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六親”、“九族”與“祖宗十八代”指的是什么意思?
中華民族是非常重視血緣關(guān)系的,作為中華兒女,很有必要探求血緣親疏關(guān)系,因為這繼承且弘揚了我國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那么“五服”“六親”“九族”與“祖宗十八代”該怎么理解呢?

一:五服
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說“親戚出五服了”,我們回老家也會理理哪些是五服親屬,以感受濃厚的血親氛圍。那么什么是五服,究竟有哪五服?
其實,要追溯到五服的歷史,那就很遙遠了,“服”最早指的是距離遠近,方圓500里就叫一服。
《書.益稷》載,古代以王城為中心,由遠到近劃分為這樣五服:甸服(邦內(nèi))、侯服(邦外)、綏服(侯衛(wèi))、要服(蠻夷)和荒服(戎狄)。
邦內(nèi)當然是指古代諸侯國的內(nèi)部,距離自然是最近的;戎狄是西周時期對北部鬼戎等外族的稱呼,距離最遠。

后來“五服”演變?yōu)槲宸N喪服: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之前農(nóng)村里老人去世了,也會分清什么人該穿什么樣的孝服,因此要了解清楚什么是五服親屬。
所以,再后來,服就指親屬關(guān)系了。
中國遠古是母系社會,直到進入父系社會才有了以父系為重的宗族關(guān)系。也就是說,五服是指在中國古代社會里以父宗為宗,由父系家庭組成的人倫親屬關(guān)系。
五服,就是由自己往上數(shù)五代:自己、父、祖父、曾祖、高祖。凡有血緣關(guān)系五代內(nèi)同一個高祖出的都是親戚,而從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形成了五服,也即五輩人。
同理,由自己往下數(shù)五代: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也在五服內(nèi),都由自己所出,當然也都是親戚。
就這樣,形成了我們常常所說的“五服九代”。九代我們以下再講,這里暫略。
而在五服之外,自然就沒有了親緣關(guān)系,因而我們說“親戚出五服”民,出了五服,一是意味著如果遇上心儀之人還可以通婚,二是可以不為之服喪。
小結(jié):最早五服指五種距離,后來五服提五種喪服,最后五服指五種遠近不同的親屬關(guān)系。但總體來說,五服與親屬的親疏遠近都是相通的,并無二致。

二:六親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說一個人“六親不認”,說明這個人太過冷酷無情了。六親,是指血緣關(guān)系和自己最近的人,一個人如果骨肉至親都不認不顧了,那真就是六親不認了。
我父親就常說我叔叔“六親不認”。的確,我的親叔叔為人狠辣,上不認父母,下不疼子女,對身邊的親人非常冷血,對老婆、哥哥、姐姐和孩子等都會無情陷害。
那么,六親究竟有哪六親呢?
我認為,六親一般指這樣的六種親屬:父、母、兄、弟、妻和子女。六親就是時常圍繞在我們身邊、平時走動最頻繁、最親近的人,也是離我們血緣關(guān)系最近的。
也有其他說法,如漢代賈誼在《新書.六術(shù)》中說六親指父子、親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也有指父子、兄弟、姑姐、甥舅、妻家屬、夫家屬的。
但我還是贊成這樣六親:父、母、兄、弟、妻和子女。
因為父母才是生養(yǎng)我們的人,生養(yǎng)恩情大于天;兄弟姐妹是在一生中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手足,血濃于水;妻子是自己最重要的另一半,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

三:九族
九族,一般就泛指親屬了,就是上面提到的五服九代。有兩種,一是指上自高祖,下至玄孫,也就是玄孫、曾孫、孫子、兒子、自己、父、祖父、曾孫父、高祖父。
二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父族這邊有:姑姑的子女、外甥、外孫、父母、兄弟、姐妹、兒女;母族有:外祖父、外祖母、娘舅;妻族有岳父、岳母。
當然提到九族,就不得不提到古代刑法“滅九族”,它是古代的一種非常殘酷的刑法,一人犯了重罪,往往要被“誅滅九族”。
明成祖殺方孝孺,誅的是十族,即“反蔓抄”,連坐被殺者達873人,發(fā)配充軍達千人。
后來,隨著時代變遷,到了現(xiàn)代,人們對九族的親屬之意的觀念就淡了很多,最多也就口頭上說些過嘴癮的狠話。五服偶爾會提起,最常提起的是“六親”。
注意,九族是包含自己在內(nèi)的。

四:祖宗十八代
祖宗十八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用來詛咒和罵人的。因此它往往用來形容人或事源遠流長。比如罵人“祖宗十八代沒一個好東西”,或夸人“不知祖宗十八代哪代積了德”等。
那么,祖宗十八代究竟指哪十八代呢?
首先,我們自己是祖宗十八代中上九代與下九代之間的分水嶺,自己當然是不包含在祖宗十八代里面的,不然就鬧笑話了。
如以我們自己為參照物~~
上九代分別為:父親(一世祖)、祖父(二世祖)、曾祖(三世祖)、高祖(四世祖)、天祖(五世祖)、烈祖(六世祖)、太祖(七世祖)、遠祖(八世祖)、鼻祖(九世祖)。
下九代分別為:兒子(一世孫)、孫子(二世孫)、曾孫(三世孫)、玄孫(四世孫)、來孫(五世孫)、罤孫(六世孫)、仍孫(七世孫)、云孫(八世孫)、耳孫(九世孫)
不過,對于這個有趣的名稱,我們了解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九族是包含自己在內(nèi)的,而祖宗十八代是不包含自己的。

寫在最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時候我們了解的只是鳳毛麟角。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中華民族是個講究親緣關(guān)系的民族,身為華夏兒子、炎黃子孫,對于華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就應(yīng)該熟知與繼承。
您怎么看?歡迎留言~

(文中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侵則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