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的夏亞友之會》開篇寄語

興趣使然的翻譯,水平有限,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譯者:冰-koori,首發(fā)于微博專欄
我國的文藝界,只知道「完成」和「未完成」這兩種標簽。
我們需要花費時間,才能意識到存在于深處的,為我們所準備的巨大變革。
愛只會從絕望中誕生。
不知從何時開始,「動畫」變得不有趣了。
若要說其中緣由,一方面是因為動畫確實變得無趣了,
但大概也因為我自己對動畫失去興趣了吧。
動畫,說不定已經(jīng)完蛋了。
雖然是經(jīng)常提起的話語,但是現(xiàn)在的動畫(狹義)正在失去其自身的力量,作為一種媒體,它正在逐漸變成一個「閉鎖的世界」。我確信這一點。
若要問其理由的話,業(yè)界為了追求卑微的安定,只會從游戲、漫畫等地方進口企畫;
靈感疲弱且枯竭,只能不斷反復的企畫;追求低投入·低風險的贊助商;
還有制作現(xiàn)場的才能不足等外在因素;自認無力,屈服于自己的欲望,在現(xiàn)場只為了滿足一己之私等內(nèi)在因素。
當然,被稱作「動畫迷」的人群的意識低下,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原因已是一團混沌,現(xiàn)狀而言,我覺得動畫只能就這么不斷縮小規(guī)模地再生產(chǎn)下去。
作為一種媒體,這大概已是壽命將盡的跡象。難道只有我這么認為么?
但是不管怎么樣,這種「閉塞感」是要打破的。
即使動畫無非只是作為代償?shù)囊环N娛樂產(chǎn)物,但還是應該為它做些什么。
所有的改革者都會被深刻的絕望所纏住。但是,改革者是不會說絕望二字的。
現(xiàn)在,為什么要做《逆襲的夏亞》這么一部作品呢?
為什么呢?
作品不該只是作者本人的合身衣裝。
舉個例子,哪怕電影《逆襲的夏亞》只是前作遺留下來的余熱,它也是有能量的。
至少它讓我有想要「出同人本吧!現(xiàn)在就出!」的能量。
現(xiàn)在已經(jīng)難以見到值得評價的事物了。
正因為如此才要去做。
在這個世界上,認真做的東西大多會失敗,不認真做的東西卻會成功。
盡管對動畫的未來感到憂慮,但世界也不會因此就有所變化。
不如說這反倒是一種自我意識過剩的悲觀吧。
可能只是我獨自一人的歇斯底里。
這個世界上最讓人討厭的事情,就是賣弄自己的無知。
盡管如此,還是想要做點什么,想要留下一點具有文化價值的事物。
一切批判和警惕的冷水,只能激起真正的陶冶的熱情,絕對無法將其澆滅。
本書是關于電影《逆襲的夏亞》的分析、綜括、啟蒙,并且為了能夠讓該作品作為文化遺產(chǎn)流傳到后世所開展的一項企畫。
向本書的所有參與者,不管是以接受個人采訪還是提供稿件的形式,從這兩個角度講述《逆襲的夏亞》的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提供的稿件,都不做任何改動。
而采訪的話,為了能夠盡可能地傳達出對話當時的「氛圍」,也盡可能地以原汁原味的形式記錄下各位從口中說出的話語。
大概閱讀起來會有點困難,還望各位了解。
本書若除了能夠讓您了解《逆襲的夏亞》這部作品,還能為您提供什么幫助的話就更好了。
此外,在此我要向富野由悠季本人,對本書中各種各樣的失禮發(fā)言乞求原諒。
富野由悠季大人,對不起。
最后,以富野由悠季為首給本書提供協(xié)助的各位,我衷心地表示感謝。
謝謝你們。
1993年 12月22日 于吉祥寺 企畫/發(fā)行/責任編輯 庵野秀明
粗體文字皆引用自三島由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