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灘會:航拍武功美陽關遺址
在咸陽市武功鎮(zhèn)東側的漆水河灘上,每年農(nóng)歷的十一月初七至十七日,都會舉行盛大的民間物資交流會,被稱為“河灘古會”。12月16日,我和家人來到武功縣的武功鎮(zhèn),第一次親身經(jīng)歷了一下河灘會,并且操作自己的無人機對這里的美陽關遺址進行航拍——
武功是中華農(nóng)耕文明始祖后稷的故里,河灘會就是人們?yōu)榧o念后稷而舉行的古會,至今已經(jīng)有4000多年的歷史。2010年3月4日,咸陽市人民政府將武功鎮(zhèn)東河灘會列入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
?
過去,武功鎮(zhèn)一直是武功縣經(jīng)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姜嫄墓、教稼臺、蘇武墓、報本寺塔、城隍廟等眾多的文物古跡。同時,這里也是長安(西安)通往陳倉(寶雞)官道上的一個重要隘口。
古代,武功被稱為“美陽”,所以這個隘口也被稱為“美陽關”。它位于武功鎮(zhèn)東側漆水河岸邊,虎踞龍盤,氣壯河山。商周之際,這里是進入周原的重要門戶;秦漢時期,這里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重地,戰(zhàn)略要沖,兵家必爭。
?
可惜,始建于漢代的美陽關,已經(jīng)被毀壞殆盡了。如今,在武功鎮(zhèn)東邊,有一座長約700多米的坡,兩側山崖好像一扇大門,西寶公路從中間穿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或許,這里就是曾經(jīng)的美陽關遺址?
?
在山坡下方的漆水河東岸,南北兩側的山崖上修建著龍王廟和東岳廟,均為武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傳,黃飛虎叛離紂王,投奔西岐的時候,曾經(jīng)從這里經(jīng)過。后來,黃飛虎被封為東岳泰山天齊仁圣大帝,北側的東岳廟便是為了紀念他而修建。
?
近年,這里修建起來一座高大的仿古門樓,橫跨公路之上,顯得恢弘霸氣。東側的門洞上赫然寫著“美陽關”三個大字,仿佛消失的古老關樓再一次重新出現(xiàn)在眼前;西側門洞上的匾額更加醒目,直接寫著“隋唐第一關”五個大字!
?
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繁榮,中國成為當時世界最發(fā)達的國家。美陽關雄踞長安向西的交通要道之上,自然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一條重要通道,稱它為“隋唐第一雄關”也不為過。宋代以后,陸路交通受阻,絲綢之路衰落,美陽關也逐漸被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