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斤的斯坦尼康,為何在拍攝中如此重要?

斯坦尼康,一種攝影機穩(wěn)定器。
它通常由承重背心、減震臂和平衡桿組成,使攝影機可以與攝影師分離以避免了手持的搖晃。但攝影師需要背著70-80斤重的器材來回運動,甚至需要奔跑。這對于任何一個攝影師來說都并非易事。鄧璐,中國首位斯坦尼康女攝影師。在這條路上她吃的苦,不僅在于心智上的磨煉,更是體力上的長期戰(zhàn)斗。而她,在這個性別比例失衡的行業(yè)里,卻給出了她完美的答卷——在《大象席地而坐》《大約在冬季》《后來的我們》《相親相愛》《一周的朋友》等作品中擔任攝影。
中國首位斯坦尼康女攝影師是如何“煉”成的?

01
入行
POST WAVE FILM
后浪電影:當初是如何進入這一行的呢?
鄧璐:我們家是三代影視世家,我姥爺和父親都是攝影師。但是我父親特別希望我做上班族,這樣生活會比較安定。

上學時我學的是動畫,動畫是逐幀畫,(工作過程)都很慢,我們那時的學生團隊,人數也特別少。后來跟隨母親轉行到影視服裝部門,當時還沒想做攝影。
起初做服裝工作的時候,那個年代只有做到一定職位才有資格去看監(jiān)視器。直到《十月圍城》的時候,我站到監(jiān)視器后面看到的畫面太震撼了,幾經周折之覺得攝影比較適合我,后來決定轉行。

但做攝影這條路,真的很難。從做攝影助理至今,國內做電影攝影師的女性依舊很少。
轉行之前我問了很多前輩,也請教了一些比較熟悉的攝影師能不能帶我,但其實一提到這個事兒大家都會有點想回避。因為你帶一個人進組就是占一個工作人員名額,這對于人家來講其實是一種取舍,一種為難。
后來選擇從劇照做起,做劇照是我學習攝影的一個開端,最起碼從學習這個專業(yè)的,然后我一邊拍照一邊幫人家去做攝影助理的工作。因為你真的沒有辦法讓人家又給你一個專業(yè)助理的錢,又去教你新東西。
那時候行業(yè)競爭很激烈,我當時想要競爭過別人,還是得“能者多勞”——如果我可以跟焦點,又可以搖炮,又會推軌道,還可以做斯坦尼康,那么我的機會自然就多了。
后浪電影:你參與拍攝過很多部的作品,哪次的合作讓你印象最深,原因是什么呢?
鄧璐:拍攝到現在為止我覺得每一次的拍攝和創(chuàng)作,都讓我印象很深刻。因為不同的劇本、不同的導演,創(chuàng)作的形式和感覺也是不一樣的。每個導演創(chuàng)作電影的表達方式也不一樣,我覺得這也正是電影攝影工作的一個魅力。
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和陳凱歌導演合作,曹郁老師做攝影指導的電影,但不方便透露,暫時還處于保密階段。
再來可能就是《大象席地而坐》了。整部電影將近4個小時,里面涵蓋了大量的長鏡頭,有的甚至十幾分鐘。整部電影的投資也是比較低的,劇組的工作人員很少,又是長鏡頭的話就會給拍攝增加很大難度。由于天氣的原因。拍攝之前看景的時候,導演希望有一個陰郁的環(huán)境,所以當時選擇了在礦區(qū)拍攝。

當我們開機以后就變成了晴空萬里,每天都是晴天,所以給我們的拍攝環(huán)境也造成了一些臨時的變動。有一些拍攝和鏡頭調度。我們只能跟著陰影走。所以隨著太陽軌跡的變化,如果我們不在一個時間段把一個鏡頭從設計、彩排到拍攝全部進行完,就只能又要改變。

《大象席地而坐》劇照
而且在實景的室外拍攝、失敗率會很高,會有當地的居民、雜音、或各種意外狀況發(fā)生,難度會更大,基本上來講這種情況只能靠過硬的技術和積累的經驗。
后浪電影:作為一個女性電影人,您感覺在目前的大環(huán)境里,女性影人的生存現狀是如何的?對此有什么想法嗎?
鄧璐:現在當下的大環(huán)境可不止女性影人存在生存狀況問題,整個電影影視行業(yè)都存在狀況問題,每個行業(yè)的興旺跟疫情息息相關,所以現在已經不只是女性了,可能女性電影人的問題只是在大環(huán)境的問題里加一個更字。

《相親相愛》劇照
我只能說現在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如果有大量的時間就去學習。不斷地充實自己,等待機會的降臨做準備。
后浪電影:假如在拍攝方法上,您遇到和導演意見不一的地方,一般會如何解決呢?
鄧璐:拍攝方法上和導演有不同意見,這是一定會發(fā)生的事情。演員。行業(yè)來講。1000個人可以有1000個哈姆雷特,導演、攝影、美術都是一樣的。
但是有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一部電影,它的核心人物、核心思維應該是導演。我們每一個工種每一個部門都是在為導演作品而創(chuàng)作。
我們的根本就是服務于導演。當導演詢問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予意見,但僅僅是一個意見的提供,主要的任務還是輔助導演去完成他想要的影像。

后浪電影:在最初使用斯坦尼康的時候,有沒有嘗試去一些影片中尋找感覺?
鄧璐:也會有去找參考片。但是每一部戲的,鏡頭運用畢竟是不一樣的。
長鏡頭有長鏡頭的好,短鏡頭也有短鏡頭的好,還是要看戲、和根據劇本的描寫情況來設計一個鏡頭。
看那些大師的作品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學習過程。但是也要看一些比較符合我們拍攝情況需求的片子。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我們生活中可以接觸得到的影視作品。比如國產電視劇也好,韓劇或是美劇等等。

《大象席地而坐》劇照
因為他畢竟是一個攝影設備,還是要為電影的鏡頭語言本身去服務的。那么具體的一些我比較推薦的參考片段,上課的時候我也會給大家做分析和講解。
后浪電影:對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是如何的,有想過涉獵其他的電影職能嗎,比如導演,或者制片?
鄧璐:導演有想過,制片暫時還沒有,因為我覺得制片要懂得的知識嗯,涉及到的技術應該更為廣泛。
無論是前期還是中期或是后期等等……其實也有很多導演有向我詢問過是否需要學習斯坦尼康,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俗話說得好:攝而優(yōu)則導。如果你想要一個你腦海里想要的畫面,對于實際的電影拍攝操作是否可以達到你想要效果,你需要一個豐富的知識儲備量。這也可以幫助你在突發(fā)狀況來臨的時候有足備的應急能力。
后浪電影:有自己特別欣賞的影人嗎?
鄧璐:欣賞的人其實還挺多的,我身邊的自然是我?guī)煾咐钇临e先生,還有我的恩師董瑋老師。很多人可能希望自己能夠拍商業(yè)片或者文藝片,給自己一些框架和定義。以我個人性格來講,我特別的喜歡韋斯·安德森。

鄧璐和李屏賓
因為他不僅拍電影,還拍定格動畫。他有兩面,一面是對于電影的一個執(zhí)念,一面是他內心的可愛,他能夠把這兩者兼顧,沒有拋下自己的初衷,這是我覺得最可愛的一點。
我也特別喜歡定格動畫,因為我最早學的就是動畫。所以我覺得,未來不管我拍商業(yè)片還是文藝片,到頭來,當我真的沉下心來的時候,我還是想去拍一拍最初想拍的那些東西。


《犬之島》劇照
現在也有跟朋友們進行一些創(chuàng)作,包括前期的劇本討論等等。題材來講,我不想只局限于女性題材。會有,但不想只局限于女性。因為電影不單單只是男性的,也不只是女性的。
02
創(chuàng)作
POST WAVE FILM
后浪電影:對于一名想要學習斯坦尼康的新人來說,ta最初需要做哪些準備呢?(理論上/實踐上)
鄧璐:其實我更希望所有有心去學習的新人,都可以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你只需要把它當做一個你想學習的課就可以了,不要有過多復雜的準備。
你既然來了,就是因為你對這一項本領未知和渴望學習才來的。所以希望每一個想要學習斯坦尼康的人,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就如同考駕照一樣,其實每個人只要認真的學習,不斷的練習,任何人都可以駕馭得了。

斯坦尼康全套設備
另外,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讓技術和設備把你變扭曲了。這個行業(yè)畢竟還是一個藝術行業(yè),現在科技發(fā)展的速度太快了,好東西太多了,多到你在拍的時候會想,“我想用這個拍、我想用那個拍”,但是忘了自己為什么拍。
后浪電影:初學斯坦尼康的話,需不需要扎實的攝影功底?還是說對影像的感知力更重要?
鄧璐:如果有一些攝影功底,那當然是好的。你有了最基礎的攝影審美,斯坦尼康是幫你在攝影上加分的項目。
而且斯坦尼康其實是一個可以為你打下移動攝影基礎的專業(yè)技能,你可以把同樣的原理拓展到其他更大型的攝影設備上。

當你學習完斯坦尼康以后,你再去設計軌道、搖臂或者是高速移動等鏡頭時,你會發(fā)現自己更加游刃有余了,因為他們在最基本的意識形態(tài)上,是非常相似的。
后浪電影:對于一些想要學習攝影卻無法進入科班院校的新人來說,您會建議他們如何開始自己的學習?
鄧璐:多看書,這是一定的,書絕對是傳播知識最佳也是最便利的途徑。學校更多的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它代表著一種學習的升華。而且你也一定聽過一句話叫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切的學習還要自己不斷刻苦地去訓練才能夠有一個扎實的技術。
后浪電影:會推薦哪些電影給大家去感受使用不同拍攝手法帶來的效果?
鄧璐:羅杰·狄金斯的所有電影肯定是首先為大家推薦的。其他還有像《寄生蟲》《斯托克》《漢娜》《贖罪》等……首先就是電影的主題。不是同一類型的電影,影像手法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建議可以認真觀看一下電影。

著名攝影師羅杰·狄金斯

作者丨飛檐
影像作為媒介的可能性。
編輯丨飛檐? ? 排版丨逍遙
推?薦?閱 讀


藏在《一代宗師》里的武學秘籍,竟然是…

? ? ? ? ?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