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廣播劇隨想

貓,是在畢業(yè)后決定養(yǎng)的,對,就是頭像這頭貓,也不知當時她是怎樣的心情,反正接觸起來一直生性敏感,到現(xiàn)在一年半了,還是80%高冷+10%吃貨傻白甜+10%好奇寶寶 (我也不知為何要用這個無端的開頭,也許因為她在我旁邊吧,無厘頭(* ̄︶ ̄))。
眼看著三體第一部在科幻世界的連載廣播就要迎來尾聲了,當時做這個專題的初衷就是懷舊一下,把雜志掃描版分享出來,也許會喚起許多同齡人的記憶。感謝科幻世界雜志曾經(jīng)記錄了這么多精彩的故事,好似把那一代科幻人的奇思妙想都蝕刻下來,何其珍貴。
時代變化太快了,連同現(xiàn)代人的表達方式,所以那時候的作家文風還有讀者的閱讀習慣一并翻天覆地得變了?,F(xiàn)在是眼球經(jīng)濟下的快消時代,抓不住就劃走。
還是回到三體第一部說一說吧,我是這次做連載廣播真正從頭讀下來(其中略過了大段關(guān)于汪淼的敘述,因為電視劇來的太快了,這塊一下子就交代清楚了,索性我也跳過了)。電視劇是真的精彩,還原。而讀雜志的過程就像讀劇本(找了下英文版如下圖,更是如此,直接大段的對白形式),電視劇太還原了,不過讀書給人思考的時間,而且文字交代了更多細節(jié),尤其理論部分,不至于那么難懂。

這部劇來的時機挺妙的,最近幾年來,我常常覺得地球跟生病了似的,雖不需要我這個小人物杞人憂天,但是接連的病毒 火山 地震 地區(qū)戰(zhàn)爭,足以讓任何一個普通人有感了,愿人與自然地球和平好像也變得不那么像玩笑話了,這一刻許多人開始這么近地一次去由外而內(nèi)的開始思考未來-小貓的未來,我的未來,地球的未來。于是,三體的設(shè)定突然變得清晰好像也不是不可能起來,一旦科幻的故事讓你信了,是不是就印證了他預設(shè)的“神跡”顯靈了呢?

雖然僅僅是第一部,讀完后仍會令人聯(lián)想到許多其他天馬行空的作品-末日廢土風格下的《靈籠》(不得不說這部疫情前由許多有情懷有手藝的動畫人打造的作品還是很有水準的),情節(jié)不僅僅的夢境套娃的《盜夢偵探/紅辣椒》,還有著重于氣氛描繪的懸念大師的《群鳥》。后兩部上一次看大概都十年以上了,最近再看,還是很妙,果然人老了看東西的角度也不一樣,倒不全是去追求鉆牛角尖的列文虎克,僅僅就是感嘆他們成為經(jīng)典第一時間被我的大腦突觸搜刮出來。



好啦,就寫到這吧,感想零零碎碎,2023,天靈靈地靈靈,心想的事兒都能成,看到這里的朋友謝謝你看到了這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