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連破兩起烏方滲透人員案:其中一起相當危險

文/行走斯圖卡
俄羅斯對烏克蘭基礎設施的大規(guī)??找u進入了第三天,雖然空襲的強度比前兩天有所下降,但是烏克蘭中部和南部多地依舊持續(xù)傳來爆炸聲。據(j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報道,烏克蘭能源部長加盧先科(Herman Haluschenko)透露,自俄羅斯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發(fā)動大規(guī)??找u以來,該國約30%的能源基礎設施已經(jīng)遭到打擊,這也是開戰(zhàn)以來,俄軍首次“明確瞄準”烏克蘭的能源設施。
報道還稱,此前烏克蘭是歐洲的電力出口國,但是眼下基輔當局正在尋求從歐洲獲得額外能源的援助。相比于烏克蘭正在遭受的停電、停水、交通中斷等麻煩,西方媒體這兩天開始炒作俄羅斯“巡航導彈威力不足”的問題;他們的理由是:俄軍密集轟炸3天以來,烏克蘭僅有19人死亡、105人受傷。聽聽,人言否!敢情是嫌烏克蘭人死得不夠多?為什么就不能是俄羅斯導彈精度相對較高,主要轟炸的是人跡罕至的基礎設施,而不是專門往人多的地方砸?更何況,我們都很清楚,如果有很多烏克蘭人死于轟炸,西方媒體一定不會說“俄羅斯導彈威力夠大”,而是說俄軍“濫殺無辜”。
當然,西方媒體這種嘰嘰歪歪,并不會妨礙俄羅斯想要做的事情。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事件發(fā)生后,俄羅斯除了對烏克蘭發(fā)動猛烈報復之外,還在全力偵破襲擊案。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局日前表示,大橋爆炸事件的組織者是烏克蘭軍事情報局局長布達諾夫,以及該機構的特工人員;目前俄羅斯安全部門已經(jīng)鎖定了12名嫌疑人,并且逮捕了其中的8人;俄方還透露,爆炸裝置總計有22噸,從敖德薩經(jīng)保加利亞、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轉(zhuǎn)運至克里米亞大橋。
與此同時,俄羅斯還進一步加強了對國內(nèi)的安全警戒工作。在宣布大橋爆炸案件偵破進展的同時,俄羅斯聯(lián)邦安全局還宣布偵破了另外兩起烏克蘭特勤人員試圖滲透破壞的案件。
俄方稱,兩名烏克蘭公民試圖分別在莫斯科和布良斯克發(fā)動“恐怖主義襲擊”,其中一名50歲的烏克蘭公民從基輔出發(fā),經(jīng)愛沙尼亞進入俄羅斯,安全人員在他的車上查獲了兩枚便攜式防空導彈。這個消息確實讓人感到后怕,莫斯科周邊地區(qū)可以用防空導彈襲擊的目標,大概率是想針對民航客機,這樣的襲擊毫無疑問將會更具有破壞力——如果烏克蘭方面真有這樣的打算,那就是徹頭徹尾的恐怖組織了——當然,烏克蘭特勤部門如此“神勇”,背后恐怕少不了某“高人”的指點,比如軍情六處或者美國中情局。
美國及歐洲國家,介入俄烏沖突的程度已經(jīng)相當深,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當天警告,俄方將不得不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外界尚且不知道俄羅斯將會采取何種反制措施,反制的力度將會有多大,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隨著俄羅斯與西方的矛盾對立越來越尖銳,國際安全環(huán)境將會越來越充滿不確定因素。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總統(tǒng)拜登日前突然說起了普京的好話,他不再將普京形容為“兇手、暴君”,而是稱贊他是“理性的人”,并且表示相信普京“不會貿(mào)然發(fā)動核戰(zhàn)爭”——既然拜登這么說了,我們吃瓜群眾就開始有所期待,這是不是意味著又有某條狗子,要被華盛頓拿去獻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