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降噪、無線充電—魅藍耳機依舊是那個少年

那個純真年代我們依舊喜歡魅族,還是喜歡錘子,還是那個追風少年!也許只有正兒八經(jīng)的90后才能感受到魅族那年的風光,魅藍那時的青年良品,我們不想活在過去,但我們依舊喜歡那年的藍色之風,帶著萬千的等待,時隔多日,魅藍重新回歸市場,遺憾的是并沒有發(fā)布新機,而是帶來了許多周邊產品,其中最吸引人還是這款mblu耳機,一貫的青春,一貫的簡約,一貫的還是那個少年。如果那年的魅藍是市場上的一把尖刀,直插消費者的內心,那么這次的TWS耳機是否可以再次刮起一場旋風,我們拭目以待~

售價不到200元,不僅支持主動降噪,還有無線充電,簡約大方、清新淡雅,這幾句話就是全部概括,還有就是情懷,這些足夠了。
魅藍Blus耳機的包裝是極致白色,正面是耳機主體圖,后面是耳機的一些性能介紹,最主要的是主動降噪和無線充電這兩個功能,在一般百元機上見的不多,即使遇到了有降噪的宣傳,也確實有夸大的成分,就看看魅藍這個降噪怎么樣了。
拆開后是Blus耳機本體、耳塞以及使用說明書,也許是出于節(jié)約成本的考慮,并沒有常見的USB-C充電短線,但是現(xiàn)實中真正使用耳機自帶線的,目前來看,并沒有幾個人,基本上大家還是直接使用手機充電線了,方便而又順手。

魅藍Blus耳機的充電倉外形較為圓潤,棱角過度的非常自然,像一塊石頭,表面以磨砂類處理,沙沙的、也不容易沾染指紋,平常臟了以后,拿著濕紙巾擦一擦就可以了,但是吧這個體積確實有點大,塞褲兜里有點難受,放到上衣兜或者包里正好。

魅藍Blus耳機支持無線充電功能,這個功能必然也是今后的趨勢,但是我確實不怎么使用這個功能,覺得充電速度太慢了,可是細想一下,沒有帶充電線,不就是往無線上面引導嗎,其實,買一個無線充還是挺好的,時不時用完就放到上面充電,永遠保持滿電狀態(tài)。
打開魅藍Blus充電倉,可以看到內外各有一顆LED指示燈,外面一顆顯示充電狀態(tài)和當前剩余電量,內部一顆則顯示當前耳機連接狀態(tài),下方是耳機獨立復位按鍵。

值得一提的是充電倉上蓋的內部使用硅膠軟墊進行填充,保護因為耳機不會因為晃動而破損,同時可以減輕開關耳機盒帶來的噪聲,這點算是十分的細心,魅族還是聽懂客戶關心的細節(jié)問題,這也是以前魅族成功的一部分吧,用戶第一,細節(jié)決定成敗。
由于采用12mm的大尺寸動圈單元,因此魅藍Blus耳機的音質還可以,顯然超過了大多數(shù)百元耳機,但是這樣會造成耳機的體積稍微大一點,耳柄位置為長條橢圓形狀,采用與充電倉同樣的類膚磨砂處理,搭配大腔體使魅藍Blus耳機整體顯得十分飽滿。耳柄同時也是觸控操作區(qū)域,可根據(jù)左右耳的雙擊、三擊和長按來完成各種操作。
現(xiàn)在的用戶其實都體驗過了不少耳機,因此對于稍微大一點的耳機也可以輕松適應,這款耳機的舒適性還是不錯的,至于采用什么人體力學設計啥的,我就不知道了,畢竟也不是研究這個的,只能從我自身出發(fā),感覺耳機整體還是不錯的,佩戴久了并沒有不舒服感覺。
魅藍Blus耳機支持魅族17系列和魅族18系列手機,可開蓋彈窗,不過我并沒有這幾款手機,只能照本宣科,按照官方的介紹來聊。

因為12mm超大分頻振膜單元和柔軟TPU+剛性LCP結合的分頻結構振膜設計,魅藍Blus耳機在低音下沉穩(wěn),人聲明顯,高音一般但也可以接受,對于日常通勤來說,帶個耳機聽歌足夠啦,對了,通過長按右側觸控區(qū)域,魅藍Blus耳機即可開啟自身的降噪模式,開啟時帶有中文語音提示。耳機提供超寬頻ANC主動降噪提供最大30dB深度和5000Hz的降噪頻寬,在地鐵上確實比較安靜,可以隔絕掉大部分雜音,這點還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總結:魅藍耳機還是那樣性價比足夠高,12mm大動圈+ANC主動降噪+無線充電,賣點十分得多,表現(xiàn)比較給力,同時簡約的白色造型以及IPX4防水也讓這款耳機更加出眾,青年良品,依舊是那道藍色的閃電,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