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歷史小常識44——烏茲別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全稱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位于中亞(前蘇聯(lián))。北面與哈薩克斯坦接壤,西南面與土庫曼斯坦接壤,南面與阿富汗接壤,東面與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nèi)陸國家之一(即想要到達(dá)海邊必須穿越兩個其他國家,另一個雙重內(nèi)陸國家是列支敦士登)。全境多河谷平原盆地,東面為天山山脈的最西端。屬溫帶大陸性氣候。


最初,波斯人在烏茲別克地區(qū)放牧,公元前550年烏茲別克地區(qū)被波斯帝國征服,作為文明的北部邊界存在。前330年被馬其頓帝國控制,前322年馬其頓帝國分裂后,烏茲別克地區(qū)轉(zhuǎn)為大夏控制,前145年被貴霜帝國控制。425年,烏茲別克地區(qū)轉(zhuǎn)為白匈奴控制,427年被薩珊波斯征服,此后這一區(qū)域作為柔然-隋唐與波斯的邊境。651年,阿拉伯帝國控制了烏茲別克地區(qū),704年這一區(qū)域被西突厥控制,此后并入了塞爾柱帝國。1127年遼朝滅亡后,西遼西遷,控制了烏茲別克地區(qū),1218年西遼被蒙古帝國吞并,1260年,烏茲別克地區(qū)被欽察汗國和察合臺汗國瓜分。
1369年,察合臺汗國被帖木兒推翻,成立了著名的帖木兒帝國。1388年控制了中亞,1395年一度攻克了欽察汗國的首都拔都大帳(今天的伏爾加格勒(斯大林格勒))。1398年攻克印度首都德里,1400年攻克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大馬士革。1402年攻克奧斯曼帝國首都安卡拉,使得奧斯曼帝國不得不停止對東羅馬帝國的攻擊。1404年帖木兒準(zhǔn)備入侵明朝,結(jié)果半路病死。此后帖木兒帝國迅速分裂,只保留有烏茲別克東部的地區(qū),烏茲別克民族也在此期間形成。

1501年,烏茲別克汗國成立,推翻了帖木兒帝國,1507年控制了阿富汗,但是很快帖木兒的后代建立的莫臥兒帝國擊垮了他,烏茲別克汗國后來分裂成若干小國。

1514年,烏茲別克東部建立起浩罕汗國,1740年,浩罕汗國脫離了布哈拉汗國的控制,1757年準(zhǔn)噶爾汗國被清朝收復(fù)之后,浩罕汗國接受了大量準(zhǔn)噶爾逃亡的貴族,1774年被清朝暴打,成為清朝附屬。1820年浩罕汗國入侵清朝,再次被暴打。1842年浩罕汗國被布哈拉汗國短暫吞并,引發(fā)了沙俄的干預(yù)。1864年,浩罕汗國在沙俄的支持下入侵清朝。1873年浩罕汗國爆發(fā)內(nèi)亂,沙俄再次干預(yù),吞并了浩罕汗國。1877年,留在新疆的阿古柏軍隊被清朝剿滅。

1918年,烏茲別克地區(qū)一度獨立成為突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24年被整合成為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lián)。1991年獨立并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