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游戲界的「神譯名」

作者:八重櫻
游戲玩得久了總會見到那么幾個奇葩的「神譯名」,有一些玩家們聽了之后一笑而過并不會往心里去,而有一些卻快要取代正確的譯名成為老玩家們對某款游戲的「愛稱」,也算得上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了。
其實「神譯名」的誕生大多源自于對英文原名和游戲內(nèi)容的不理解,再加上一些「機翻」成分在其中,結(jié)果自然搞笑非常。其中最有名的「神譯名」就是「老滾」了。當年大陸地區(qū)游戲代理商天人互動在翻譯《上古卷軸》時,將英文原名中的「TheElder」翻譯成老頭,「Scrolls」翻譯成了電腦屏幕的滾動條,于是就誕生出了「老頭滾動條」這個完全不明所以但又覺得萌萌噠的譯名。以至于后來廣大《上古卷軸》的粉絲們都習慣叫「老滾」,原名反倒是沒多少人提起了。

再比如《鬼泣》的「惡魔五月哭」,就是從英文名《Devil May Cry》直譯過來的,話雖如此,但我總覺得當年這個譯名誕生應(yīng)該是故意而為之,畢竟「惡魔五月哭」根本不符合英語語法;《口袋妖怪》這個譯名也是直譯之后的鍋,不過好在與內(nèi)容相差也不是太遠,接受度比較高;至于「美國末日」嘛,連頑皮狗的制作人都知道了它的存在,還調(diào)侃說幸虧這個游戲的故事就是發(fā)生在美國……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同樣誕生了眾多神奇譯名的地區(qū)——臺灣。眾所周知,臺灣的游戲發(fā)行商喜歡在譯名上另辟蹊徑,總想顯得自己很有文化但常常玩脫。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因為很多游戲在翻譯譯名時,并沒有考慮到會出續(xù)作的情況.
比如「惡靈古堡」的《生化危機》,嚴格來說第一作是在城堡里沒毛病,但后面就……還有鼎鼎大名的「太空戰(zhàn)士」(《最終幻想》),和游戲內(nèi)容簡直八竿子打不著邊。最絕的是,明知道譯名翻譯有誤,他們?nèi)詧猿植桓?,時至今日,《最終幻想》系列在臺灣地區(qū)依舊叫做《太空戰(zhàn)士》,死鴨子嘴硬這股勁兒也是蠻令人敬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