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蚊”
詠“蚊”
前幾年待在嘉興,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我甚是喜歡。那時的梅雨既不沉悶,也不單調(diào),時常送來涼爽的雷雨和綿綿的細雨,因而氣溫也多數(shù)是低于三十攝氏度的,免受了些酷暑的炙烤。可是近兩年在這上海,情況卻大不同前了。
雖說現(xiàn)在是梅雨季節(jié),但是這天氣不僅沉悶,而且還聒噪。于是期盼著夏日的悶熱能伴隨著風雨的到來,使得心中清涼一些,也好繼續(xù)執(zhí)筆耕耘。每天入睡前的最后一件事和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看天氣預(yù)報,終于是左盼右盼的看到預(yù)報說是今夜要下一場大雨。
大約下午六點左右,窗外的玉米田地里波濤洶涌,我馬上打開門,準備迎接清涼的大雨。清涼的雨天打開門,總是要喂一喂蚊子。因為這屋里暖和,蚊子們怕冷,就一個勁的往我房里飛。起初在看電腦,沒注意什么事,可是突然發(fā)現(xiàn)屏幕上爬了足足五只大蚊子,這才打開燈準備抓蚊子。燈一打開,可把我嚇了一跳,在我的周圍全是蚊子,好像要把我吃掉一樣。但是我們知道,雨天的蚊子比晴天的蚊子笨許多。氣溫一降,他們的腦袋就瓜了,所以蚊子一抓一個準,都被我降服在垃圾桶里了,大概有二三十只。
現(xiàn)實的蚊子多如牛毛,我也只是打死了眼前可見的幾只,恐怕連億萬分之一都沒有。就在我再次執(zhí)筆幾分鐘,黑乎乎的案桌下就有幾只——我的腿上很快多了幾個大包。它們非常厲害,隔著衣服也能叮得到我的血肉,足以見得它們的演化是有方向的。突然之間我想到了一件事——蚊子到這個世界上就是要叮人或者叮其他動物的還是說人到這個世界上就意味著要有被蚊子叮的命運。就在我抓蚊子的這么一瞬間,我想到了“人間正道是滄?!钡拿?。
然而這還不算奇怪,因為我早有被蚊子叮得準備,所以提前打開上了電蚊香,可是未曾想到還是這樣的被蚊子包圍。到底是電蚊香是假貨還是蚊子的抗藥性又進步了呢?我看都有可能,并且還有一種可能——蚊子和商家是一家人啊。發(fā)明電蚊香的人是一類人,買電蚊香的是一類人,用電蚊香的又是另一類人,所以這種可能是存在的。現(xiàn)在的商家有幾個會用自己的東西并且不嫌棄,那么這個商家的產(chǎn)品就比較值得信賴。臺上的表演是不足為據(jù),要看臺下的和臺后的。至于還有沒有其他的形式,我實在孤陋寡聞,還沒有聽過,讀者朋友們可以講一講。一般人看不到這些,所以被蒙蔽是常有的事。這種粉墨登場的喜劇不只在商業(yè)交易中有,而是所有的交易都存在這種風險。
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句老話,“人無信不立”,假使處處的交易都是如此的喜劇,那么喜劇就自然而然的要變成悲劇了。要使悲劇少一些,這一類的喜劇就一定要少一些。要使這一類喜劇少一些,就要戳穿幕布,走到后臺。
瞧一瞧,看一看了啊,免費的鞋子,免費的水,免費的煙酒,免費的糖,免費的書籍,免費的墻——右下角常常有一行小字:此為贈品,不予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