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涼宮春日 自我討論后的瞎想

今天剛可以說是補完涼宮春日全番,稱為神作不為過。而看完消失之后,突發(fā)奇想,于是寫了這么一篇,歡迎熱烈討論。(不人身攻擊就行)
在觀看過全番以及向同學借過幾本原作殘篇后,我總結(jié)了我的理解:雙神論(明真神,暗偽神)。
涼宮和阿虛其實有二元論和一神論味道,如拜火教(瑣羅亞斯德教,中國稱襖教)。涼宮春日是世界的唯一真神,也是為各大勢力所知的明神,不自知的站在世界中心,有著改變世界的力量,這與上文的一神論相呼應。而我在研讀虛神論(其實根源上沒道理和論據(jù))后,將阿虛的角色補充進來,阿虛雖然不是神,沒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但是他是涼宮心中最重要的人,也是唯一能對涼宮造成重大影響和改變的人,同時他也是能聯(lián)系,結(jié)合外星人,未來人,超能力者各勢力和涼宮本身的連接/轉(zhuǎn)接器,于是他就變成了被動(在世界改變后作出選擇和影響),自知(判斷皆由自己應對而出)的神,而這個神也能改變世界,通過對春日和其他勢力施加影響的方式改變,但是他本人更多是應對改變而不主動改變,所以是維護者,同時他本身又沒有神力,所以是沒有神力,但是能改變世界來維護世界的偽神(同時不擺在明面上,為隱藏的暗神)。
涼宮和阿虛兩人內(nèi)心本源相同,皆為渴望非日常之人,而最后在初期選擇了兩種道路:涼宮為不斷索求,探尋非日常而不得者(主觀不得,即本人由外來因素和常識而無法意識到);阿虛為受常識制束,服從習慣日常但身處非日常而本心受麻痹者(身處非日常是因為涼宮和其他勢力對世界的改變不會直接影響涼宮,而是影響阿虛,而涼宮對此毫無感覺,同時因為自己探尋非日常的心死,但是渴望非日常的熱情仍在的矛盾,自己的心被蒙蔽,直到《消失》之后才認清本心。ps:但是仍不與涼宮完全同路,因為阿虛自身性格和維系世界的,被賦予的責任使得他永不會將世界搞得天翻地覆。),這開始立場和選擇與身處環(huán)境,心態(tài)的不同,使得兩者為同類,但是做風和選擇仍然不同,于是這分段我總結(jié)為二元論涼宮春日分論——日常-非日常二元論。兩人從同心出發(fā),由環(huán)境和能力不同塑造,又交織在一點(SOS團),于是又滿足了太極的陰陽魚圖,(這里我想引出討論一下 一氣化三清 與 涼宮對世界的期望所產(chǎn)生的外星人,未來人,超能力者 這過程的相符性,但是還是改段再論。)
重申主題:明真神是指涼宮為大家所知,是明神,有真正的神力,是真神;暗偽神是指阿虛能通過影響其他因素改變世界,所以為神,但是他既不自知他人也不知(自己和除春日以外他人皆有察覺,但沒有明點)是為暗神,本身無神力,所以為偽神。即核心觀點。

本文沒有主題,想到哪里寫到哪里上圖為本雜談唯一的資料,所以本文盡為粗略了解和主觀想法,就看一笑話。還是歡迎大家踴躍討論,指出我的漏洞和不足及錯誤,俗話說的好:有了錯誤改,改完再犯,犯完再改,屢戰(zhàn)屢敗百煉成鋼嘛(doge)

PS:圖片來自網(wǎng)絡,無商業(yè)用途,侵權(quán)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