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江離】盈盈一水間(5)

橙黃橘綠,蟹肥糧熟。
秋高氣爽,正是鱸魚最愛咬鉤的時候。出去釣一次,回來就能切一盤膾。再說菜蔬,吳縣素有“水八仙”之稱,多在秋季收獲。那細嫩的茭白,清甜的菱角,無不令人垂涎。還有芡實,我們叫它雞頭米,下水一汆,軟軟糯糯,撒了桂花,也是很好吃的。
我變著法兒讓廚房做了,給于將軍嘗鮮。明知他真正需要的不是這些,但別的我也給不起了。
有一天,我還弄來了一簍螃蟹,五花大綁上籠蒸了,拿去做晚餐。于將軍見了盤中餐,明顯一怔。我又變出一壺菊花酒,笑著問他:
“將軍在北方,吃過螃蟹嗎?”
他還真的想了一下:
“青州產(chǎn)蟹胥,但不是這么個吃法?!?/p>
那是一種腌制品,將海蟹去殼剁碎,加料做成醬。早在先秦,便是專貢周天子的。我只是聽聽,就覺得那已吃不出螃蟹味兒了,怎及太湖里的新鮮。于是先燙了酒,給于將軍斟了一小盅,又叮囑他不許貪杯。然后凈了手,開始剝螃蟹。上好的夾子肉,連著姜醋,一起奉上。
他看著我忙活,不由道:“我自己來吧?!?/p>
“將軍別!會弄臟了手?!?/p>
“這點算什么?!?/p>
我倒忘了,于將軍縱橫沙場幾十年,手上不知沾過多少鮮血。略一遲疑,他已經(jīng)動手了。只聽他“喀嚓”掰折,聲音雖大,手勁兒卻巧,將兩螯八足卸下來,擺放得整整齊齊。
他既然苦中作樂,我且由得他去,轉(zhuǎn)而剝起了太湖西山新采的橘子。
于將軍熬過了黏膩的梅雨、酷熱的暑天、陰晴不定的秋日,終于走入了江南的冬天。
?
同年十月庚午,魏主在繁陽升壇即阼,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大赦。饗國三十一年的漢帝,拖家?guī)Э谌プ隽松疥柟?/p>
??
那天,屋外已是嚴(yán)霜枯草。于將軍正在例行寫字,府上來人通知我:“快去做準(zhǔn)備,貴客到了?!?/p>
“什么?”
原來是上次那個浩周,回國后官拜都尉,隨魏使南下,與至尊把酒言歡。他從公安來到吳縣,指名要見于將軍。
于將軍聞訊,手中的筆“啪”地落到紙上,一道墨痕將字跡攔腰斬斷,觸目驚心。
他似覺失態(tài),連忙抬手扶了扶冠,“快幫我換身衣裳。”
我依言做了,只覺得今天的于將軍,情緒波動格外大。那嚴(yán)肅得近乎青石板的面孔,也出現(xiàn)了一絲裂紋。他還在努力壓抑,但我已看到了,掩藏在袖口下緊握的雙拳。
見一個曾經(jīng)的下屬,就緊張成這樣?
浩周乘坐的朱輪華蓋停在外面,兩匹馬不耐煩地噴著響鼻。我過去引路,他目不斜視地進了屋。于將軍長跪席上,深深俯首:
“拜見浩君?!?/p>
我從未見他行如此大禮,唬得倒退一步。浩周卻只是雙手一揖:
“于公不必多禮?!?/p>
只稱他姓氏,未言官職。于將軍顯然聽出了其中三昧,語氣越發(fā)恭謹(jǐn):
“戴罪之人,不敢放肆?!?/p>
我為他們上了茶,就斂聲屏氣退下了。
浩周先是講了一些漢魏禪代的新聞,于將軍默默聽著。寒暄未已,單刀直入:
“在荊州時,孫驃騎稱公抱病在身,無法啟程。我觀公氣色,尚可強飯,卻為何滯留于此?”
于將軍苦笑著低了頭:
“浩君明鑒,身系何處,非我能決?!?/p>
“孫驃騎竭誠歸附,天子甚悅。周亦以闔家百口為其作保。以公之見,猶有未足么?”
這一問極厲害。我在窗外都捏了一把冷汗。于將軍一時語塞,好一會兒才含糊地說:
“……圣明莫過于天子。”
他們口口聲聲天子圣明,我卻聽說,這個魏主,是相當(dāng)小心眼的人。至尊千里迢迢進貢了南國的荔枝、龍眼,他卻嫌味道淡,難吃。嫌棄也就罷了,還要賜給底下人都嘗嘗,來證明有多么難吃。而他自認(rèn)為美味絕倫的葡萄,倒又不肯分了。
這樣想著,我便走去廚房,看看今天需不需要留飯。等我回來時,于將軍和浩周的對話已經(jīng)結(jié)束了,規(guī)規(guī)矩矩地送出了門。
“于公留步。”竟是不愿多待。
于將軍有些尷尬地站在階上,微微傾身:
“若蒙天恩,歸骨于國,死且無恨矣?!?/p>
浩周頷首,絕塵而去。
我送走貴客,于將軍還站在那里,一臉劫后余生的悵然。
掌燈時分,我就著火爐煨荸薺,預(yù)備當(dāng)飯后水果。于將軍此時無事,披著綈袍,分明有些畏寒,卻不愿近前取暖。我過去一看,原來他手上不知什么時候生了凍瘡,越烤火越癢。
“是小人粗心了?!蔽乙贿叺狼?,一邊去取藥。這種藥膏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時,吳王夫差便下令軍中使用,這才能在寒冷的冬天,對越國發(fā)動水戰(zhàn)。如今吳地婦女在河中漂洗絲絮,回家常常搽一點,這樣不會皴了手。
但是這樁秘密,就不必告訴于將軍了。
我替他搽藥時,將袖子往上略推,便露出兩只手腕上,皮膚曾被磨壞,結(jié)了一圈白色的疤。這是他囚于江陵時落下的毛病,那么久了,傷痕還未褪去。我只作不見,把藥膏留給于將軍,就告退了。
也許,這世間有些桎梏是無形的。
?
十一月最大的節(jié)日是冬至,幾乎和新年一樣重要,有個美稱叫“亞歲”。記得至尊還在吳縣時,每到冬至節(jié),都要大會群臣慶賀,然后放假一天。徐夫人主事,給這個節(jié)日加入了許多民間的風(fēng)俗。我們會領(lǐng)到新衣服,還有當(dāng)季的好酒和糕團。冬至夜,外地的游子是一定要返回家中與親人團聚的。借著美酒佳肴,虔誠地祭拜祖先。
冬至前后,也是晝最短、夜最長的時候。眼看倦鳥都歸巢了,于將軍仍是煢煢孑立。黃昏的樹影透過窗欞,在地磚上生長,簇捧出一個無聲的答案。
我見他完全感受不到過節(jié)的氣氛,試探著問:
“今天晚上已讓廚房治酒備筵,一會兒就開席。將軍這筆墨,是不是可以收了?”
日光接夜光,對眼睛也不好。
于將軍不為所動,“今天的字還沒寫完?!?/p>
那是一首長詩,難得我能看出點名堂:
“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禮讓,民無所爭訟。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斑白不負載。雨澤如此,百谷用成。卻走馬,以糞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子養(yǎng)有若父與兄。犯禮法,輕重隨其刑。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jié)不斷。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p>
我在下首磨著墨,見他神情肅穆,仿佛那百來個字,沉淀了無數(shù)說不清道不明的內(nèi)容。
晚上的主食是羊肉湯餅,冬令驅(qū)寒,最好不過。于將軍喝了一碗,面色漸漸紅潤起來。他吃飯時挺斯文的,從不會讓湯水沾到雪白的胡須。
不知怎地,我忽然聯(lián)想到了他的主君,魏國先王,現(xiàn)在該尊一聲先帝了。聽父母說,那人身材短小,佻易毫無威重。吃飯時高談闊論,全不顧“食不語寢不言”的古訓(xùn)。若說得高興,撫掌大笑,甚至?xí)㈩^埋到杯案中,菜肴沾了到處都是,頭巾都弄臟了,他也無所謂。
順著思路,我又想起了于將軍的敵人,早在去年十二月就被襲殺的關(guān)羽。聽說他有一把好胡子,足足二尺長。那么長,吃飯喝湯豈不累贅?至于敗走臨沮,雪地里開刀問斬,再美的須髯,都滾了一地泥。
無論鞭撻宇內(nèi)的帝王,還是身死名滅的賊將,都已經(jīng)去了另一個世界。只有于將軍,寡言少語、不情不愿地,待在我們這個地方。
我在心底里嘆了一口氣,捧起羽杯,琥珀色的冬釀酒盈盈閃著光:
“為將軍壽。”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