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迷的圣地——藤子·F·不二雄博物館游記

自詡為哆啦迷、藤子迷的我,來到日本后的首選目的地,自然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圣地——藤子·F·不二雄博物館。
“被哆啦A夢包圍”的感覺,從走出JR登戶站的那一刻就開始了。車站外的小花壇中間,擺放著小巧的哆啦美銅像——據(jù)說在車站的另一邊還有哆啦A夢與其他人物的雕像,可惜我沒有看見。遠處傳來汽車運行的嗡嗡聲,扭頭一看,原來是印滿了F組角色的博物館穿梭巴士。我所見的這輛巴士是哆啦A夢主題的,通體藍色,五人組和哆啦美歡快地奔跑著,《奇天烈大百科》里的可羅還有繪本中的大象與小松鼠都來客串了。


走進車廂,我無意間瞥見司機師傅的挎包都是哆啦A夢四次元口袋的形狀,不免會心一笑。車廂的內(nèi)飾也自然全部是哆啦A夢元素,我就這樣在哆啦A夢的陪伴下來到了“魂牽夢縈”的藤子·F·不二雄博物館。

從外部看去,博物館并不算大,卻給人整潔的美感。而無論是按照《哆啦A夢》第一話分鏡來分割的窗戶,還是墻磚上鏤空的哆啦A夢眼睛,抑或是指示牌上F組各個人物的剪影,都讓人感嘆這幢建筑的分毫細節(jié)中都流露著對藤子老師的愛。博物館是按時刻進場的,而我因為心情過于迫切早到了一個小時,便坐在復(fù)古氣息濃厚的墻壁前休息。一開始館外空無一人,隨著入場時間的逼近歡聲笑語漸漸充盈了我的雙耳。這些人中有孩子與家長、有情侶、有白發(fā)老人——讓人不免感慨哆啦A夢在日本真的是打破年齡局限的國民級作品。


順著展示各種小玩意的櫥窗走進博物館,領(lǐng)取了中文的導(dǎo)覽機,我的旅程終于正式開始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闊大的展示廳,墻上掛滿了藤子老師的珍貴畫稿,大廳中間還有常設(shè)的展示臺。我對漫畫并沒有多么專業(yè)的了解,也無法對那些原稿作出什么有價值的解讀,但看著那些反復(fù)修改留下的痕跡、那些膠紙脫落后浮現(xiàn)的黃色印記、以及那些由藤子老師親筆寫下的臺詞與注釋的時候,我還是有一種別樣的感覺,仿佛穿越時空,親眼目睹了藤子老師的整個工作過程與那些作品誕生的軌跡。并且導(dǎo)覽機告訴我,每一張原稿都是有故事的,其中《樵夫之泉》尤其使我印象深刻。當(dāng)時藤子老師畫完這個故事扉頁插圖的原稿交給助手上色,女神的發(fā)色原本指示為黑色,助手卻理解有誤涂上了綠色。想不到藤子非但沒有責(zé)怪這位助手,反倒夸贊了他,并且將錯就錯地把女神全部染成了綠色頭發(fā)。

除了原畫,展示臺的“抽屜”里還放置了許多F系作品中出現(xiàn)的道具。《哆啦A夢》中的竹蜻蜓、《小超人帕門》中的面具和披風(fēng)、《小鬼Q太郎》中Q太郎的“服裝”、《大耳鼠芝比》中的彩帶……啊,連芝比本人也躺在抽屜里呢!這些道具打破次元壁來到我們身邊,雖然無法親手觸碰,也著實讓我的內(nèi)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走出展廳,步入長廊,櫥窗里陳列的是藤子老師日常使用的畫具和生活用品,以及他從成為漫畫家的原點就一直珍藏的寶物——手冢治蟲先生寄來的信,還有自己制作的放映機……盡管在照片、紀(jì)錄片中已見過多次,但實物的魅力還是不可阻擋。然而這還只是開胃小菜,真正豐盛的大餐還要數(shù)穿過走廊后就映入眼簾的藤子老師的書房。臺燈仍然放射著明亮的光,陪伴藤子老師作畫的音樂也依舊回響在這個并不寬闊的空間里。桌子的左側(cè)擺著成摞的參考書籍,最上側(cè)一本昆蟲圖鑒的蝴蝶圖案引人注目。前方除了那個“掛著”紙片大雄的臺燈,還有各式各樣的小擺件,尤以恐龍為多,看來藤子老師真的對恐龍格外熱衷啊。書桌之旁還有一塊巨大的化石……是恐龍化石嗎?抬頭向上看,藤子老師的書架同樣震撼人心。密密麻麻的書籍向天空的方向延伸,仿佛永遠到達不了盡頭。這驚人的閱讀量、廣泛的閱讀范圍,正是藤子一生創(chuàng)作的數(shù)以百計的作品賴以建立的基礎(chǔ)。
環(huán)繞著書架走上二樓,穿過小小的“動物的房間”,我來到了第二展示廳,這里正在舉辦《奇天烈大百科×哆啦A夢》原畫展。將江戶時代的發(fā)明與22世紀(jì)的秘密道具作對比,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創(chuàng)意。除了這兩者外,一同展覽的還有《戴手套的小鐵》、《叮當(dāng)貓》等平時難得一見的作品?;璋档姆块g里,像欣賞藝術(shù)品一樣欣賞這些作品的原畫,也著實是一份難得的樂趣。

展示區(qū)的最后一個部分是“藤子·F·不二雄先生的假日”,這里記錄了藤子老師與他的家人一起度過的幸福時光。他寄給新婚妻子正子的信,述說著這位男人的夢想與溫情;而他為女兒們親手制作的圣誕賀卡,則讓我們看到了一位充滿童心的父親又是如何守護著孩子們的童心。即使是在工作繁忙,一天只能睡兩三個小時的時候,他仍會每天早上與家人共進早餐、為女兒們涂面包;每周周末他也會陪伴家人一起度過。
走出展示區(qū),我迫不及待地走進“藤子·F·不二雄影院”去觀賞最新的F組短篇電影——《哆啦A夢&F組全明星:月面賽車大危機?!》。這部作品由辻村深月?lián)尉巹?,寺本幸代同時擔(dān)任導(dǎo)演與分鏡,可謂是哆啦迷心目中的理想組合了。事實證明這一組合確實沒有讓人失望。

相比于正片,最讓我感到驚喜的其實是OP動畫。一開始,美夜子睜開眼眸望向觀眾的一剎那實在太驚艷了,而后F組各個角色不斷填充著整個畫面,就連哆啦A夢大長篇的各位角色以及藤子初期作品的冷門角色也一個不落,比如50年代的少女作品中的尤里香。對于主要作品,每位角色的特寫都非常亮眼,站在山大克羅斯身上迎風(fēng)前行的莉露露瀟灑帥氣。華麗的轉(zhuǎn)場加上海量的F組角色讓人眼花繚亂,不知道看哪里才好。很難用語言形容這種嘉年華一般的感受,希望這個OP盡快在TV播出吧!而正片由于時間太短的原因難免讓人覺得節(jié)奏有些趕,但拋開這一點,故事本身非常有趣,作畫水平也一直在線,F(xiàn)組的梗也玩得很足。本作的背景巧妙地套用了一個異色短篇,在這個背景下F組的角色們都成為了參加月面賽車的選手,比賽的獎品則是任意實現(xiàn)一個愿望(最后的愿望實現(xiàn)有致敬龍珠的味道,雖然沒有內(nèi)褲)。大雄與哆啦A夢仍是整部作品的主角,最后也再次成為了拯救世界的關(guān)鍵人物,不過并沒有贏得比賽……遺憾的是莉姆出場了卻沒說一句話,星野堇好像根本沒出場。

看完電影后終于到拍照區(qū)了,可我還是沒有一點拍照的想法,因為對我吸引力更大的還是大全集可以隨意取閱的閱讀區(qū)。這次我主要看了看藤子早期的少女、幼兒、SF作品,再加上東找找西看看,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一個多小時,然后到室外拍照的時間就不夠用了2333。雖然不懂日語,但看著這些作品中的筆觸還是相當(dāng)感慨的。藤子·F·不二雄在找到屬于自己的風(fēng)格與模式之前,進行了非常廣泛的嘗試。從四格漫畫到繪本,從少女漫畫到幼兒漫畫,從歷史漫畫到SF漫畫,每種風(fēng)格都留下了他的蹤跡。這些作品或許不像《哆啦A夢》那樣光彩奪目,但如果沒有它們,或許就沒有哆啦A夢的誕生,日本漫畫史上也會少一點不一樣的色彩。


不舍地從閱覽區(qū)起身,來到“大家的廣場”,這是一個讓人感受氛圍并互動的地方。廣場中間是大雄家的實體模型,不得不說官方出手還是做得比民間的精細很多,而且這個模型還有專屬的iPad應(yīng)用,可以產(chǎn)生AR特效。圍繞著大雄家的,有巨大的扭蛋機、新奇的印章機,以及占據(jù)了一整面墻的互動區(qū)。


往上走到三樓,即是一個小小的公園——毋寧說,是一個空地,畢竟《哆啦A夢》中的空地真的在這里得以還原??上У戎c空地的哆啦A夢拍照的人太多了,我還是馬上前往了下一個取景地??盏氐囊欢耍?:1的皮助模型,皮助身上還坐著大雄與哆啦A夢,而它的身后就是潺潺的水流。鄰近之處放著一扇任意門,握著金屬手柄輕輕推動,仿佛真的能馬上到達地球的另一邊??盏氐牧硪欢擞蠶太郎、可羅和哆啦美陪伴大家,二三樓相連的斜坡上還有帕門1號和2號在睡午覺呢。二樓與斜坡相連的小空地內(nèi),藤子老師與F組的各位角色握手的銅像讓人感動。



可惜的是因為囊中羞澀加上時間不夠,在三樓博物館咖啡廳享受晚餐的愿望沒能實現(xiàn)。作為補償?shù)氖窃谝粯羌o(jì)念品商店買了不少東西——順帶一提,從旋轉(zhuǎn)樓梯走下來的時候還能看到《魔界大冒險》中石化的哆啦A夢!
離開博物館,我心滿意足的踏上歸程。這一次我乘坐的是“帕門”號巴士。剛剛乘上巴士時我還有些不舍,但下車后走進小田急線登戶站,才發(fā)現(xiàn)哆啦A夢仍然陪伴著我:入口閘機旁的墻壁是一幅巨大的宣傳畫、站內(nèi)的標(biāo)識全都是哆啦A夢主題、羅森便利店的門口擺滿了哆啦A夢的周邊商品……


哆啦A夢,其實不只在博物館里啊。
總結(jié)
游玩時間:14:00~17:30(18:00閉館)
花費:約18000日元(電車370日元+穿梭巴士約800日元+門票1000日元+扭蛋與印章1100日元+紀(jì)念品約15000日元)大家千萬別學(xué)我沖動消費啊……
看點:藤子老師的珍貴原稿、用品+各種道具、場景還原+F劇場專屬短篇+隨意取閱大全集的閱覽室
遺憾:完全忘記了樵夫之泉與周邊景觀+沒有享用館內(nèi)咖啡廳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