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斗民族”形成記,基輔羅斯時期的俄羅斯——俄羅斯簡史3
俄羅斯這個詞歷史悠久,今天我們主要指的是俄羅斯這個國家,它的前身是蘇聯(lián)、蘇俄,然而即使蘇聯(lián)時期俄羅斯仍然是其中主要部分,蘇聯(lián)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說到底它只是一系列國家的集合體,就像美國它也只是個緊密的聯(lián)邦,說不定哪天就像蘇聯(lián)一樣分崩離析了呢(瞎說什么大實話【滑稽】)

無論歷史上的蘇聯(lián)、蘇俄、俄羅斯帝國還是莫斯科公國,俄羅斯人這個群體(或者叫民族更好一點)擁有一種獨特的精神秉性,這些自然是經(jīng)過千年歷史所積淀的產(chǎn)物,而這些積淀往前追溯可以追溯-到基輔羅斯時期,即俄羅斯國家最早的國家形態(tài)
基輔羅斯(882-1240)
基輔羅斯的歷史我們在上期講過了(詳見俄國毛熊最早建立的國家,基輔羅斯——俄羅斯簡史2)基輔羅斯早期是留里克王朝(王朝一直到基輔羅斯歷史終結(jié)),中后期自身內(nèi)部分裂,到了末年更是被來自東方的蒙古大軍百般蹂躪,因此基輔羅斯實際國家高光時刻也就那么一百來年

關(guān)于一個國家興盛咱們中國歷史就很有代表性,比如咱們最驕傲的盛唐,巔峰時期也就二三十年。再廣泛一點唐朝的盛世從唐太宗到唐玄宗它也不超過一個半世紀。盡管整個唐朝將近300年,但是從755年安史之亂之后的大唐早就被宣告死亡了(這也是所謂“歷史周期率”的作用,即中國封建時代王朝過不去三百年這個坎)

這當(dāng)然跟封建時代的制度——人治有關(guān)(現(xiàn)代制度的根本原則就是不相信人,不管你是偉人還是慫人,只要你掌管國家權(quán)力,那就必須限制你,把權(quán)力關(guān)進制度的籠子里,因為制度就是不相信人。人是多變的,掌權(quán)前的光明磊落到了掌權(quán)后可能就是猥瑣齷齪;執(zhí)政前期的英明神武到了后期可能就糊涂老朽。因此封建時代帝王老了以后干糊涂事的不少,即使他年輕時候功蓋萬古,像漢武帝、唐太宗這樣的頂級政治家都尚且如此)

因此基輔羅斯的興盛和沒落我們也就見怪不怪了,尤其最后滅亡基輔羅斯的還是正生猛的蒙古大軍。此后的俄羅斯就陷入蒙古人統(tǒng)治之下,而其民族文化方方面面也迎來了較大改變。
基輔羅斯時期著作
12世紀,基輔羅斯實際上幾近亡國,但是還是出現(xiàn)了《往年紀事》這樣的著作,《往年紀事》是基輔羅斯歷史和文學(xué)的著作,作者是基輔彼徹拉修道院的修士,名叫涅斯托爾。書中描述了古代羅斯的歷史面貌,和整個斯拉夫人的歷史,最關(guān)鍵還寫了羅斯與拜占庭的關(guān)系(敲黑板,劃重點),書中包含大量歷史、地理、國際關(guān)系、語言、文字、宗教、藝術(shù)等方面的資料,可以說就是反映羅斯早期社會生活和歷史的百科全書

11-12世紀,基輔羅斯統(tǒng)治者編成《羅斯法典》,這是在東斯拉夫人習(xí)慣法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羅斯歷代大公頒布法令所編纂成的法律匯編,對于研究羅斯歷史的意義自不必說,更關(guān)鍵是對俄羅斯法系的貢獻也是影響深遠

除此之外,12世紀還出現(xiàn)了一部文史兼?zhèn)涞淖髌?strong>《伊戈爾遠征記》,講述的是1185年諾夫哥羅德—塞維爾斯克王公伊戈爾率軍遠征波洛夫齊人(可能是突厥人或者哥薩克人)但是遭到失敗的故事。

那么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點?為啥都成書在11-12世紀?俄羅斯在11世紀發(fā)生了啥?
文化認同
弗拉基米爾一世統(tǒng)治時期,即980—1015年,基輔羅斯國達到鼎盛,成為東歐強國,同時期基輔羅斯還發(fā)生了一件大事——弗拉基米爾一世娶拜占庭安娜公主為妻
使得俄羅斯文化自此打上了古希臘古羅馬的深深烙印,而此后數(shù)百年的俄羅斯人至始至終都將自己看做羅馬的后裔和繼承者,使得整個俄羅斯文化也產(chǎn)生極大改變,比如東正教的信仰(國教),比如希臘羅馬文化(克里姆林宮就是雜糅拜占庭、俄羅斯、羅馬、希臘風(fēng)格的作品)等等等等

那么好端端的東斯拉夫人,為啥就改了信仰呢?這個要從俄羅斯地理位置說起來(也就是咱們今天說的地緣政治),俄羅斯的位置很是尷尬,說東不東、說西不西,在俄羅斯占領(lǐng)西伯利亞以及中國北方之前,俄羅斯主要就在基輔-莫斯科一代,也就是中歐的北方還偏東一點點。因此從文化、文明的角度出發(fā),西方的歐洲人認為俄羅斯那就是東方蠻子,東方人看俄羅斯那不就是大號的歐洲列強嗎?因此俄羅斯或者叫東斯拉夫人從定居在俄羅斯地區(qū)開始,他們的文化認同危機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東西方都不把它當(dāng)自家人)
于是俄羅斯的文化實際上大體就是東西方兼容(今天咱們坐往北到莫斯科的火車,前半程明顯就跟咱中國東北的感覺差不多,到了后半程,尤其從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過程中,歐式風(fēng)格就逐漸加強,然而不管是東方風(fēng)格也好、西方風(fēng)格也罷,一眼就能看出那時“戰(zhàn)斗民族”風(fēng)格)所以俄羅斯這個民族就是在這樣的歷史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

到了弗拉基米爾一世娶拜占庭安娜公主為妻后,俄羅斯人可算是找到了根救命稻草,在文明大海當(dāng)中找到了救命木筏,于是整個俄羅斯(或者說上層階級)迅速拜占庭化(或者叫東羅馬化)、羅馬化、希臘化。
當(dāng)然此時基輔羅斯娶到安娜公主也是大有隱情,因為此時拜占庭早已衰落,淪為龜縮在小亞和巴爾干的三流小君主國,他需要周邊強大國家的支持來對抗巴爾干的敵人(也就是保加利亞這些國家),另外基輔羅斯迫切需要一個“名分”,別看拜占庭沒落,但是人頂著一個羅馬帝國直系繼承者的名號,根正苗紅的身份。于是基輔羅斯就這樣和拜占庭搭上了關(guān)系,不過不幸的是過了一百年基輔羅斯被蒙古人、突厥人滅了,再過兩百年拜占庭被奧斯曼帝國突厥人滅了。而俄羅斯還沉浸在“羅馬帝國榮耀之下”時,歐洲早就忘卻了這一回事,于是后面的俄國更像是自我陶醉當(dāng)中,自以為是歐洲的一份子(還是大哥大那種),對歐洲指手畫腳,數(shù)次參與反法同盟以及歐洲戰(zhàn)爭,結(jié)果一戰(zhàn)被歐洲打懵,發(fā)現(xiàn)自己連“西亞病夫”土耳其都很難打得過,正當(dāng)這時,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相繼爆發(fā),俄羅斯歷史進入新時期,當(dāng)然當(dāng)然,這是后話(算不算提前劇透【滑稽】)

到了后來整個俄羅斯中上層幾乎就變成了生活在俄羅斯的“希臘人”,用的使得穿的都盡力“希臘化”,要不就“羅馬化”。一時間整個俄羅斯上層語言竟然是希臘語,希臘語甚至一度成為“官話”(你一個東斯拉夫民族的俄羅斯人,不用俄語和斯拉夫,竟然用人家希臘語,這得希臘化什么程度),所以在近現(xiàn)代之前的俄羅斯,凡是說俄語和斯拉夫傳統(tǒng)土語的都是窮苦人家(最簡單的原因就是沒錢請希臘語老師唄,那時候他們也沒有像中國古代的私塾,受教育程度低到不可思議),而能說一口流利的希臘語那非富即貴,任何人都高看你一眼,于是基輔羅斯在11世紀之后,希臘文化以洪水爆發(fā)式的勢頭沖擊著傳統(tǒng)的斯拉夫文化和新形成的基輔羅斯文化,這也是為什么11-12世紀基輔羅斯文學(xué)、歷史著作成績斐然的原因
俄羅斯文化
在基輔羅斯滅亡之后,俄羅斯進入蒙古金帳汗國統(tǒng)治時期,這時期俄羅斯人被迫接受了蒙古文化,但是實話實說,此時蒙古文化文明方方面面確實落后一點點(比如元朝蒙古統(tǒng)治者很大程度采用漢族文化,就是因為本民族文明程度不夠高,最終被高文明同化了),于是金帳汗國時期的俄羅斯是希臘、蒙古、俄羅斯文明并存發(fā)展的局面。

到了后來莫斯科公國時期、莫斯科帝國時期,希臘化仍然是主流,直到遇上了一位詩人——普希金。普希金就是推動俄語成為俄羅斯母語的第一人,他本身是貴族,但是堅持用俄語寫作,并且不遺余力地倡導(dǎo)(按今天的話來講普希金就是自尊心極強以及極度愛國的人),在他的努力下,俄羅斯文化終于走向了“俄羅斯特色道路”。于是普希金除了是世界范圍的偉大詩人之外,他還是俄羅斯的靈魂

此后隨著語言的改變,俄羅斯人民的文化認同感高漲、民族自信心大大加強,最終鍛煉出來了所謂“戰(zhàn)斗民族”的性情。(這點跟中國近代史也有相似處,中國新文化運動一大功績就是白話文運動,通過改變?nèi)粘UZ言達到了一次“文學(xué)革命”。事實上民國時期正是中華民族存亡之際,當(dāng)時整個社會自信心幾乎全無,甚至?xí)r不時發(fā)出“全盤西化”、“滅種入歐”、“西方萬能”的聲音,想想看當(dāng)時有多少人寧愿改國籍到日本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有多少人寧愿說英語法語日語就是鄙夷于說中文?有多少人是精神歐洲人?又有多少人寧愿做個假洋鬼子也不愿做正經(jīng)的中國人?)因此一個民族文化自信心從放棄母語的一刻起,就已經(jīng)所存無幾,在基輔羅斯時期開啟的“希臘語熱”就是最好例子,因此普希金對于俄羅斯民族來說無疑就是其靈魂

另外從斯拉夫民族的原始斯拉夫語到基輔羅斯時期的俄語,再到后來的希臘語,這些都是表現(xiàn),它背后的實質(zhì)是文化,是文明。也就是反映了俄羅斯整個發(fā)展歷程的曲折過程。因此從這上面體現(xiàn)的是“戰(zhàn)斗民族”形成記,是俄羅斯人秉性形成的過程,當(dāng)朝代更替構(gòu)成了歷史的大框架、大骨架之后,我想一個民族的思想史、文化史乃至文明史,就是歷史的血脈筋絡(lu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