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變得更漂亮了,米家智能電飯煲微壓版4L體驗
大學(xué)時期一次哈爾濱之旅,讓我認識到原來大米可以這么好吃。來自五常市的同學(xué)帶著我去她家讓我嘗到了正宗的宮廷御米,時隔多年依舊讓我回味無窮。為了找尋那股味道,之后我買大米總是下意識地買五常大米,但一直都吃不出那個味道。有人告訴我,普通人要想吃到正宗五常米,難度極高。所以退而求其次,盡可能選一些東北的新米來吃。
但即便如此,味道還是差了些許。又有人說,不一定是米的問題,可能是鍋的問題,然后建議我看看日本的電飯煲。好家伙,千元起步的電飯煲大大超出了我的預(yù)算。好在雷軍適時地推出了米家電飯煲,作為米粉的我第一時間入手。一改之前電飯煲飯難吃、鍋難洗的問題。最關(guān)鍵的還是米飯的口感確實有可感知的提升,獲得了媳婦的稱贊。

時至今日,這款3L的米家IH電飯煲已經(jīng)陪伴了我接近5年的時間。這么長時間的使用,依舊沒有出過任何的硬件問題,就連機身也還是很白凈。幾乎每天一次的蒸煮,也沒讓這個烈焰厚釜的不粘能力有什么損失。對于一個三口之家來說,它依舊可以擔(dān)負起每日烹煮米飯的重任。

不過,隨著孩子上學(xué),岳父母過來幫帶孩子,3L的容積,對于5口人來說,就有些捉襟見肘了。正巧小米更新了米家智能電飯煲微壓版4L款。出于對米家電飯煲一直以來的信任,就下單了這款,讓它成為我們這個五口之家的新煮夫。
外觀
從外觀上,和老伙計的區(qū)別還是很明顯的,雖然依舊是簡約的MI-Look風(fēng)格,但4L和3L的體積差異確實相當(dāng)?shù)拿黠@。陪伴多年的老飯煲在新的微壓版飯煲面前,顯得極其小巧。

幾乎完全做平的面板,配上圓形的智顯小黑屏,相比老款,少了幾分寡淡,多了幾分硬朗。不得不說,黑色的底色加上大大的白色文字,從顯示的清晰程度也提升了不少??磁胫蟮男畔⒏奖懔?,年過六旬的岳父岳母一樣能看得很清楚。

圖片可能看不太出來,實際上面板上部還有一層透明的材質(zhì)覆蓋在白色底板上,肉眼看上去有點懸浮的效果,總之就是看上去蠻高端的樣子。

按鍵依舊是觸摸式,從左至右分別是取消、預(yù)約、開始和菜單鍵,符合日常的操作邏輯,幾天的使用下來,操控方便而靈敏。

除了小黑屏之外,米家智能電飯煲微壓版的一大升級還在于加入了NFC。沒錯,幾乎已成小米手機標(biāo)配的NFC也出現(xiàn)在了米家電飯煲上。用手機靠近電飯煲上標(biāo)注的NFC區(qū)域,手機會迅速彈出米家電飯煲的對應(yīng)APP,顯示食譜等信息。方便用戶快速的瀏覽各類食譜,提升自己的廚藝。

對于NFC這個功能,有人覺得徒增成本,有人覺得新奇有趣,這個我不做品評。不過對我而言,至少在初上手的這段時間里,是很愿意嘗鮮看看食譜,新學(xué)幾樣電飯煲菜式的。

打開飯煲,拿出內(nèi)膽看看,依舊是熟悉的烈焰厚釜。不過造型上開口更寬,鍋底更淺了些。內(nèi)膽的厚度依舊有3mm之多。高效加熱、長久儲熱、均勻傳導(dǎo)的特性得到了保留。

老款飯煲的不粘涂層我就很滿意了,這次的微壓電飯煲還采用了新一代日本大金PFA粉體不粘涂層,可經(jīng)受4000次實驗室烹飪測試。想來再為我家服役個五六年應(yīng)該沒什么問題。

同時,電飯煲和內(nèi)膽接觸的區(qū)域,還做了四個橡膠墊進一步保護內(nèi)膽,防止磨損的同時讓內(nèi)膽在鍋體內(nèi)更加穩(wěn)定,更好地受熱。好產(chǎn)品,就是用一個個細節(jié)堆出來的。

上蓋的拆卸一如既往地方便,輕輕這么一推就下來了,方便日常的清洗和保養(yǎng)。四周的橡膠圈應(yīng)該是變得更厚了些,用料夠足。

取下上蓋后露出的破泡器,我對米家電飯煲的破泡器一直特別服氣。這么多年來煮飯,幾乎沒有什么米湯溢出,所以上蓋米湯往往要一個月左右才需要清潔一次。這次的微壓版電飯煲,我仔細觀察了下,破泡器似乎又有了進一步的升級。

孔洞、凹槽、擋板,多種形態(tài)的結(jié)構(gòu)件阻擋煮飯時產(chǎn)生的氣泡溢出。
看到這個透明的小圓球么?這也是米家智能電飯煲微壓版的最大升級之一——蓄壓球。在烹飪過程中,蓄壓球上浮,釋放鍋內(nèi)的多余壓力,有利于米飯翻滾,讓米粒吸水更加充分;蓄壓球落下時,壓住了想向外溢出的氣流,讓米飯?zhí)幵谝粋€微壓狀態(tài)下,持續(xù)充分地釋放米飯的香味。

加上原本的360°大火力IH電磁環(huán)繞加熱,米家智能電飯煲微壓版實現(xiàn)了更高的煮飯效率和更大的火力。讓煮出來的米飯更加勁道、噴香。
簡單看一下配件:飯勺、湯勺、蒸籠、量杯、電源線以及說明書一份。

再看一下各個角度的外觀。
APP適配及體驗
米家智能產(chǎn)品的連接幾乎就是完全的傻瓜式操作,上手難度極低。特別是配合小米的路由器,更是能自動發(fā)現(xiàn)新加入的智能設(shè)備、自動聯(lián)網(wǎng)。整個連接過程基本就是簡單點兩下下一步就完成了。
相比老款,食譜多了不少,還做了有效的分類。飯、湯、粥、甜品、甚至肉菜、蛋糕,數(shù)量眾多、種類豐富。廚房小白按照菜譜一步步操作,也能做出還算不錯的電飯煲菜式來。

除了常規(guī)的精煮飯、快煮飯、煮粥、保溫功能外,還額外做了些擴展功能,比如熱飯、糙米飯等等。
而我更喜歡的,是它支持3000+的煮米方案,通過手機APP掃描包裝上的條形碼即可自動匹配,挖掘出每種米最佳的烹飪方式。

可能家里的老人會說這功能花里胡哨,但年輕人嘛,不就是圖個新鮮和儀式感。更何況,煮出來的米飯,老人也覺得更好吃啊。
煮飯體驗
作為未來幾年的煮飯主力,最重要的當(dāng)然還是看煮出來的飯香不香。IH電磁加熱和全新的蓄壓球能不能把米飯的口感再提升一些,這是我最關(guān)注的。
為了達到最好的口感,用米家APP掃描了大米包裝上的二維碼,獲得了最佳的烹煮方式。
按照刻度精準加米加水。

最終的米飯成品,確實每一粒米都足夠軟糯,2021年新米的香氣被徹底地激發(fā)出來,這表現(xiàn),優(yōu)秀!

順便,我又復(fù)現(xiàn)了米家電飯煲發(fā)布之初經(jīng)典的倒扣動作。整個過程極為流暢順滑,內(nèi)膽在倒扣后輕輕一敲,整鍋的米飯就全部到了砧板之上。

內(nèi)膽足夠干凈,只有極少量的米粒殘留。
玉米排骨湯
冬天了,當(dāng)然是喝湯最滋養(yǎng)。米家電飯煲APP里內(nèi)置了不少的湯品菜肴。玉米排骨湯制作簡單,暖心暖胃。這個時節(jié)喝起來最合適不過了。
因為喜歡吸骨髓,所以選擇了筒骨。加入生姜,玉米、胡蘿卜切好備用。
筒骨焯水后撈出,洗凈。
加入八角、生姜、料酒,純凈水加至稠粥一杯的刻線上。在APP端點擊開始即可。
還剩半小時時加入玉米、胡蘿卜,等待出鍋。
4L的超大容積 ,明顯更適合用來燉湯,不用像以前3L的小鍋,多放點料就沒什么湯水了。滿滿一大鍋湯,冬天里喝起來才舒爽。
除了煮飯燉湯,弄點冬日暖心的紅棗桂圓銀耳羹也是很方便的,紅棗去核、桂圓去殼、銀耳去根泡發(fā)。放到米家電飯煲微壓版里,在APP端點擊開始就可以了。
熬出來的紅棗桂圓銀耳羹相當(dāng)濃郁。
綜合來看,米家智能電飯煲微壓版4L算是延續(xù)了之前米家電飯煲不粘鍋、顏值好的優(yōu)點,同時顏值還有了進一步提升,APP端的功能進一步豐富,還加入了極為先進的NFC擴展功能。同時4L的容量能滿足多口之家的烹飪需要,算是我家廚房設(shè)備的完美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