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
一、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
????????朱慶之先生在“一個梵語詞在古漢語中的使用和發(fā)展”一文中介紹過與"帝青/天青“(indranīla)相關的佛教宇宙論。他引《起世經(jīng)》說:?
????????諸比丘:須彌山王北面,天金所成,照欝單越洲;東面,天銀所成,照弗婆提洲;西面,天頗梨所成,照瞿陀尼洲;南面,天青琉璃所成,照閻浮提洲。
????????朱文解釋上文說:
?????????佛陀告訴弟子,須彌山四邊分別由天帝之金、銀、頗梨和天青、琉璃組成,這些寶物以其光芒分別照耀四大洲,而閻浮提洲頭頂?shù)?,就是天青和琉璃?/span>
????????朱慶之先生認為,這里的“天青琉璃”指的是“天青”和“琉璃”兩種寶石——它們都是藍色的。
天青 + 琉璃?
????????為什么其他三大部洲頭頂各為一種(金、銀、頗梨)寶物,而惟獨咱們閻浮提洲頭頂是兩種寶石呢?這似乎不甚合理。(也不公平吧~~ ^v^)
????????其實,朱文在前面已經(jīng)提到了“天青琉璃”一語可能的歧義:
“帝青(天青)琉璃”是指帝青(天青)和琉璃兩種寶物,還是指帝青色(天青色)的琉璃?
?
????????此外,《起世經(jīng)》中另外三大部洲天穹寶石名字之前各有一“天”字:天金、天銀、天頗梨,照此模式,則應該有:
天 + 青琉璃?
????????根據(jù)《倶舍論.分別世品》:
????????妙高山王四寶爲體。謂如次四面北東南西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寶。隨寶威徳色顯於空。故贍部洲空似吠琉璃色。?
????????這里明確地說,須彌山的北、東、南、西四面分別由金、銀、吠琉璃、頗胝迦四寶構成。寶石的顏色分別映照到各大部洲的天空中,于是,閻浮提(贍部)洲的天空就呈現(xiàn)吠琉璃的藍色。
????????《倶舍論》里的這一段根本沒有提到“帝青”或“天青”,而只說我們頭頂上是“吠琉璃”色。
?
????????什么是“吠琉璃”呢?

二、“吠琉璃”與“琉璃”
????????現(xiàn)代漢語中的“琉璃”大家都很熟悉。北京故宮的屋頂上都是“琉璃瓦”,就是施釉的陶瓷瓦,北京的地名有“琉璃廠”、“琉璃河”等。
?
????????但要注意啦:如今的“琉璃”和佛經(jīng)中的“(吠)琉璃”并不是同一種東西。現(xiàn)代漢語中的“琉璃”翻成英文是“glaze”(釉),比如:“琉璃瓦”就是“glazed tile”。“琉璃廠”原本就是燒制琉璃瓦的地方。
?
????????而據(jù)研究,“琉璃河”其實與“琉璃”無關。那條河原名“劉李河”。據(jù)說河北面有個劉李村,住著“劉、李”兩大姓。后來叫著叫著就諧音了,變成了“琉璃河”。
?
????????后人不知為什么叫“琉璃河”,就編出了個“康熙御賜”的傳說故事:一次皇上從這里路過,看到河水波光粼粼,就說:“這河水跟琉璃瓦似的?!边@句話被隨行大臣聽到,于是就傳圣旨,把該河改名為“琉璃河”。
?
????????“俗詞源”(Popular etymology)就是這么來的。(這是題外話。^v^)
?
????????此外,“琉璃”還可指“玻璃工藝品”。
?
????????但佛經(jīng)中的“吠琉璃”既不是“釉”(glaze),也不是“玻璃工藝品”(glassware)。
?
????????“吠琉璃”(巴:ve?uriya,梵:vai?ūrya)是個純音譯詞,又譯毘琉璃、鞞頭梨、鞞稠梨夜。一般認為,它是一種天然礦物,有人說是“綠柱石”(beryl),也有人說是“青金石”(lapis lazuli)。
?
????????“Ve?uriya”發(fā)音為“吠琉璃亞”,其真正的詞源并非印歐語系的巴利語或梵語,而是古印度原住民的達羅毗荼語(Dravidian)。遠在4000年前,在亞利安人到來之前,達羅毗荼人就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
?
????????“吠琉璃”(ve?uriya)一詞源自地名Belur (Velur:白盧爾),這是位于班加羅爾附近的一座古城。大概這里曾出產(chǎn)一種藍綠色的寶石,“物以地名”,于是,這種寶石就被稱做“Ve?uriya”(吠琉璃亞)——來自“白盧爾”的寶石。很多地方特產(chǎn),如“古龍水”(科隆產(chǎn)的香水)、“開司米”(喀什米爾產(chǎn)的羊絨),“香檳酒”(香檳地區(qū)產(chǎn)的發(fā)泡酒)等等,其名稱也都是這樣來的。
?
????????“Ve?uriya”(吠琉璃)是青綠色的,因此,也被借作顏色詞,常用于描述孔雀頸部羽毛的顏色。我們頭頂上的天空也是“吠琉璃”色。

?
????????是希臘人最早將吠琉璃從印度帶到了歐洲,同時也把“Ve?uriya”這個詞引入了歐洲語言,它從希臘語beryllos,再輾轉經(jīng)拉丁語beryllus、法語béryl,最后進入了英語,變成了“beryl”(綠柱石; 綠玉,綠寶石):
?
Ve?uriya → beryllos → beryllus → béryl → beryl
?
????????化學元素“鈹”(Be),英文是“beryllium”,就是因為發(fā)現(xiàn)于“beryl”(綠柱石)中而得名的。
?
????????另一個英語同源詞是“brilliant”,意思是“聰明絕頂,才華橫溢”,它來自法語動詞“briller”(閃耀)。這個詞同樣來自拉丁語beryllus。寶石都是閃閃發(fā)光的吧?金剛石的“火彩”就是“brilliance”,從寶石的“閃光”引伸為人的“才華橫溢”,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
????????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同源詞“吠琉璃”(ve?uriya)則演變成了“琉璃”,青綠色寶石變成了釉料。材質變了,但寶石和釉料有個共同特點:兩者都是“閃閃發(fā)光”的。
三、劍光照空天自碧
????????昨天曾引李賀的《秦王飲酒》:
秦王騎虎游八極,劍光照空天自碧。
……
?
????????從“劍光照空天自碧”一句,我們似乎也可看到佛教宇宙論的影子。
?
????????據(jù)說秦始皇有三把寶劍,一把叫太阿,一把叫鹿盧,一把叫定秦?!妒酚洝だ钏沽袀鳌分杏涊d: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
?
????????這里沒有說劍的材質,或劍身上是否嵌有寶物。但詩中說“劍光照空天自碧”,這是否讓我們聯(lián)想到佛教宇宙論——那映照閻浮提洲天際的“吠琉璃”藍色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