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努力卻上不去分?一文帶你用馬哲剖析看清自己
? ? 很多人準備公考的時候總有這樣一個想法,感覺自己做了這么多題結(jié)果還是提升不了,很焦慮。
? ? 一想到自己的競爭對手有那么多,那么強,更焦慮了。
? ? 然后再想自己要努力,努力就好了。結(jié)果課還聽不懂,覺得聽懂了又不會用,這兩種情況再加一下,直接精神內(nèi)耗,開啟大抑郁時代。
? ?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沒有了解進步的本質(zhì)是什么。
? ? 進步其實就是實力的發(fā)展,但并不是分數(shù)的發(fā)展。
? ? 分數(shù)由兩部分構(gòu)成,運氣和實力。
? ? 先說說運氣。
? ? 運氣簡單來說分三種情況,一是你實在不會但是瞎猜猜對了;二是這個知識點你并沒有徹底掌握但是剛好考到了你掌握的部分;三是玄學原因?qū)е履銓κ掷枇?,如交通堵塞,考試上廁所,體檢不合格,政審出問題,領導不放行等。
? ? 但這么一折騰真有可能輪得到你,畢竟成功的人大抵相似,失敗的原因千奇百怪。俗話講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 ? 你不可否認概率這東西確實存在,一萬個人摸一個紅球并不是告訴你大家摸不到紅球,而是告訴你有一個人摸到紅球的概率是百分百。
? ? 接著說說實力。實力怎么提升,其實總的還是眼高手低,做得太少。
? ? 先引入第一個概念,就是向量。
? ? 大家學過高中數(shù)學都知道向量由方向和量構(gòu)成,所以這兩個東西同樣重要。
? ? 南轅北轍的道理大家都聽過,方向可太重要了。相反的方向會幫倒忙,而偏離的方向會提升你的努力損耗率。
? ? 但是,如果一味只校準自己努力的方向,害怕努力損耗,遲遲不增加投入量,那么成效可能甚至不如哪些偏離方向的努力成效高,畢竟校準方向也是需要成本的。
? ? 那么這時候該怎么做?
?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告訴我們要抓住主要矛盾,但同時也要防止次要矛盾變?yōu)橹饕堋?/span>
? ? 而努力是最重要的主要矛盾,當你努力為零的時候向量是沒有方向的,既是正確也是不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你雖然不虧但也不賺。
? ? 開始努力了之后,如果你朝反方向努力,收益為負,次要矛盾變?yōu)橹饕芰?,這時你就必須調(diào)整方向,優(yōu)先解決主要矛盾。如果偏的多了,努力收效低,那你也需要調(diào)整。
? ? 總結(jié)就是先努力,然后調(diào)方向,再努力,再調(diào)方向,如此往復,不斷修正。
? ? 那么這個東西有沒有盡頭?
? ? 很遺憾,沒有。
? ? 馬哲對此的回答是單個人類的認識是有限的,不可能窮盡認知,但是整個人類群體是無限的,所以世界并非不可知的。
? ? 如果你的努力僅僅站在你個人的層面上,那么沒有必要追求完美,達到你的目標就行。
? ? 接下來說說努力的過程。假設你的方向已經(jīng)對得差不多了,那么,你需要明白進步為什么遲遲看不到效果。
? ? 當你付出了一分的努力,即使你已經(jīng)百分百把方向擺正了,那么你的進步也大概率不會到你心目中的一分。那這是什么原因?
? ? 馬哲里有一句話,叫做事物的發(fā)展是波浪式前進和螺旋式上升的,尤其是考事業(yè)編的一定知道這么一句話,因為國考和省考不學常識的人多嘛。
? ? 來談談這句話的意思。
? ? 你努力了一分,確實是獲得了一分的收獲。但這個收獲是對你而言的一分而不是你心目中的一分。
? ? 舉個例子,當你付出了一米的努力,那么你不是在發(fā)展的道路上前進了一米,而是在波浪線上前進了一米。這個距離你不能用直尺量只能用卷尺量。
? ? 由于我們使用的是控制變量法,那就來說說我們控制的變量是什么。
? ? 那就是天賦。
? ? 你的天賦越強,那么你的波浪線曲度就越低,越接近于一條直線。所以為什么很多人會愛上他們自己擅長的領域,一是因為付出看到了比較明顯的回報,二是比起大多數(shù)沒天賦的人他們很有成就感。
? ? 成就感不是自己產(chǎn)生的,都是比出來的。
? ? 無非就是橫向和縱向比較,看你和不同時間點的自己比較還是和其他人比較。
? ? 所以,你要知道你的努力是有價值的。
? ? 當知道了你的努力是有效果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之后,再來說說看不到效果的問題。
? ? 有些人確實是努力了很久啊,但真的是一點效果都看不到。這時就是另一個問題了。量變產(chǎn)生質(zhì)變。
? ? 首先是要注意量的積累,到底積累了多少,是否夠用。
? ? 一粒麥子能不能成就一個谷堆?答案是可以。但一粒麥子成就一個谷堆的前提是,你已經(jīng)擁有了相當?shù)姆e累,加上這一粒麥子,之前的付出才讓你看到結(jié)果。
? ? 例如數(shù)量關系的排列組合題,這應該算是數(shù)量里面最惡心的。至少對于我個人來說。事業(yè)可以試試,省考和國考我就直接放了。
? ? 這道題對我來說,量的積累少說得幾千道。在做完這幾千道之前,我怎么做這道題,出現(xiàn)不會做的情況肯定是多于會做的情況。
? ? 要是公考題型每題都能通過幾百道做到熟練掌握,那么國考大家都是九十分了。(國考的常識還是要尊重一下的)
? ? 你想,即使是事業(yè)編,三支一扶義務兵社區(qū)工作兩年才加個五分,一題難題就按0.8的最低算好了(難題一般1、0.9、0.8分)。
? ? 那么這五分,基本等于七個幾百題。
? ? 七個幾百題,幾個月時間都夠了。
? ? 所以分不是那么好拿的,都是通過大量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磨出來的。么就是智商高,基礎好吃老本。
? ? 當你認為自己目前的學習方法應該是行之有效的時候,不要因為一時沒有收獲就急于否定,而是要在這個基礎上積累足夠多的經(jīng)驗,也就是觀看課程和刷題。
? ? 沒有一個事物全是好的,都是好壞參半的。
? ? 好的學習方法一定是難以理解的,適用性差的。收益越高風險也越大。但它的好處在于可以為你做題節(jié)省下大量的時間。如果你并不了解這個學習方法,并且不知道適用范圍,那么效果甚至不如普適性解法。
? ? 具體體現(xiàn)為較之于普適性解法而言做題速度慢,錯誤率高。
? ? 雖然現(xiàn)在除了漢語言法學計算財會之外基本都不好考,區(qū)別在于好的學習方法你要學幾個,還是說更換一下賽道。
? ? 但如果都不學硬是老老實實解時間肯定是不夠的。
? ?書山有路,勤奮為徑。?學海無涯,回頭上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