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與離子共存專題
1.離子方程式書寫及判斷的核心
在書寫離子方程式和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時要從“兩易”“兩等”和“兩查”入手:
?
2.“六看”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正誤
(1)看是否符合客觀事實
如:Fe加入硫酸銅溶液中:2Fe+3Cu2+===2Fe3++3Cu(×)
Fe+Cu2+===Fe2++Cu(√)
(2)看是否符合拆寫原則
如石灰石加入稀鹽酸中:CO32-+2H+===CO2↑+H2O(×)
CaCO3+2H+===Ca2++CO2↑+H2O(√)
(3)看是否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
如Na2CO3與稀硫酸反應(yīng):CO32-+H+===CO2↑+H2O(×)
CO32-+2H+===CO2↑+H2O(√)
(4)看是否遵守電荷守恒
如鈉與稀硫酸反應(yīng):Na+2H+===Na++H2↑(×)
2Na+2H+===2Na++H2↑(√)
(5)看是否漏掉參加反應(yīng)的離子
如CuSO4與Ba(OH)2溶液反應(yīng):Ba2++SO42-===BaSO4↓(×)
Ba2++SO42-+Cu2++2OH-===BaSO4↓+Cu(OH)2↓(√)
(6)看是否符合陰、陽離子的個數(shù)配比
如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應(yīng):Ba2++OH-+H++SO42-===BaSO4↓+H2O(×)
Ba2++2OH-+2H++SO42-===BaSO4↓+2H2O(√)
3.書寫離子方程式時的拆分原則:
(1)強酸、強堿和易溶于水的鹽改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物質(zhì)、難電離物質(zhì)、易揮發(fā)物質(zhì)、單質(zhì)、氧化物、非電解質(zhì)等均寫化學(xué)式。
(2)改寫微溶物時要看清題目要求:①作為反應(yīng)物,若是澄清溶液寫離子符號,若是懸濁液寫化學(xué)式。
②作為生成物,一般寫化學(xué)式(標(biāo)↓號),如石灰水和石灰乳:石灰水寫成離子形式而石灰乳則寫化學(xué)式。
(3)氨水作反應(yīng)物寫NH3·H2O;作生成物,若有加熱條件或濃度很大時,可寫NH3(標(biāo)↑號)。
(4)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幾類物質(zhì)的改寫。
①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拆開寫,如NaHCO3不能拆寫成Na+、H+和CO32-,應(yīng)拆寫成Na+和HCO3-。
②濃硫酸作為反應(yīng)物不能拆開寫,應(yīng)寫成化學(xué)式;在溶液中的NaHSO4應(yīng)拆寫成Na+、H+和SO42-。
離子共存
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兩類情況
(1)能發(fā)生復(fù)分解反應(yīng)。
①生成難溶或微溶的物質(zhì)。如生成BaSO4、AgCl、CaCO3、CaSO4、Ag2SO4、BaCO3、MgCO3、Fe(OH)3等。
②生成難電離的物質(zhì)。如生成CH3COOH、HClO、H2O、NH3·H2O等。
③生成揮發(fā)性物質(zhì)(氣體)。如生成CO2、SO2、H2S等。只要具備上述三個條件中的一個,則離子不能大量共存。
(2)能發(fā)生置換反應(yīng):金屬單質(zhì)與金屬陽離子之間的置換反應(yīng),如Fe與CuSO4溶液的反應(yīng),實際上是Fe與Cu2+之間的置換反應(yīng)。
離子共存問題中易忽視的三類隱含條件
(1)隱含條件一:無色透明溶液。
①“無色”是指溶液中不含有帶有顏色的離子,如:呈藍(lán)色的Cu2+、呈淺綠色的Fe2+、呈棕黃色的Fe3+、呈紫色的MnO4-。
②“透明溶液”意味著無難溶物和微溶物,但并不意味著溶液無色。
(2)隱含條件二:酸性環(huán)境;“強酸性溶液”“使石蕊變紅的溶液”“常溫下,pH<7的溶液”,一定含有H+。
(3)隱含條件三:堿性環(huán)境:“強堿性溶液”“使酚酞變紅的溶液”“常溫下,pH>7的溶液”,一定含有OH-。
核心提示:一色、二性、三反應(yīng):
(1)記住幾種溶液顏色,如Cu2+(藍(lán)色)、Fe2+(淺綠色)、Fe3+(棕黃色)、MnO4-(紫紅色)等。
(2)溶液酸性(如:石蕊顯紅色、0.1 mol·L-1?H+、pH=2等)、堿性(如:石蕊顯藍(lán)色、pH=12等)。
(3)能生成沉淀、氣體、難電離物質(zhì)(H2O、弱酸、弱堿)等符合離子反應(yīng)條件的離子不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