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直播:申威隆講解唐昭陵祭壇遺址
? ? ? ? 2017年3月26日下午,應網(wǎng)易新聞的邀請,我在唐太宗昭陵的北祭壇遺址,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現(xiàn)場直播式講解。這也是3月5日在楊貴妃墓的直播結束之后,本人第二次參與相關直播活動,比上一回更有經(jīng)驗了!

? ? 下午1點半,我們從咸陽出發(fā),經(jīng)過1個多小時,才到達昭陵北祭壇景區(qū)的大門外。距離3點整直播開始,僅剩下幾分鐘的時間,我們給票務人員打了一聲招呼,就匆匆忙忙地沖進景區(qū)的大門。調(diào)整好設備之后,在寫有“昭陵”二字的牌坊下,迅速開始此次直播。
? ? 這是本人第六次來到昭陵,卻是第一次在這里為大家講解,所以起初心中還有一些緊張。在美女的陪伴下,我們一起從北向南,依次經(jīng)過神道上的牌坊、雕塑、石碑和畫像等,最終來到北端高聳的祭壇遺址之上。
? ? 從唐代開始,歷代帝王都委派官員,代表朝廷祭祀昭陵。由于昭陵正南方獻殿前的空地不多,加之道路崎嶇,石料搬運不便,所以歷代祭陵碑都立于北司馬院內(nèi)。因此,人們習慣把北司馬院稱為“祭壇”,這里曾經(jīng)樹立著歷代皇帝的祭陵碑,以及著名的昭陵六駿和十四國酋長像等珍貴文物。
?
1、昭陵祭壇石碑
? ? 昭陵從唐太宗撰文、歐陽詢書寫的《昭陵刻石文》碑起,到唐肅宗平定“安史之亂”后所立的祭文碑,再到唐朝滅亡之后,宋、金、明、清等朝代,陸續(xù)樹立起各類御制祝文碑約30余通。如今,雖然很多石碑早已遺失,或者碑文泯滅難識,但我們依然可以從殘存的石碑中,領略歷代帝王對唐太宗李世民的敬仰。
2、十四國酋長像
? ? 唐高宗初年,為了反映貞觀時期,國內(nèi)各民族大團結、唐對西域的開拓,以及與鄰邦關系的盛況,在昭陵北祭壇上樹立起十四尊石像,代表十一個國的十四位酋長形像。雖然這些石像早已遭到破壞,但近年通過對北祭壇遺址的考古發(fā)掘,獲得多件有題名的石像座,以及部分石像軀體的殘塊。
3、昭陵六駿—白蹄烏
? ? 在昭陵開始營建時,唐太宗讓著名的畫家閻立本,將自己在戰(zhàn)爭中騎過的六匹駿馬描畫成形,并采用高肉浮雕法刻在青石之上,陳列在北側祭壇的東西兩廡房內(nèi),即著名的“昭陵六駿”。
? ? 昭陵北祭壇遺址經(jīng)過千年的風雨,曾經(jīng)的珍貴文物或損壞殆盡,或流失海外。如今,當我們來到這里時,眼前盡是近年新修的“假文物”,仿佛置身于城市中的小廣場,曾經(jīng)輝煌的氣勢早已蕩然無存。但是,想緬懷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雄風,我們不來這里的話,還能去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