通日劇如出一轍,平面視角到處都是,沒有任何能令人記憶猶新的鏡頭和畫面。除了對男主的修改以及女主方面的大幅度強(qiáng)化之外,本作相比較原版,沒有什么能夠留得住的角色形象。
而且現(xiàn)代日本人去還原昭和時期(本作是打著還原原作時代氛圍去拍攝的,時代背景也和原作保持一致,其他作品多是建立在拍攝年代上的),就是特別喜歡用暖黃色調(diào),或者單純把室內(nèi)布景的墻做舊來很做作的體現(xiàn)。問題是這是一部懸疑片,這么多昭和懷舊色調(diào),給人一種在看《三丁目的夕陽》的感覺,而不是在看刑偵劇。
本作的節(jié)奏和一般的刑偵日劇一樣,水平很一般,和原版一樣時長接近卻沒有原版的節(jié)奏緊湊且感染人心。在劇本上太過于用刻意的臺詞去體現(xiàn)主題,而且也過多依靠配樂來烘托情感,而不是靠劇情和演技本身去打動觀眾,就是放首曲子,你給我哭的感覺。
問題是人證幾時成了催淚家庭劇?這味兒就不對啊。
就比起吉川清之的配樂,我個人更希望讓大野重新把舊曲翻新一次,片尾放浪兄弟翻唱的草帽歌也不盡如人意,雖然結(jié)尾由藤原口白的西條八十原版《草帽歌》朗讀和歌曲同時播放有點新意,但是缺點就是我聽不到歌在唱什么了。
這部翻拍的問題在于,昭和感塑造的太過刻意,氛圍溫馨到不像是個懸疑片,男主和女主的過多修改褒貶皆有,過于依賴臺詞和配樂來進(jìn)行升華,說白了還是平成這幫導(dǎo)演的老問題。
原本不是煽情的作品一定要搞到煽情,明明背景是昭和,卻總是對原作主人公做一些“符合當(dāng)下時代背景”的人設(shè),節(jié)奏和鏡頭都很平,沒有任何起伏,平平淡淡。
所以說平成以來,日本影視作品除了動畫為什么基本出不了國門?
因為他已經(jīng)模式化到僵化了。除了日本人和中國人以外,幾乎沒人會看。
每一部的風(fēng)格和路線都是如此,翻拍也只是按照現(xiàn)有的狀態(tài)翻拍一遍,看不到誠意和創(chuàng)新的點在哪里。
日本沉沒今年十月,小栗旬還會主演一部日本沉沒2021,這次貌似又和新哥斯拉一樣,想回歸電影版那種高層解決問題的路線,至于效果如何,我們還是拭目以待吧。
不知道下次焦尼被捅刀的時候,令和時代的導(dǎo)演會給我們一個怎樣的經(jīng)典呈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