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 文式易筋經(jīng)十二式 字幕注解版—強身健體,排濕氣、排毒/支飲留飲,倪...

以下是分散在倪師《金匱要略》課程中的文式易經(jīng)筋,集中記錄在一篇中便于大家練習。
《針灸》課程中已教過武式易筋經(jīng),這里介紹文式易筋經(jīng),一得病時就練功,病馬上被排掉。練文式易筋經(jīng)不借外力,下半身不動,肚臍以下繃緊,十個腳趾抓地,上半身放松,共12式,每式做49次。握拳的方式跟平時不同,而是從手指開始一節(jié)節(jié)用力彎曲進手心。
1、按蹻式:中指是心包經(jīng),雙手垂于身體兩側(cè),指尖正對前方,手掌與手臂成90直角。吸氣松掌上提,呼氣抬掌下壓,一吸一呼為1次,做49次。
2、按蹻式:大姆指是手太陰肺經(jīng),肺是呼吸的力量,五指中最有力的是大姆指,練大拇指就是練肺陽。手握拳豎起大拇指,垂于體側(cè),大拇指頂?shù)窖澘p,輕提一寸,吸氣松拳向上提,吐氣握拳向下壓,一吸一呼為1次,做49次。
3、雙手自然下垂,吸氣微微屈肘用力握拳,盡量握緊,呼氣還原,一吸一呼為1次,做49次。用力緊握拳是為了打開手指關(guān)節(jié),人身上難免會有濕,平時這樣練就可以及時把濕清掉。
4、手握拳靠近肚臍,掌心始終朝腹,呼氣松拳往上,呼氣握拳往下掰,拉緊大腸經(jīng),一吸一呼為1次,做49次。
5、沉肩抬臂垂肘,雙手握拳位于胸前,靠近膻中穴,吸氣松拳擴胸,手肘往后,呼氣用力握拳收肘至胸前,一吸一呼為1次,做49次。
6、往前平舉雙臂,手心相對,沉肩放松,吸氣握拳,上半身緊繃,呼氣松拳,上半身松開,下半身始終緊繃,一吸一呼為1次,做49次。
7、吸氣,雙手握拳抬臂前舉至肩平,掌心朝上,然后手臂快速用力往側(cè)后拉伸,同時上身微微前傾,臀部微翹,腳尖順勢上翹,腳背與小腿始終保持直角,呼氣,原路返回,一吸一呼為1次,做49次。這個動作可拉伸蹻脈和陽維脈,去除留飲。
8、下半身仍繃緊,繃緊時陽集中下下面,呼吸動作時會把陽逼上來,把身上的飲排掉。雙臂伸直,上舉耳側(cè),握拳49次,握拳到底時全身繃緊,松拳時只上半身放松。這個動作可以把體內(nèi)的留飲支飲等各種飲統(tǒng)統(tǒng)排掉。
9-10、轆轤式:轆轤是利用輪軸原理制成的一種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下半身繃緊,左手握拳放后腰處,右手抬臂握拳放腦后,左右手似握著一把掛在后背的刀,然后握拳越來越緊,緊到極點時上身向左轉(zhuǎn),然后回正,交換左右手再向右轉(zhuǎn),中國功夫在方寸之間,故上身轉(zhuǎn)動一寸即可,再多就傷筋了。
11、下半身繃緊,雙手握拳屈臂舉至頭兩側(cè),后臂與肩平,前臂與后臂成直角。松拳,吸氣用力握拳,吐氣雙臂向肩后拉伸至極限,放松回正,再吸氣,一吸一呼為一次,練49次。
12、下半身站穩(wěn)繃緊,手握拳平于胸前,拳心向胸,這是陰和陽的地方,陽要張。吸氣擴胸,雙臂平行向后,似張弓,呼氣還原,練49次。練易經(jīng)筋時舌頂上鄂,瞪目。這個動作練胸陽,下半身繃緊是讓陰固住,上面練陽,練完后一放松,陰陽會流行得非??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