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潤達生股權激勵難留員工,催繳稅公告或需解釋說明

來源:壹財信
作者:童牧瑤
聚焦惡性血液病和實體腫瘤等治療領域的上海恒潤達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潤達生)在未實現(xiàn)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情況下,于2022年10月沖刺科創(chuàng)板并獲受理。
身為零收入CAR-T抗癌藥企,恒潤達生目前尚未有產品上市,但市場上已存在其同類產品,這也讓媒體對恒潤達生產品商業(yè)化落地和推廣產生憂慮。另外,實控人李國順出身輕工機械專業(yè)、曾任職保險公司的經歷也頗受媒體關注。
募投項目和股東信披存疑點
據(jù)上交所2022年10月披露的招股書,本次IPO恒潤達生募集253,948.00萬元用于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研發(fā)項目、總部及產業(yè)化基地(一期)項目(下稱:一期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其中一期項目擬在上海浦東張江創(chuàng)新藥產業(yè)基地 B03J-03 地塊內開展,總投資和募集資金投入金額均為6,025.00萬元,項目建筑規(guī)模約36.9畝,建設期為5年。
但是根據(jù)新浪上海于2022年2月發(fā)布的信息顯示,恒潤達生建設“恒潤達生總部及制造基地”,項目建筑規(guī)模36.9畝與招股書數(shù)據(jù)一致,但是該項目計劃2023年一季度開工建設,2025年投產,預計達產后產值30.5億元。該信息中整個項目的建設周期最長為3年,這比招股書中披露的一期項目的建設周期還要少2年,而兩份信息公示時間僅相差8個月。
恒潤達生招股書及保薦機構中金公司披露的上市輔導公告文件對于私募基金股東的信披也存在疑問。
恒潤達生發(fā)行前總股本為15,000萬股,股東(自然人和投資機構)共計41名。其中,淄博盈科吉運創(chuàng)業(yè)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目前持有恒潤達生2.3403%股份,據(jù)中金公司的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文件和招股書,該私募基金成立于2019年10月17日,私募基金備案時間為2020年2月24日。
但據(jù)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xié)會官網公示的信息,該私募基金成立時間為2020年1月20日,這比前述成立時間晚了約3個月。
深圳紅土醫(yī)療健康產業(yè)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目前持有恒潤達生1.3531%的股份,據(jù)中金公司的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文件,該私募基金成立于2018年10月26日,私募基金備案時間為2019年5月17日,招股書披露信息一致。
但據(jù)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yè)協(xié)會官網公示的信息,該私募基金成立和備案時間均2019年5月17日,比前述成立時間晚了約7個月。
輔導期內股權激勵對象離職
在恒潤達生進入輔導期后,還存在人員流失情況,其多名股權激勵員工離職。
據(jù)審計報告,2015年7月,恒潤達生前身上海恒潤達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達生有限)由李國順、李國清、上海恒潤生物醫(yī)療技術研究所(普通合伙)、上海覺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覺海”)以及上海寓庸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出資設立,設立時達生有限注冊資本為500萬元。
據(jù)一輪問詢回復,2018年達生有限制定股權激勵計劃時,上海覺海作為員工持股平臺,陸續(xù)向員工授予股票期權。截至2019年1月1日,上海覺海持有達生有限900萬元的出資額,占比13.5375%。2019年7月29日,達生有限召開股東會并作出決議,同意上海覺海將其持有達生有限的全部股份平價轉讓給另一員工持股平臺上海睽同商務咨詢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上海睽同)。
同時,一輪問詢回復披露,截至2020年10月1日,達生有限按照原股權激勵計劃進行了三次股權激勵。自2021年3月新股權激勵計劃實施起,新股權激勵計劃下激勵對象合計離職8人,具體離職情況為2021年5月員工劉平磊、張德鵬離職,7月張紅武、韋寶鋒離職,9月劉芳離職,2022年1月王賽賽離職,2月劉翔、彭濤離職。
招股書披露,2021年9月,離職員工劉平磊、張德鵬、張紅武、韋寶鋒、劉芳將其持有的合計49.2000萬元上海睽同出資額轉讓給李國順。2022年6月,離職員工王賽賽、彭濤、劉翔將其持有的合計19.2600萬元上海睽同出資額轉讓給李國順。
需要注意的是,據(jù)上海證監(jiān)局披露,恒潤達生于2021年6月23日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金公司)簽署輔導協(xié)議,24日向上海證監(jiān)局進行輔導備案,根據(jù)備案內容,備案之日起,中金公司即開始對恒潤達生進行輔導。前述8名離職員工中,除最早離職的張德鵬、劉平磊外,其他員工離職時中金公司已開始向恒潤達生進行上市輔導,不知是何原因讓其放棄上市紅利離職。
另外,在恒潤達生股權演變過程中,還有一股東2個月內閃進閃退。
2020年10月,恒潤達生注冊資本由7,490.3049萬元增至8,279.2247萬元,其中晶浩(深圳)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晶浩基金)出資3,000.0000萬元認購132.9640萬元新增注冊資本,占增資后總股本的1.6060%,增資價格為22.5625元/1元注冊資本,與同期其他股東增資價格一致。
兩個月后,晶浩基金分別將其持有的0.5354%股權(對應注冊資本44.3214萬元)以1,180.00萬元轉讓給福建平潭彖瑞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彖瑞投資)、福建平潭彖業(yè)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彖業(yè)投資)、共青城德譽股權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德譽投資),合計轉讓對價為3540萬元。晶浩基金從入股到轉讓退股短短兩個月,獲益540萬元。其短時間退出的原因,恒潤達生在招股書和一輪問詢回復中并未做出解釋。
雖然晶浩基金與彖瑞投資、彖業(yè)投資、德譽投資背后股東并無交叉、重合,但據(jù)企查查信息,彖瑞投資和彖業(yè)投資的主要股東為林國潤(持有彖瑞投資出資比例90%,持有彖業(yè)投資出資比例74.4322%)、黃琦斌(持有彖瑞投資和彖業(yè)投資的出資比例均為10%),其中黃琦斌在恒潤達生股東陳良和(持股3.81%、第三位自然人股東,目前擔任監(jiān)事)弟弟陳良喜控制的企業(yè)廈門歐菲醫(yī)療美容醫(yī)院有限公司任監(jiān)事。
多條催稅公告或需解釋說明
雖然在恒潤達生招股書和問詢中并未提及稅費問題及相關處罰,但是企查查中披露了稅務部門的催稅公告值得注意。
據(jù)恒潤達生招股書申報稿,本次IPO的報告期為2019年至2022年1-6月(下稱:報告期),而據(jù)企查查,報告期前,恒潤達生在2015年10月(恒潤達生成立時間為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均存在被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稅務局催稅的公告。

(截圖來自企查查)

(截圖來自企查查)
而在報告期內,2021年4月上海市浦東新區(qū)稅務局向包括恒潤達生在內的多家企業(yè)發(fā)布納稅申報催繳公告(2021年3月)。據(jù)該公告中的稅費欠繳明細清冊信息公示了恒潤達生存在11條應補(退)稅額,共計120.78萬元,征收項目為個人所得稅。據(jù)限期繳納稅款通知書,恒潤達生等企業(yè)需在2021年5月11日前補繳。
上述催稅公告及相關附件中并未明確恒潤達生欠繳稅款的起止時間,企業(yè)申報并繳稅的周期及欠稅明細中每一行金額是對應的一個自然人的欠繳個稅統(tǒng)計,還是企業(yè)一階段的欠繳金額的總和,我們也不得而知。但這些欠繳個稅中的自然人中是否涉及高管,是否存在偷逃稅的情況,這或需要恒潤達生做出解釋說明。
2022年8月、9月,恒潤達生全資子公司上海恒潤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因未及時申報上月個人所得稅而被上海市奉賢區(qū)稅務局連發(fā)兩份納稅申報催報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