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二一·惟道是從
其實很多版本上的差異是由于字體變化造成的 ,也就是同一個字古時候的寫法跟現(xiàn)在不同,但是意思是一樣的。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孔德,跟前文的玄德是一個意思,都是指大德。
容,內(nèi)容。
大德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就是惟道是從了。一切都以道為標(biāo)準(zhǔn)。
我們常說道德道德,道是在徳前面的,萬物合道才會有德,這種與大道相匹配的才是大德。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物,客觀存在的物體。
恍、惚,模糊不清的樣子。
我們知道道是絕對的,抽象的,道的客觀存在是怎么樣的呢,肯定是模糊不清分辨不明的。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象,形象。
物,形體。
在這種恍恍惚惚模糊不清中,又似乎能夠看出道的形象,觸摸到它的形體。
但實際上,這種恍惚帶來的自然不是真正的,可以理解為也算是一種可道,而非常道。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窈,深遠(yuǎn)。
冥,昏暗,幽深。
精,精氣,專指萬物借以繁衍生化的精氣。
真,真實。
信,有規(guī)律。
深遠(yuǎn)又昏暗,在它之中又繁衍萬物的精氣,這個精氣是真實存在的,其中暗藏著規(guī)律。
也就是說雖然道的象和物都恍恍惚惚看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道中含有繁衍萬物的精氣,而這個精氣是有規(guī)律的,也就是萬物的繁衍是有規(guī)律的。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閱,產(chǎn)生。
眾甫,就是眾父,可以理解為萬物的父親。
也就是從古至今,它的名字都沒有離開,一直生養(yǎng)萬物。而之所以能夠知道眾父的樣子,就是通過這種方法了。
也就是倒推。所以才說是自今及古,從兒子去推父親,一直倒推,就可以推到眾父了。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