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冰鑒》第二十章辨音之法翻譯

第二十章?辨音之法
?
音者,聲之余也,與聲相去不遠(yuǎn),此則從細(xì)曲中見耳。貧賤者有聲無音,尖巧者有音無聲,所謂“禽無聲,獸無音”是也。凡人說話,是聲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開談多含情,話終多余響,不唯雅人,兼稱國士;口闊無溢出,舌尖無窕音,不唯實(shí)厚,兼獲名高。
?
音者,聲之余也,與聲相去不遠(yuǎn),此則從細(xì)曲中見而。
l?音,是聲的余響。音和聲相距不遠(yuǎn),因此要想辨別兩者,就要從細(xì)微處著手。
?
貧賤者有聲無音,尖巧者有音無聲,所謂“禽無聲,獸無音”是也。
l?貧賤之人說話,一般有聲無音,缺乏教育粗俗無禮;而奸巧之人說話,往往有音無聲,以掩飾內(nèi)心真實(shí)想法,老話說的“飛禽無聲,余音綿綿;野獸無音,聲勢強(qiáng)勁”就是這個(gè)道理。
?
凡人說話,是聲散在前后左右者是也。
l?普通人在說話時(shí),只有人聲散落在其前后左右,并無余響之音。
?
開談多含情,話終多余響,不唯雅人,兼稱國士;
l?那些開口聲情并茂,閉口余音繞梁的人,不僅是高雅之人,還可能是一國中才能最優(yōu)秀的人物。
?
口闊無溢出,舌尖無窕音,不唯實(shí)厚,兼獲名高。
l?那些嘴大但聲不溢出,口齒靈活但不輕佻的人,不僅修養(yǎng)深厚,還可能是盛名在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