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五十三課 大國
第五十三課 大 國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人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人事人?!贝髧贿^兼并后想把人當成奴隸,小國不過想把人當作人來看待。 大國發(fā)起戰(zhàn)爭,是想從小國那里獲得利益,比如說土地、礦產(chǎn)、人民等等,想要控制住小國,把小國當成牛馬來使用。小國當然要反抗,要爭取人權。大國強行占領小國,確實能獲益,但是也因此結下了仇恨,埋下了隱患。如果換一種方式,大國處下,給小國提供幫助,尊重小國人民的人權,小國也自然愿意歸順大國。 “夫兩者,各得其所欲”,這兩者,即大國和小國,各自都能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滿足。雙方和平共處,都從對方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大者宜為下”,大國處下最好。因為大國力量強,很容易就能對小國產(chǎn)生威脅,所以應當是大國處下。大國尊重小國,給小國提供所需要的東西,小國就愿意依附大國。 人與人之間也是同樣的道理,強者所擁有的本來就多,面對弱者更不能盛氣凌人。強行壓迫是可以讓別人服從,但是不會得到別人內(nèi)心的尊重,甚至可能遭到報復。如果強者能體恤弱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幫助,就能得到大家的擁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