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登記干貨

一、什么是版權登記
? ? ? 著作權,在我國又稱版權,是指文學,藝術,科學作品的作者對其作品享有的權利(包括財產權,人身權)。版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類型,它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文學,音樂,戲劇,繪畫,雕塑,攝影和電影攝影等方面的作品組成。依據(jù)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后自動產生著作權。但是為了明確權利歸屬,有利于作者日后維護自身著作權相關合法權益,國家版權局制定實施了作品自愿登記制度,規(guī)定各類作品的作者都可以到身份證所在地的省級著作權行政管理機關(省版權局)辦理作品的著作權登記手續(xù)并獲得著作權登記證書。
二、版權登記的種類
(1)文字作品:是指以語言文字的形式,或其他相當于語言文字的符號來表達作者感情、思想的作品。
(2)口述作品:是指以口頭語言創(chuàng)作的、未以任何物質載體固定的作品,如演說、授課、法庭辯論、祝詞、布道等。
(3)音樂作品:這是指能夠演唱或演奏以旋律節(jié)奏、合聲進行組合,以樂譜或歌詞表達作者思想的作品,如民歌、通俗歌曲、流行歌曲、交響曲、弦樂曲、爵士樂、吹打樂等。
(4)戲劇作品:不是指一臺演出的完整的戲,而是指演出這臺戲的劇本。伯爾尼公約也將戲劇作品定為劇本。
(5)舞蹈作品:指的是舞蹈的動作設計及程序的編排,它可以用文字或其他方式來記載。
(6)雜技藝術作品:是指雜技、魔術、馬戲等通過形體動作和技巧表現(xiàn)的作品,具體表現(xiàn)為車技、蹬技、手技、頂技、走索、空中飛人、民間雜耍等表現(xiàn)形式。
(7)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其他方式構成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
(8)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構筑物形式表現(xiàn)的有審美意義的作品。
(9)攝影作品:是指借助于攝影器材,通過合理利用光學、化學原理,將客觀物體形象再現(xiàn)于感光材料上的一種藝術作品。
(10)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是指攝制在一定記錄介質上,由一系列的伴音或無伴音的畫面組成,并借助于適當?shù)难b置放映、播放的作品。
(11)圖形作品:是指為施工、生產繪制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以及反映地理現(xiàn)象、說明事物原理或者結構的地圖、示意圖等作品。
(12)模型作品:是著作權法修改后加以明確的一種作品,它是指為展示、試驗或者觀測等用途,根據(jù)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立體作品。
(13)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范圍非常廣泛,如故事、傳說、寓言、編年史、神話、敘事詩、舞蹈、音樂、造型藝術、建筑藝術等都屬此類。
(14)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作品。
計算機軟件作品的登記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三、為什么需要版權登記
? ? ? 能夠幫助著作權人確定和明確著作權的歸屬,避免今后因為著作權歸屬問題發(fā)生糾紛,在著作權人被侵權需要主張自己的權利時,登記的事項可作為擁有權利的初步證據(jù);經過登記的作品有利于著作權交易的進行;個人作品進行著作權登記,可以更好地體現(xiàn)個人創(chuàng)作的自我價值;企業(yè)作品進行著作權登記,擁有著作權登記證書是創(chuàng)新實力的表現(xiàn)。
四、版權保護期限
(1)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人身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2)公民的作品,其發(fā)表權和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身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fā)表權和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fā)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4)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fā)表權和著作權法規(guī)定的14項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fā)表的,著作權法不再保護。
五、什么樣的“作品”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
1.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犯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有傷風化,比如具有宣揚封建迷信、宣傳邪教、鼓動叛亂等內容的作品,則不在保護之列。
2.不適于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了三類作品不適于著作權法保護,即:法律、法規(guī)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 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時事新聞;歷法、通用數(shù)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3.已過保護期的作品我國對于著作權的保護規(guī)定了期限,公民的作品的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作品的保護期為五十年,但作品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fā)表的,不再受保護;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chuàng)作的作品的保護期也同法人作品一樣, 享有五十年的保護期。在超過上述保護期限之后,作品便為全社會所公有,任何單位或個人可隨便使用而不須征得原作者同意和支付報酬。當然作者的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則不能被損害。
六、版權和商標權、專利權有什么不同?
(1)保護對象不同:著作權保護的是供人們欣賞、適用的作品,保護的是作者思想、情感和觀點的表現(xiàn)形式,不保護思想、情感和觀點等內容本身;商標權保護的是用于區(qū)別不同生產經營者和不同商品的商品和服務標記;專利權保護的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屬于思想/觀點內容范圍,保護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類型。
(2)保護的條件和要求不同:著作權法可以保護兩部主題相同的作品,只要這些作品具有獨創(chuàng)性;商標法不會保護在同一種或同一類商品上的兩個相同的商標;專利法不保護主題內容相同的兩個發(fā)明創(chuàng)造。
(3)權利產生方式不同:著作權是自動生成的,創(chuàng)造完成就自動享有版權;商標權和專利權都必須依法由國家特定的行政機關進行審查后授予合法申請人。
(4)權利內容不同:著作權的內容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兩個方面;商標權內容包括專用權、禁止權、標示權、許可權、轉讓權等;專利權包括實施許可權、標示權、轉讓權等內容。
(5)權利保護期限不同: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其他權利的保護期(除特殊作品外),如果是公民的作品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單位的作品則為發(fā)表后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fā)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商標權的保護期限為10年,從商標核準登記起計算,期滿后可通過一定手續(xù)延伸保護期;專利權的保護分別為發(fā)明專利20年,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10年,均從申請日起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