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會泡茶嗎?百茶邦帶你了解泡茶的三要素
我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早在西周年間巴蜀一帶的人們就已經(jīng)開始人工種植茶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茶也逐漸成為了大家生活中最常見的飲品之一,無論是自己飲用或者是招待客人,人們總會泡上一壺清茶,但你知道泡茶并不只是單純的投茶沖水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沖泡茶飲時的三個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茶量,沖泡不同的茶類,使用的茶具不同,茶葉的投放量均有差異,不過根據(jù)不同的茶類和常見的泡發(fā),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綠茶、白茶、黃茶的比例大約為1克茶注入50到60毫升的沸水,一般容水量在150毫升左右的玻璃杯,投茶量應(yīng)在3克左右。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沖泡時宜用紫砂壺,條形緊結(jié)的半球形烏龍茶用量在以壺的三成滿即可,松散的條索形烏龍茶則以八分滿為宜。
紅茶主要有清飲和調(diào)飲兩種,清飲一般以每克茶用水50到60毫升,調(diào)飲就是在茶中加入各種配料,茶葉的投放量以品飲者的口味而定。黑茶一般采用蓋碗沖泡,投茶量一般在5到8克,如用小壺進行沖泡,茶量在三成即可。
第二個要素是水溫,泡茶水溫的高低與茶的老嫩、條形松緊有關(guān),具體來說綠茶一般采用80~85℃的水溫沖泡;白茶和黃茶多采用細嫩的芽葉為原料加工,因此沖泡的水溫在70℃即可;對于紅茶和花茶來說,一般采用90℃的開水沖泡;當沖泡烏龍茶和普洱茶等特種茶時,因為是半發(fā)酵茶,且用茶量一般較大,因此必須用95℃的沸水沖泡。
第三個要素就是泡茶的時間,這個時間要適中,時間短了,沖泡的茶湯會淡而無味,香氣不足;時間太長,沖泡的茶湯過濃,茶香也會因揮發(fā)而變的稀薄。因此在沖泡紅茶和綠茶時,頭泡茶以30~50s左右為佳,黃茶和白茶常在沖泡50~70s后飲用,如果是烏龍茶則頭泡在一分鐘,其后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多浸泡15秒。
好了,相信經(jīng)過上面的內(nèi)容大家對于沖泡茶飲的三個要素已經(jīng)有一個了解了,如果大家在茶領(lǐng)域還有其他想了解的內(nèi)容,歡迎在下方留言,小編將竭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