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營比亞迪常州工廠,全球銷冠是怎么造出來的?
在比亞迪發(fā)布的7月份產銷快報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262,161輛,同比增長61.3%,并且其中有18,169輛新車銷往海外市場;這意味著,比亞迪今年截至7月份的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51萬輛,且海外市場的銷量和口碑都在緩緩打開。

在比亞迪發(fā)布8月份產銷快報之前,漫哥有幸去了一趟比亞迪常州工廠,在細節(jié)領略了比亞迪車型火爆銷量的原因。

比亞迪常州工廠很新,在2019年才進行投產,甚至二期項目還正在建設中,但在今年的1-7月,常州工廠的產量已經超了15萬輛,規(guī)劃的年產能則可達40萬輛。另一方面,常州還有寧德時代、蜂巢能源、中創(chuàng)新航這些知名新能源企業(yè),還有理想汽車、東風日產、眾泰汽車等汽車廠家,通過上游帶動下游,也促使常州形成了完善的新能源產業(yè)鏈。

在比亞迪常州工廠中,四大工藝車間的自動化程度可謂相當完善。沖壓工廠使用的工藝包括開卷落料、拉延成型、切邊沖孔、整形翻邊等,主要負責車身覆蓋件及結構件的生產,焊裝工廠使用的工藝也令人眼花繚亂,包括電阻點焊、電阻凸焊、螺柱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激光釬焊等工藝,甚至還包括車身涂膠、機器人滾邊和裝配鈑金,其中可見不少大尺寸的機械臂在忙碌,以完成白車身的焊接與裝配等工作。

涂裝工廠的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同樣是可圈可點的,并且在負責整車防腐及車身漆面涂裝的生產中,使用了色漆內外板噴涂、電泳、底盤密封膠涂覆、車內液態(tài)阻尼板涂覆等工藝。

至于總裝工廠,在滿足自動化的前提下,還有信息化、柔性化的特征,可順應時代,滿足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和純電新能源車的高節(jié)拍柔性化生產,且不僅自動化車身轉接輸送系統(tǒng)為國內首創(chuàng),還有擋風玻璃自動涂膠及安裝工作站、輪胎自動安裝及擰緊工作站、加注系統(tǒng)、電檢系統(tǒng)、CCR系統(tǒng)等等。

而海豹和元PLUS兩款車型,都是比亞迪常州工廠的代表作。其中,海豹可謂是e平臺3.0的集大成者,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讓刀片電池融入車身結構當中,既作為能量體、也是結構件,提升了車內空間利用率的同時,亦提升了車身扭轉剛度甚至NVH性能,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術搭配后驅/四驅的動力架構,在提升行駛質感和駕駛樂趣的同時,更能不觸發(fā)或少觸發(fā)ESC電子限滑系統(tǒng),減少打滑量或抑制打滑的發(fā)生。

比起海豹的時尚運動風格,元PLUS走的可是面面俱到路線,以至于月銷量常期在2萬臺以上;同樣是e平臺3.0,同樣兼顧了性能和安全,但比起同級別對手來說,涵蓋11種工作模式的熱泵系統(tǒng)、以運動健身理念打造的智能座艙、2720mm的軸距,都是潛在消費者愿意為之買單的細節(jié)。

顯然,比亞迪如今的產品實力、技術水準和生產技術,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已經綽綽有余,出海就成了下一步大棋。當然,比亞迪目前在全球各地已經擁有了30多家工廠,選址包含美國、日本、加拿大、巴西、泰國、匈牙利和印度等國家,而比亞迪常州工廠,生產出來的車型也可以直接由常州港進行出口,與此同時,比亞迪的車型更是已進入澳大利亞、新加坡、以色列、泰國、巴西、新西蘭、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以技術優(yōu)勢快速搶占市場。

按比亞迪如今突飛猛進的進度,相信中國品牌車型引領世界潮流的時間,也不會太遠了吧?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