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見人間疾苦,勿勸他人從良
最近在這個新號中也遇到了不少“有趣”的人,大致上也提出了一些“出賣靈魂者何以談干凈”的觀點,我能理解一個莫名產業(yè)多少會讓人產生一些先入為主的看法,我也理解觀點上的碰撞差異會在第一時間產生否定對方的心理,,我更不否認絕大部分業(yè)界的人都是為了錢在自欺欺人,但是我們出生于這個世界,并不是什么東西都有得選的,你的身世、家庭、經歷等方方面面的問題,并不是你想怎么樣就能如愿以償不是嗎?
而我所做的內容最大的問題只是,AV是個大家避而不談的話題而已,AV也只是個縮影而已,今天我們倒是可以跳出這個范疇說說業(yè)界之外。

就比如最近在日本很火的未婚媽媽【橫井桃花】,她今年17歲,卻已經是一個2歲小孩的母親,她在中學3年級的時候就已經懷了孕,結果對象一聽,成了落跑男友,盡管如此,【橫井桃花】還是選擇了將孩子生下來,獨自撫養(yǎng)。
而她很火倒不是因為她這位年輕的媽媽有什么轟轟烈烈的經歷,而是對于日本人的審美來看,她很可愛,說白一點其實走紅的原因只是大部分觀眾饞她的長得可愛。

雖說日本女性法定的結婚年齡是16歲,但實際上很多十幾歲就懷孕生子的女孩子并沒有走進婚姻的殿堂,2019年日本出了個統(tǒng)計報告,在十幾歲的媽媽中,沒有結婚,孩子父親跑路的就高達34.6%的比例,這也就說明了【橫井桃花】并不是個別例子,相反這類群體其實很有不少。
而這類群體,生活是很難過下去的,基本上未來的30年時間里都將與“貧困”作伴。

試想一個十幾歲的女孩要養(yǎng)育一個孩子,要去盡一個母親的責任,又沒有學歷也沒有一技之長,她能選擇的多嗎?并不多吧,【橫井桃花】輟學之后只能去附近的托兒所做兼職,一個月也就7萬日元,吃的是超市里最便宜的事物,用的是閑魚上的二手玩具和衣物,這也是大部分同類人的寫照,伴隨著一場疫情下來,她們的日子更艱難。
當然有人會覺得她可以選擇不生,這個所處環(huán)境不同很難講,【橫井桃花】并不后悔生下孩子,反而覺得孩子是一份珍貴的禮物,這不是說不要就不要的。

與之相比,最近還有個新聞在日本也是比較受爭議的,2018年發(fā)生一件虐打自己孩子并致死的惡性事件,同樣是個單身母親,在20歲的時候生下一子,但是她對于這個孩子基本放棄了,動不動就打罵,最終這個媽媽將自己三歲大的孩子丟出窗外,而這一事件在前幾天判決下來,原定7年的求刑最終判處4年(爭議的是這個判輕了)。
這樣對比下來,你們覺得是咬緊牙關窮一點累一點的去盡一個母親的責任,還是放棄呢??
人間疾苦,也不僅僅只是未婚媽媽一個群體,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日本的離婚率和就業(yè)率,學費和生活成本等等問題。

2013年曾經發(fā)生了一件讓日本網絡為之一顫的事件,叫【大阪母子餓死事件】,這個百度上就能找到詳細的內容
說的就是一位疑似遭受家暴的女子帶著3歲大的孩子離家出走搬到了大阪,偷偷搬到了一間公寓內,因為沒有遷移戶口所以也沒被當地機構發(fā)現,這位母親最終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尋不到幫助,最終孩子被餓死在公寓內,母親看到孩子被餓死后,選擇了不再尋求幫助,自己陪著孩子一起餓死,經過了三個月后才被人發(fā)現,被發(fā)現時家中找不到任何食物,就連調味品也只剩下鹽,在小孩尸體旁邊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非常絕望的一句話:最後におなかいっぱい食べさせられなくて、ごめんね(最后都沒能讓你吃飽,對不起)
這是個沉重的故事,在這里要科普下日本的婚姻,很多日本女性從結婚生子之后就會在家當全職太太,最尷尬的往往是找丈夫要家用的那一刻,日本的離婚率并不低,還未生子的女性,工作就已經不太好找了,畢竟也停了一段時間沒有去工作,所有的一切都要重頭來過,而帶有孩子的女性,則要更艱難得多。
日本的家庭一旦破裂,孩子基本上是跟著母親(穗花那篇也是如此,即使走法律程序,也幾乎是判給母親),因為日本男人不太喜歡單獨撫養(yǎng)孩子,而日本女性的母性光環(huán)是比較重的(所以全職太太才比較多),一旦家庭破裂,母親單獨撫養(yǎng)小孩就要涉及到男性的贍養(yǎng)費問題,其實日本關于孩子的撫養(yǎng)費問題,屬于夫妻二人協商制,日本官方并不強制執(zhí)行撫養(yǎng)費機制,這也就造成了很多很多的單親媽媽是拿不到贍養(yǎng)費的,而單親媽媽們想要再就業(yè),也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問題,真的很艱難。
前幾個月我剛好就看到了【新宿站】發(fā)的一篇介紹,講述的就是一位離異單親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些,不得不做雙重職業(yè),表面上是一位兼職的牙科護士,另一面則是在風俗業(yè)混口飯吃,內容太長,大家可以點擊下方查看
參考資料:《這位日本女性為養(yǎng)育孩子到風俗店工作有錯嗎》(點擊藍色字查看資料)

即使不是帶著孩子,也有很多人沒得選,比如學費的問題,日本的大學學費非常高,并不是人人都能拿得出來,所以有很多人會申請獎學金,但是獎學金的資源是有限的,人人都需要幫助,這世界并不能將有限的資源分發(fā)在少數人手中,并不是發(fā)達國家就會滿足所有國民的需求,日本的獎學金又有三種制度,一種是無需償還獎學金,這種是限額限量的,不是學霸基本上很難申請到,第二種是需要償還的無息獎學金,也就是不用償還利息,這種依然是限額的,通常金額不大的話就不要求利息。
至于第三種~~就是要利息的助學貸款,這種貸款的金額大,但需要償還利息,出自寒門交不起學費,通常讀完大學四年累積下來四五百萬鬥円少不了,而利息雖然不高,但是最終償還完畢也要多個3~5%
全日本有35%~38%的大學生會去申請獎學金,也就是說很大一部分人其實在畢業(yè)的那天開始,就負責累累,普通大學生的平均月薪是15~25萬円,個人單月生活成本接近15萬円,而通常一筆獎學金貸款要普遍在500~600萬円,他得還幾年呢?

這是一個很殘酷的事情,也有不少人為了償還貸款最后進入風俗業(yè)、陪酒業(yè)做兼職,因為壓力確實很大,還有更殘酷的,則是天降大雨淋一身的苦衷,早在2015年時就曝出有不少業(yè)界演員的出道原因是因為家中出現了各種狀況,比如家中有人罹患罕見的重病,比如父母經營不善破產負債,比如租個便宜的房子,一不小心火災了,結果房東告知說沒有買火險需要自行賠償,又比如,一場新冠疫情下日本迎來了失業(yè)潮,僅在一個5月間就有近200萬人失業(yè),很多家庭也就此失去了經濟來源。

這些情況都有,人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困難讓人不知何去何從,有些坎在遇到的時候真的就讓人感覺世界末日般走投無路,所以就有了所謂的“最后一步”。
這個最后一步就是一個沼澤,將自己當作是商品給賣掉,比如投身風俗業(yè),比如投身業(yè)界,我們所能看到的業(yè)界還是有門檻的,至少對外形條件的要求不低,有些老天爺不給飯吃的,其實會更艱難。
而一池沼澤,只是一個選擇,它不要求學歷,不問出身,又完全合法,試想你所處在一個單單活著都要拼盡全力的環(huán)境中,有一個合法的選擇可以解一時難題,至于代價,其實有困難的人是顧慮不上代價的,那多出來的這個選擇是不是具備了很強的誘惑力?
站在我們的文化來說,我們都不提倡這種選擇,也不能認同這種做法,問題是在她們所處的文化環(huán)境中,這些行業(yè)是合法的,我們無法去認同這一種文化環(huán)境,至少我們也能理解文化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選擇。

并不是說在業(yè)界中的人都是苦命人,業(yè)界從業(yè)者中也有很多人貪慕虛榮藏污納垢,但并不是所有的從業(yè)者都是如此,有些人出于窮困潦倒,有些人心中有著舞臺夢,還有些人則是遇人不淑,最終她們其中的大部分人確實是為了錢,但是錢對于她們中的一部分人來說,確實是解決難題的關鍵,而其他行業(yè)中,貪慕虛榮藏污納垢的也不少不是嗎?
成年人的世界多少是沒那么容易的,最終會都要自己的選擇承擔,而我所做的,也只是將她們真真假假的人生故事搬出來講,多少也會引發(fā)一些思考,至于她們的選擇錯沒錯,會不會后悔,最終是由她們自己去承受,所謂的干凈不干凈問題,我覺得只是那場雨沒落到自己身上,看著那些被淋濕的人狼狽的奔跑,卻不知道他們奔跑是為了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