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紅樓夢》“情榜”證明吳氏鬼本是真?打擊女王泡面文化造假

周汝昌在《紅樓十二層》中稱:“在雪芹已寫出的書稿中,原有一張'情榜’,應(yīng)是全書的結(jié)束——這是明清小說的一種傳統(tǒng)形式(如《封神演義》有封神榜,《水滸傳》有忠義榜,《儒林外史》有幽榜,《鏡花緣》有女科金榜)?!保ㄖ苋瓴骸都t樓十二層》,書海出版社,2005年1月,第46頁。)這一觀點(diǎn)被吳氏鬼本作者何莉莉抄襲! 的確如此。“情榜”一說,本有脂批為證。 然而,周汝昌又說:“一百零八,決定了'情榜’的總?cè)藬?shù),正如《水滸傳》一樣?!边@就與事實(shí)有違了。 因為,《紅樓夢》的“情榜”,僅有三十六位,并不是一百零八位。這一點(diǎn),曹雪芹曾經(jīng)兩度點(diǎn)明: 一是在第五回,“寶玉問道:“何為'金陵十二釵正冊’?”警幻道:“即貴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冊,故為'正冊’?!睂氂竦溃骸俺B犎苏f,金陵極大,怎么只十二個女子?如今單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女孩子呢?!本美湫Φ溃骸百F省女子固多,不過擇其緊要者錄之。下邊二廚則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輩,則無冊可錄矣?!睂氂衤犝f,再看下首二廚上,果然寫著“金陵十二釵副冊”,又一個寫著'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奔仍啤坝嗾哂钩V呉褵o冊可錄”,就已經(jīng)很明確的告訴我們,“金陵十二釵”只有正冊、副冊和又副冊。因此,紅樓情榜也只能是這三冊中的三十六人而已。 二是在第一回,有段文字為“女媧氏煉石補(bǔ)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jīng)十二丈、方經(jīng)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其中的“高經(jīng)十二丈”處有一脂批“總應(yīng)十二釵”,“方經(jīng)二十四丈”處也有一脂批“照應(yīng)副十二釵”,“正”“十二”加上“副”“二十四”,總共三十六。 但周汝昌解釋說:“正釵、副釵、再副、三副……以至八副為止,共為'九品’,仍是古代品第人物的傳統(tǒng)。'十二’表女性(十二為偶數(shù)、陰數(shù)之最大代表),'九’表眾多(九為奇數(shù)、陽數(shù)之最大代表),故十二乘九等于一百零八。一百零八是“情榜”的總數(shù)。” 為什么周汝昌會萌生出“三副”“四副”乃至七八副這些概念呢?恐怕是他對如下兩則脂批的誤讀: 一,庚辰本第十七、十八回妙玉出現(xiàn)時,有雙行夾批:“妙卿出現(xiàn)。至此細(xì)數(shù)十二釵,以賈家四艷再加薛林二冠有六,添秦可卿有七,熙鳳有八,李紈有九,今又加妙玉僅得十人矣。后有史湘云與熙鳳之女巧姐兒者共十二人,雪芹題曰'金陵十二釵’是本宗《紅樓夢》十二曲之意。后寶琴、岫煙、李紋、李綺皆陪客也,《紅樓夢》中所謂副十二釵是也。又有又副冊三斷詞乃晴雯、襲人、香菱三人,余未多及,想為金釧、玉釧、鴛鴦、苗云、平兒等人無疑矣。觀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費(fèi)筆墨?!?二,緊接上批,又有一朱筆眉批:“是處引十二釵總未的確,皆系漫擬也。至回末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及三四副芳諱。壬午季春?;??!?在這里,畸笏的眉批是針對上面那則雙行夾批而言的,是在說上批“總未的確,皆系漫擬也”,是由于沒有看到末回的“情榜”,只憑主觀“漫擬”。 其實(shí),夾批所列的正冊中的十二釵,并不是“漫擬”(十二支曲擺在那里,任誰都是知道的),又副冊是丫頭,除晴雯、襲人外,所舉的金釧、玉釧、鴛鴦、苗云、平兒等人,大體也不差。唯有“副冊”有問題。在《紅樓夢》中,香菱是第一個出場的,且具象征性,所花筆墨也多,其重要性并不次于迎、惜、巧姐等人,所以,香菱當(dāng)是副冊中的第一名(甲戌本第三回的脂批也稱:“甄英蓮乃副十二釵之首”)。若香菱入了副冊,那么在副冊中,當(dāng)是身份、地位與香菱相仿的,像尤二姐、尤三姐、秋桐、嫣紅、佩鳳、偕鸞等,而上面的那則批語,竟稱寶琴、岫煙、李紋、李綺是副冊里的,這就錯了?;诉@則批語的意思是,將“寶琴、岫煙、李紋、李綺”列入“副冊”,“皆系漫擬也”,只有看到末回,方知“副冊”中的第一(正)、第二(副)、第三(再副)、第四(三副)、第五(四副)芳諱是誰了。(此處“借用”了蔡義江先生的觀點(diǎn)。參見蔡義江著,《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中華書局,第43—45頁。) 寫到這里,順便向周汝昌提個小問題:你總是說“一百零八,決定了'情榜’的總?cè)藬?shù),正如《水滸傳》一樣”,然而,《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中,有扈三娘、孫二娘、顧大嫂三位“巾幗英豪”,那么在你心目中的“情榜”中,莫非也要添上薛蟠、賈璉或柳湘蓮之類的“須眉濁物”?不然咋“正合”? ?打開APP查看高清大圖 附文:《紅樓》“情榜”各家猜 在曹雪芹的筆下,除了“金陵十二釵正冊”,還有“金陵十二釵副冊”和“金陵十二釵又副冊”。而在副冊里,只提了香菱一人;又副冊里,也只提了晴雯和襲人。那么副冊和又副冊里的其他人又是誰呢?對此,一直是眾說紛紜,沒有“定論”,現(xiàn)在,且將我知道的諸說羅列如下: 徐恭時擬的“情榜” 副冊 香菱、平兒、嬌杏、尤二姐、尤三姐、尤氏、夏金桂、林曉紅、薛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 又副冊 晴雯、襲人、鴛鴦、麝月、紫鵑、鶯兒、金釧、玉釧、抱琴、司棋、侍書、入畫 孫遜擬的“情榜” 副冊 香菱、張金哥、智能、尤二姐、尤三姐、尤氏、夏金桂、傅秋芳、薛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 又副冊 晴雯、襲人、鴛鴦、平兒、麝月、紫鵑、鶯兒、金釧、抱琴、司棋、侍書、入畫 宋淇擬的“情榜” 副冊 香菱、平兒、尤二姐、尤三姐、尤氏、夏金桂、林曉紅、薛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鴛鴦 又副冊 晴雯、襲人、小紅、麝月、紫鵑、鶯兒、金釧、玉釧、四兒、秋紋、碧痕、茜雪 蘆哲峰擬的“情榜” 副榜 甄香菱、薛寶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煙、李紋、李綺、夏金桂、秋桐、林紅玉、齡官、嬌杏 又副榜 晴雯、花襲人、平兒、金鴛鴦、黃金鶯、紫鵑、白玉釧、白金釧、司棋、麝月、彩云、芳官 劉心武擬的“情榜” 絳洞花王 賈寶玉(情不情) 金陵十二釵正冊 林黛玉(情情)、薛寶釵(冷情)、賈元春(宮情)、賈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賈迎春(懦情)、賈惜春(絕情)、王熙鳳(英情)、巧姐(恩情)、李紈(槁情)、秦可卿(情可輕) 副冊 甄英蓮(情傷)、平兒(情和)、薛寶琴(情壯)、尤三姐(情豪)、尤二姐(情悔)、尤氏(情外)、邢岫煙(情妥)、李紋(情美)、李綺(情怡)、喜鸞(情喜)、四姐兒(情稚)、傅秋芳(情隱) 又副冊 晴雯(情靈)、襲人(情切)、鴛鴦(情拒)、小紅(情醒)、金釧(情烈)、紫鵑(情慧)、鶯兒(情絡(luò))、麝月(情守)、司棋(情勇)、玉釧(情怨)、茜雪(情諒)、柳五兒(情失) 三副冊 抱琴、待書、入畫、彩霞、素云、翠縷、雪雁、秋紋、碧痕、春燕、四兒、小螺 四副冊 齡官、芳官、藕官、葵官、蕊官、荳官、艾官、茄官、文官、寶官、玉官 周汝昌擬的情榜 正榜 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云、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 副榜 甄英蓮、尤二姐、尤三姐、薛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四姐兒、喜鸞、瑞珠、寶珠、傅秋芳 又副榜 晴雯、花襲人、金鴛鴦、平兒、琥珀、紫鵑、白金釧、白玉釧、翠縷、翠墨、麝月、素云 三副榜 珍珠、玻璃、彩霞、彩云、抱琴、司棋、待書、入畫、繡桔、鸚鵡、黃金鶯、茜雪 四副榜 媚人、檀云、林紅玉、紫綃、碧痕、秋紋、綺霰、佳蕙、春燕、小鳩、柳五兒、春纖 五副榜 齡官、芳官、藕官、文官、藥官、葵官、蕊官、艾官、茄官、寶官、玉官、荳官 六副榜 雪雁、碧月、豐兒、翡翠、傻大姐、墜兒、蟬姐兒、蓮花兒、靛兒、小鵲、鸚哥、萬兒 七副榜 繡鸞、繡鳳、彩鸞、彩鳳、彩屏、小舍兒、文杏、小螺、小吉祥兒、篆兒、臻兒、良兒 八副榜 嫣紅、嬌紅、偕鸞、佩鳳、文花、翠云、秋桐、善姐兒、銀姐兒、豆兒、同喜、同貴 外副榜 張金哥、青兒、智能、二丫頭、襲人姨妹……(周汝昌:《紅樓夢的真故事》,華藝出版社,1998年8月,第178頁。) 附言:周汝昌總是說:“一百零八,決定了'情榜’的總?cè)藬?shù),正如《水滸傳》一樣。”(周汝昌:《紅樓十二層》,書海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