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斷布羅迪】SS14師在加利西亞(1)——裝甲殲擊連反被裝甲殲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資訊,請點擊上方 芬里爾戰(zhàn)史研究 關(guān)注獲取!

前些日子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SS14“加利西亞”老兵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這個主要由烏克蘭人組成的SS師的信息,相信仙友們并不陌生?!凹永鱽啞睅煹谝淮未笠?guī)模野戰(zhàn)行動就是利沃夫戰(zhàn)役,作為13軍下屬,該部奉命反擊雷巴爾科將軍的近衛(wèi)坦克第3集團軍;然而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場慘敗。數(shù)日后,SS14連同整個13軍被合圍在有“布羅迪口袋”之稱的包圍圈里,并在突圍過程中遭毀滅性打擊。今天分享一則該師戰(zhàn)史里記述的,在SS14突圍期間,師屬裝甲殲擊部隊被T-34伏擊,反遭殲滅的故事。


SS下士W·莫洛德庫來自SS14“加利西亞”師裝甲殲擊連,這個連裝備重型反坦克炮Pak40,共有12門,是SS14的核心反坦克力量。然而在SS14向南突圍的過程中,這個連在沿公路行駛時遭到T-34伏擊,在15分鐘內(nèi),殲擊連損失了全部12門Pak40中的11門,以及80%的官兵。對于這場噩夢一般的戰(zhàn)斗,莫洛德庫回憶了遭T-34伏擊的場景:
“整個連隊自雅瑟諾夫(Jasenov/Iaseniv)向南撤往佐洛切夫(Zolechev)方向。流言四起,人人都在傳,到了那里就能逃出生天。



機車縱隊沿路緩緩前進,幾個小時后我們穿過林區(qū),然后進入一片開闊地。我注意到原野里散布著一些干草堆,這東西在7月這時節(jié)是挺常見的;但從小就在農(nóng)場長大的司機卻表示很困惑,說他搞不懂為什么要在林區(qū)之間布置這些干草堆。說時遲那時快,這些干草堆突然向我們開火了!我們的縱隊遭到隱蔽良好的T-34伏擊,它們就藏在那些草垛后面!不幸中的萬幸是,蘇軍沒有伴隨步兵。


頂著密集的坦克火力,我們以最快速度架起反坦克炮。炮彈橫飛,如雨點般砸來,我們沒有時間尋找隱蔽或照顧傷員。終于我們的大炮開火了。我連被打燃的機動車內(nèi),彈藥開始殉爆,制造了更多的傷亡。有1門反坦克炮被T-34打了個正著,當(dāng)時我就站在旁邊;炮盾被轟了個稀碎,炮手被炸得變了形的鋼盔奪去了性命——頭顱破碎,腦漿橫飛。我立刻前出接替他的位置。盡管有幾輛蘇聯(lián)人的坦克被擊中時火光四濺,但它們還是向我連逼近壓來。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幾輛德軍突擊炮循聲而來,并向蘇聯(lián)坦克發(fā)起攻擊,最終逼退了敵人。沒有這些突擊炮的救援,我們鐵定會全軍覆沒。


整場戰(zhàn)斗也就進行了10-15分鐘,但我們殲擊連已經(jīng)被完全打垮。全連150人里只有30人幸存,12門反坦克炮里還剩3門。我們把傷員安置在最后一輛還能開動的履帶式拖拉機上,還掛上了狀態(tài)最好的一門反坦克炮。其他2門幸存的反坦克炮都被自行炸毀了——實在沒有辦法移動它們。自此刻起,再也沒有所謂的‘裝甲殲擊連’,現(xiàn)在我們這些幸存者只能當(dāng)普通步兵去戰(zhàn)斗……”

SS14裝甲殲擊連這場災(zāi)難性的戰(zhàn)斗,發(fā)生時間不詳;師戰(zhàn)史是1944年7月18日的篇章中引用的。如果讀者們感興趣,請眾仙友點贊、留言,超過50后我們會結(jié)合蘇軍資料,在下一篇文章里進一步予以考證。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guān)注 芬里爾戰(zhàn)史研究 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