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與你息息相關,海信發(fā)布智慧城市十大惠民案例
5月20日,在由山東省大數據局、山東廣播電視臺主辦的“共建·共享新型智慧城市”大會上,海信發(fā)布了智慧城市建設十大惠民案例,涵蓋數字政府、智能交通、智慧園區(qū)、智慧公交等多個領域,代表了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藍圖下的具體實踐。

十大案例中,最惹人關注的,是疫情期間海信為威海交警打造的“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電子通行證”線上辦理功能,此功能在全省推廣后已為近80萬輛重點物資運輸車打開“快速道”,同時,海信為青島嶗山區(qū)、市南區(qū)大數據局打造的“核酸檢測小程序”讓市民足不出戶便可查閱附近的核酸檢測采樣點的位置、距離,并實現一鍵導航,再也不用擔心多走冤枉路,海信為萊西建設的全息感知平臺將轄區(qū)內天網、雪亮、交警以及各社區(qū)視頻數據全部打通整合,以智能化手段全面支撐疫情精準管控、阻擊疫情蔓延。

與此同時,在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海信承建的交通機場綜合樞紐匯聚了十多種交通方式動態(tài)數據,乘客通過“一張屏”便可獲取所有換乘實時信息;在威海,市民乘坐出租車在南北主干道上行駛,20多公里的路可能只會遇到兩個紅燈;在濟寧,通勤高峰擁堵指數降幅達19.52%全國排名第一,市民上下班的擁堵得到了極大緩解;在長沙,智慧的信號燈不僅能夠“緩堵保暢”,還能夠為智慧定制公交快速放行,讓長沙市民的通勤時間減少30%以上……越來越多的海信智慧場景在山東乃至全國迅速落地,不僅正在“用加法”增加便捷與美好,深刻改變著市民的生活方式,也在用“減法”減掉繁瑣、低效與不便,改變城市的管理方式。

海信集團高級副總裁陳維強說,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所有智慧場景的實現,均依托于海信自主研發(fā)的“云腦”平臺,通過與城區(qū)各級云腦、各領域服務對接,完成政務數據與業(yè)態(tài)數據的深度融合、開放共享,在智能算法的加持下,不斷賦能智慧城市中各類政務、生活等智慧場景應用,讓科技的智慧轉化為智慧的生活。

齊魯工業(yè)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新一代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錢恒在發(fā)言中表示,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巨系統”,涉及到頂層設計、架構設計、保障措施等多個方面,是一個建設周期長、工程量大的系統工程。在這個賽道上,山東省各地市已競相“起跑”且收獲多個優(yōu)秀案例。在2021年11月19日山東省大數據局主辦的第一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峰會主論壇上公布了第一屆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創(chuàng)新應用大賽獲獎名單,遴選出138個優(yōu)秀項目編入《2021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百佳案例》名錄,其中海信自主申報的項目有5個入選,另有3個應用了海信產品及解決方案的客戶項目入選。此外,本次大賽還通過用戶票選,選出20個案例獲得“最佳人氣獎”,其中海信案例占3個,是獲得該獎項數量最多的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