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石油禁令后美媒抱怨:俄羅斯將更加依賴中國

文/行走斯圖卡
為了證明自己的團結(jié),歐盟咬牙切齒地給了自己一刀:決定對俄羅斯海上出口的石油實施禁運,這將涉及俄羅斯向歐洲出口約三分之二的石油。原本歐洲市場上的俄羅斯石油占比約為30%,這將意味著歐洲一下子砍掉了自己約兩成的石油進口——這是一個需要“非凡勇氣”的自戕行為,但是美媒卻抱怨說:這樣做,將讓俄羅斯更加依賴中國等東方國家。
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歐洲將削減90%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除了約三分之二從海上進口的石油之外,德國和波蘭還計劃在年底停止從管道進口俄羅斯石油;但是俄羅斯在保留少量向歐洲出口石油的同時,可以將多余的石油賣給中國或印度;報道認為,印度一直是“一個有意愿的買家”,中國“也熱衷于買更多的石油”。
報道還提到,盡管有觀點認為,歐洲的制裁將會對俄羅斯石油出口造成沖擊,但是也有人指出,在油價飆升的當(dāng)下,俄羅斯出口石油反而會賺得更多。
就在歐盟宣布達成禁止部分俄羅斯石油進口的一致意見后,莫斯科常駐維也納代表烏里揚諾夫在社交媒體上表示,俄羅斯將尋找到其它石油進口商。他其實說的一點都沒錯,石油是硬通貨,有石油傻子才不買,就算現(xiàn)在用不著,留作戰(zhàn)略儲備也不是一件壞事。
正如美媒指出的,俄羅斯石油很快就找到了新買家,印度站起來說,“沒錯,正是在下”。根據(jù)路透社報道,自俄烏開戰(zhàn)以來,印度從俄羅斯進口打折石油的數(shù)量就直線上升,截止目前已經(jīng)交割3400萬桶原油,僅是5月份就達到2400萬桶,是去年同期的25倍;除此之外,更多的俄羅斯原油也在路上,外界預(yù)計俄羅斯6月份交割給印度的石油可能達到2800萬桶。
這樣的局面顯然不能讓美媒滿意,不僅制裁沒有達到預(yù)期的效果,而且俄羅斯與中國等東方國家的關(guān)系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美國《外交雜志》在一篇報道中提到了蒙古國即將完成的三條鐵路建設(shè),將對商品市場產(chǎn)生巨大影響,讓中國和俄羅斯能夠?qū)ふ腋嗟馁Q(mào)易機會,尤其是煤炭和金屬等大宗商品;這將增加兩國的能源安全,減少受到制裁壓力的影響。
正所謂“西邊不亮東邊亮”,西方過高估計了自己手里金融工具的威力、又過低估計了俄羅斯握有硬通貨的能量。美國地緣政治大師、前國安顧問布熱津斯基曾經(jīng)提醒過華盛頓,中國和俄羅斯因為利益而非意識形態(tài)走在一起,對美國來說是一個尤為兇險的局面,更為危險的是“中國、俄羅斯、伊朗”抱團在一起——當(dāng)時布熱津斯基還認為“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偏偏“造化弄人”,中俄不僅“關(guān)系上不封頂”,也都和伊朗在很多問題上有一致立場。
這證明美國有些事情做錯了!美媒說,歐盟領(lǐng)導(dǎo)人原本沒有打算在這次峰會上達成一致意見,但是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的勸說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那個演員真有這個能量?不,他沒有;真正有能量的是華盛頓的說客們。
然而俄羅斯被進一步推向東方,美媒又不高興了——歐盟該怎么辦?原地爆炸給你看嗎?不過對于吃瓜群眾來說,這事真的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