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三萬里》觀后感
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來說。 一、《長安三萬里》詮釋了“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詩人高適的朋友大都是詩人:李白、孟浩然、杜甫、王維、王昌齡、張旭、李邕、岑參等,還有唐代樂圣“李龜年”、唐代名將:“哥舒翰”、“郭子儀”等。 二、電影刻畫人物給我的感覺 李白給我的感覺 放蕩不羈,才華橫溢:詩詞歌賦造詣很深,寫了好多流傳至今的好詩好賦,就其開創(chuàng)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不愧被后世譽為“詩仙”。 目標不明確:一會兒要仕途,一會兒又要做道士修仙,一會兒又要仕途 意志不堅定:定好了目標總是半途而廢。 過于天真: 官場路不長,只適合做浪漫主義詩人。 奢侈的消費觀:簡直可以用揮金如土來形容。從古至今,果然土豪花錢都是那么豪橫。 自力更生能力差:父親去世,過得窮困潦倒,而且2次入贅。 信用有待考究:自己做過的事,說過的話,記不住,且喜歡瞎承諾朋友??蓱z的高適總是把他的話當真了。 高適給我的感覺 雖然先天天質不高,但腳踏實地,刻苦努力,一步一個腳印,意志堅定,始終如一。最終實現(xiàn)夢想,當官做了高中丞。 勤奮好學:從小對本宣科都困難的一個人,成為盛唐詩人的杰出代表,寫了許多反映現(xiàn)實的山水田園詩作。 不斷進取:學習相撲,最后勝于藍。 足智多謀:最后的戰(zhàn)斗,做了好多好多鋪墊來示弱迷惑敵人,引軍入甕,贏得了勝利。 為人仗義:對李白有求必應 對朋友推心置腹:李白入獄,自己不便出面,避嫌。私底下央求好友郭子儀從中斡旋,救了李白。 作為平凡的我們,高適更適合大家學習。 三、《長安三萬里》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 畫風:優(yōu)美流暢 內容:豐富飽滿 缺點 時長太長:3個小時,讓人犯困。我看了120分鐘的時候,心里一直在盼著趕緊結束。大人尚且如此,何況小孩。 人物形象:面癱。整個就是木頭人,沒有表情。人物的喜憤哀樂,大都靠浮夸的肢體動來呈現(xiàn)。和《斗羅大陸》、《完美世界》沒法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場景設計沒有代入感:好多戰(zhàn)后場面,沒有給人呈現(xiàn)出那種預期的凄涼效果。 場景太假:戰(zhàn)后,死人,血面,見不到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