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碎神話——拿破侖戰(zhàn)爭中最恐怖的一幕 埃伯斯貝格大火
知乎大佬@魔晶石翻譯了德懷爾(Philip G. Dwye)的論文,可謂如筆者這樣的愛好者了解拿破侖時期暴行的絕佳材料
但是,德懷爾作為非常經典的“拿黑”學者,恐怕在一些描述拿破侖暴行的事件上有些過火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5624883



感謝

提供的論文原文

還是從參考看
德懷爾先生還是具有強大的資料積累能力的,參考了Les Etapes de Georges Bangofsky, officier lorrain - Fragments de son Journal de campagnes (1797 - 1815).


但是這種回憶錄性質以及是法文,筆者并沒有查閱該資料的能力
ps.真煩這種參考回憶錄的東西,疑似是比較喜歡引用這種東西裝逼并增加筆者這種愛好者的檢索難度(劃掉
不過,回憶錄大多只能起個參考作用。拿戰(zhàn)并不少以訛傳訛以至成為真理的謠言(參考奧斯特里茨冰湖)
不過,就單從德懷爾先生的這段評價中,基本可以確定先生還是犯了學者的經典常識性錯誤。不理解燒死三千人是什么概念

博達爾的統(tǒng)計,基本可以代表奧地利的官方數據。書中趁認了4,600人的總損失(雖然這個數字明顯偏低)
如果法軍真的放下如此慘不忍睹的暴行,奧軍豈不得痛斥法軍的畜生行為?然而奧地利官方連傷亡人數都不愿意往上面加一點
而約翰·吉爾(John Gill)的1809讀物中寫述了該方面內容
殘酷之火:埃貝爾斯伯格的毀滅

吉爾在書中非常明確的提到,大火燒毀了埃伯斯貝格六十七棟房屋并燒死了為躲避戰(zhàn)斗逃進去的傷員,如果按這個比例,每棟房子得起碼藏匿四十五名傷員才能燒死那么多人!
并且,如果按德懷爾的說法是“被大軍團燒死”,那也可以追根溯源一下埃伯斯貝格大火的根源了
根據詹姆斯·R·阿諾德(James R. Arnold)的Napoleon Conquers Austria: The 1809 Campaign for Vienna中的內容

明確提到了埃伯斯貝格中的奧軍指揮官約翰·巴倫·馮·希勒(Johann Baron von Hiller )下令放火
并且,和吉爾一樣明確指出了放火的是拉德茨基炮兵連的下士約翰·加貝拉(Johann Gabella)
而他則是居住在哈布斯堡地區(qū)的意大利人。用阿諾德的話
他為奧地利皇帝而戰(zhàn)而非為法國皇帝

有傳言說是法軍為了報復居民向自己射擊進行的報復性放火,但從火的用處來看,明顯協(xié)助了奧軍的撤退。法軍應該沒理由做妨礙自己進攻的事

分割線吐槽
德懷爾的拿破侖傳記軍事方面的敘事可謂相當水,敘事之粗糙甚至完全強于羅伯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