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鄒陽《幾賦》解讀
幾賦
作者:【西漢】鄒陽
高樹凌云,蟠紆煩冤[1],旁生附枝。王爾、公輸之徒[2],荷斧斤[3],援葛虆[4],攀喬枝[5]。上不測之絕頂,伐之以歸。眇者督直[6],聾者磨礱[7]。齊貢金斧,楚入名工,乃成斯幾。離奇仿佛[8],似龍盤馬回,鳳去鸞歸。君王憑之,圣德日躋[9]。
注釋:
[1]蟠(pán):盤曲,盤繞。紆(yū):彎曲,回轉(zhuǎn)。煩冤:曲折盤旋?!2]王爾:上古傳說中的巧匠。公輸:公輸般,春秋時(shí)魯國巧匠,后代稱之為“魯班”?!3]荷:扛。斤:錛子?!4]援:攀附。葛:藤本植物。虆(léi):藤?!5]喬枝:高枝?!6]眇(miǎo):一只眼瞎。督:觀察。因?yàn)槟竟た窗逯讲黄?,常常要閉起一只眼看,所以說“眇者督直”。 [7]磨礱(lóng):磨。因?yàn)槟サ穆曧懘潭话闳穗y以忍受,所以說要耳聾的人去下工夫磨。 [8]離奇:奇妙。仿佛:近似。這是說表面的木紋。 [9]圣德:君王之德。圣,稱頌君王之詞。躋(jī):升。
賞析:
本篇為梁孝王劉武宴集游于兔園之忘憂之館時(shí)所作。梁王命各為賦一篇,鄒陽為《酒賦》之后,“韓安國作《幾賦》不成,鄒陽代作”??梢娻u陽文思敏捷。這篇賦從作幾的材料說起,“高樹凌云”一句給人以豪邁感,所賦雖小,而胸襟開闊。其下述伐木、取材、制作,舉歷史上的巧匠名工;用了借代的手法;而“眇者督直,聾者磨礱”,又是借代與夸張的結(jié)合,給人以詼諧之感。末尾歸結(jié)到稱頌君王,雖然是應(yīng)命之作的一般程式,但以圣德希求于王,那么“憑之”云云,就不是毫無意義,而應(yīng)是覽文書、問賢才、上奏朝廷而下理民事類。賦雖小,而層次清楚,思路開闊,語言也清新可喜,是詩體賦的佳作。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