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明日方舟 卡牌Diy] 區(qū)域設計-烏薩斯,卡西米爾,薩米
1. 烏薩斯
作為我們玩明日方舟開局時的老對頭,烏薩斯應該是大部分人剛接觸明日方舟時最先了解的地區(qū)。對于這個地區(qū),我的規(guī)劃是融合 LoR 原作中弗雷爾卓德中更加偏向進攻的那一部分,和諾克薩斯相融合。這個地區(qū)應該在前中期發(fā)力,而后期容易陷入被動,并且考慮到現(xiàn)在烏薩斯內(nèi)部矛盾重重,卡牌之間的配合(主要是單位之間)可能不會太好。
烏薩斯會擁有擊暈為手段的控制能力,但這個控制不像艾歐尼亞那樣更偏向于防守,而是如諾克薩斯那樣偏向于進攻的控制,也就是更多地是慢速、回合開始以及攻擊中的擊暈,來為友軍的進攻“開路”,但并不能很好地被用來應對敵方的攻擊。作為進攻者,buff 單位的能力肯定是有的,但烏薩斯的 buff 更多是單回合的 buff,且主要是增加攻擊力(力量值)而非生命值。另外在戰(zhàn)爭中,犧牲總是難免的,所以傷害友軍或棄牌來換取力量也是可以接受的。
2. 卡西米爾
卡西米爾是眾所周知的商業(yè)強國。商業(yè)總是伴隨著合作與競爭,所以卡西米爾的卡牌之間會有一定的配合能力,強于烏薩斯,但不會太好。另外,商人們總是樂忠于各種防不勝防的小把戲,所以卡西米爾的卡牌會有很多難以設防的小花招,比如隱秘單位、不給對手反應時間的小額直傷(參考吉格斯,警告射擊和沙彌拉的相關卡牌等)。 可能有讀者會問,騎士呢?騎士可是卡西米爾的一塊招牌啊。是的,騎士也是卡西米爾商業(yè)的一部分,卡西米爾會有強大但高費的騎士單卡出現(xiàn),并且也有很多其他卡牌來“炒作”這些騎士。但正如人群永遠只會關注最強者,而后一哄而散那般,卡西米爾提供的增益往往只針對最強友軍,而一旦這個最強的友軍倒下,整個局面會迅速陷入被動之中。 綜上,卡西米爾大致有兩種思路,其一是前期利用各種“小花招”迅速取得領先并置對手于死地,其二是中期“養(yǎng)大爹”,也就是培養(yǎng)出一個對手難以招架的強大單位并以此為核心。不用說,后期也是這個地區(qū)的弱點,畢竟前期的小花招后期無關痛癢,而后期時即使有一個真正的“爹”被養(yǎng)出來了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很容易因為招架不住后期卡組給的持續(xù)高壓而落敗。 3. 薩米
薩米整體上處于一個“相對原始”的文化水平,和弗雷爾卓德較為類似。這個地區(qū)的大多數(shù)人都對薩米本身保持著敬畏于信仰,而薩米也會對這種信仰予以回應,其結果就是薩米的很多卡牌擁有諸如“預言”等控制自己牌序與資源的手段。薩米的自然環(huán)境惡劣,還有著邪魔等各種各樣的威脅,因此這里的卡牌必須團結,依靠各種相互作用來抱團取暖。同弗雷爾卓德,薩米會有很多長期且屬性均衡的增益手段。另外,薩米也是唯一擁有“跳費”能力的地區(qū)(說實話,我很想把葦草扔到薩米去,這樣她的設計就合理多了。具體的后面我會單獨把各個卡牌的設計發(fā)出來)。 薩米的“跳費”能力代價便是前期的脆弱,玩家需要合理利用薩米的跳費能力快速將自己送入后期,從而利用薩米高質(zhì)量的高費卡牌取得勝利。另外,薩米還擁有寒襲(凍傷)敵軍的控制能力,幫助自己在前期盡量生存并在后期取勝。薩米的解場控場能力在前中期并不強,主要依賴后期的高費卡,因此并不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