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沖突:這是關于“大守護者”較為詳細的教程,它的奧義是什么

你是否知道《部落沖突》中,大守護者的一些常識細節(jié)呢?你會懂得如何去運用它嗎?

關于《部落沖突》的大守護者,我們發(fā)現(xiàn)在如今的游戲環(huán)境里,并沒有多少玩家熱衷陳述它的細節(jié)與技巧。所以,我們決定說一些簡單又詳細的“大守護者”教程。

首先,在攻堅一個陣型之前,你必須理解“大守護者”的兩個模式,比如配置什么兵種,大守護者便應該切換什么模式:
空中模式:它將快速支援您的空中兵種以及空中攻城車。
地面模式:它將快速支援您的地面部隊以及地面攻城車。

我們可以簡單地這樣子理解:配置中大多數(shù)是空中兵種,詠王還是開飛行的好,不然速度跟不上前方的空中兵種,大招技能也難以全部覆蓋到;地面兵種就不要開飛行,沒有空中兵種幫忙扛著,詠王容易踩到黑氣球陷阱。

其中,當您的大守護者想使用“天詠”滑步的時候,詠王的走向與走位,我們是可以自主的進行改變的,它不像女王那樣,據(jù)戴隨機。

例如,地面模式下的詠王,我們在大守護者光環(huán)的各一側放下一個空中兵種、一個地面兵種。地面模式的詠王,則會選擇往地面兵種的一側行走。
如果是空中模式,詠王會優(yōu)先往存在著空中兵種的一側飛行(也有非常小的幾率不跟隨,原因不明)。

但是它只適用于前期的清邊,若是你放下大量數(shù)量的主力兵種,詠王就會無視上述的兩個機制(不管是地面模式還是空中模式),邊也不清了,他就會跟隨著大部隊走了。
然后,你必須知道大守護者在何時開啟技能,才是最佳的保護時間。

在高本玩家長期積累經驗的知識中,你會發(fā)現(xiàn)大守護開啟技能的時間點,往往是遇到高火力的區(qū)塊,或者是在拆毀12本以上大本營的瞬間。
而只看兵種HP消耗量就開啟詠王技能的玩家,往往是沒有思路,前期隨意亂下的。這一點就關乎到前期時候,大守護者的放置位置了。
我們在哪里放下詠王與大部隊(天詠清邊除外),其實它是有技巧可言。

首先我們一般需要選擇兩個線點,它們是大本營與陣型外層,在哪一側之間的距離最短,然后再保險的選擇另一條大本營與外墻之間,次級短的路線。
其實,大本營與外墻最短的線,便是詠王與兵種們,切入陣型的位置,因為大本營與外墻的路徑短,兵種能快速的抵達大本營,從而避開了過快的消耗,詠王也能在相應的時間點開啟技能了。

但是在實戰(zhàn)中,情況并不理想,要是短路徑上,核心防御塔或者防御塔過多,我們就需要看陣型,還有沒有次一點的短路徑了。這也是為什么在前期,根據(jù)陣型預畫出2個短路徑的原因。

如果次短路徑依舊不行,防御塔的布置難以理清,則說明你需要深度清邊,創(chuàng)造機會了。
這些便是大守護者,較為常見又簡單的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