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不肯再犯錯
《上陽賦》播出之后,很多人都在嘲章子怡38歲演15歲這事兒。

說她沒有「少女感」。
「少女感」這個事,其實我之前寫過,沒有看過的請自行反思并溫習:看她打了多少女明星的臉
在那篇文章中,我以電視劇《想見你》中柯佳嬿的表演為例(她也是35歲演17歲、19歲、27歲,沒有人嘲她沒有少女感),闡述了少女感最重要的,是「新鮮感」這件事——
被詮釋的人物,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對世界的新鮮感,是否貼近她所在的年齡段;
演員本身對這個世界的新鮮感,是否被有意識地被保留了下來。

只有這兩點同時具備,演員的演技才有可能為大齡演員塑造低齡角色加分。
這條規(guī)則當然也是適用于章子怡的。
事實上,我不贊同說演員不可以出演角色年齡比自己實際年齡小的人物。
梅婷《父母愛情》、孫儷的《甄嬛傳》等很多電視劇,都有這種情況存在的。
這沒有什么好大驚小怪的。
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大言不慚地說,少女年齡段的演員演少女角色,就一定能比年齡段稍大的演員演少女角色成功。
(如果有,就請你們自動標記為胡說八道,并自己回家背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十萬遍謝謝。)
事實上,33歲的章子怡,也的確在《無問西東》中扮演了十幾歲的少女,觀眾當時不僅并不認為這個角色沒有少女感,甚至還一片贊揚。

這就已經(jīng)很說明問題了:
《上陽賦》章子怡的演技被吐槽,并不是觀眾對女演員年齡的偏見,而就是客觀來說,章子怡劇里的狀態(tài),確實已經(jīng)不適合再演小女孩了。
?
不單純是皮相狀態(tài),
?
而是更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
?
用那種偶像劇里最灑狗血的話說就是:
?
「她變了?!?/p>
?
變。
其實我一直覺得,對于電影演員來說,保持前進的最佳方法是不要天天想著自己是個演員。
(電影演員和電視演員是有區(qū)別的,對此,我做過一個簡單的講解。)

技術上的東西,當然還是極其需要培養(yǎng)工作意識和工作方法,但是這里有一個很大的陷阱在于:
?
如果演員把技術上的東西太當回事兒,那么等待ta的就一定是下坡路。
?
為什么呢?
?
因為對于電影演員來說(對于電視劇演員來說相對沒那么嚴格),我們最需要明白的一件事情是:
?
演員是時刻處于流動中的創(chuàng)作材料。
?
啥意思?
?
就是說,因為演員是人,人在死亡之前,可以說是處于一個永動機狀態(tài)的:
?
不論你此刻在干什么,你總歸是在活著,是在運轉(zhuǎn)。
?
活著,就等于在你周圍的世界(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發(fā)生關聯(lián)。你會被影響,你也會影響別人。
?
這種影響或大或小,但是這種交互是時時刻刻的。
?
這種交互,就是我所說的「流動」。

因為人與外界的時刻關聯(lián)成立,所以人與世界之間的實時流動也成立,所以人自身的不斷變化,也是成立的。
?
因為人身上的變化時刻發(fā)生著,那么也就意味著:
?
演員作為鮮活的人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是不穩(wěn)定的。
?
再進一步來說,這種不穩(wěn)定又有兩種發(fā)展的方向:
?
方向一、好的方向,靈光乍現(xiàn),創(chuàng)造驚喜。
?
方向二、不好的方向,無力回天,整段垮掉。
?
在我看來,比起一招一式的表演技巧,演員作為人物時,究竟如何利用自身的“不穩(wěn)定”,如何“流動”,才是一個角色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一個角色的成敗最關鍵的事情。
章子怡也一樣。
?
她每一個成功的戲,都是這種流動恰如其分地完成了,從《我的父親母親》到《一代宗師》;
她每一個失敗的戲,都是這種流動滯住了,從《非常完美》到《上陽賦》,甚至到她在《快樂大本營》里面的表演展示……

無一例外。
?
實際上,在我看來,以章子怡對于表演的理解來看,她的表演在沒有導演控制的情況下,一般是兩個走向:
?
1、讓所有人都能看得出來她在控制;
2、在不說臺詞的情況下,這個人的人物給人的感覺一定是利的、硬的、有所奔赴的。

無一例外。
?
因此那有趣的問題來了,為什么章子怡以前的表演就是好的,現(xiàn)在《上陽賦》的表演就是不那么好的了呢?(如果你非要跟我爭覺得她《上陽賦》演得很好,那你堅持自己的看法就好了)
?
這當然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但是還是像我們剛剛說的,章子怡變了——
?
章子怡,在她個體的流動過程中,作為她創(chuàng)造角色的材料,失去了我們所說的那種「新鮮」,反而多了不少「恐懼」。
?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里聊過,大導對章子怡的表演加持很大,從張藝謀到李安,從李安到王家衛(wèi),他們幫助章子怡成為了一個superstar。
但是,這一篇文章我要講的是,加持的意思是,你總得有點底子讓人去加。你總得有點自己的個性與魅力,才有可能被導演用上。
?
章子怡當然是有的。
?
她最好用的特點叫「一腔孤勇」。

這特點,多么地適合各位導演們進行自我投射呀。
?
說個題外話,前段時間老有人問我,為啥大導都沒拍過周迅?具體原因肯定有很多時機性的因素,但是一個最關鍵的原因,我覺得還是因為周迅不太符合那幾位他們所說的大導們的自我投射。(具體的回頭再說吧)
?
說回章子怡。
?
你們看看以前的章子怡,再看看現(xiàn)在《上陽賦》里的章子怡。

別說一腔孤勇了,除了她勇于演少女這件事之外,我再看不到她身上的任何「大膽」了。
?
甚至于她為此辯駁的微博也是。

演都演了,一起娛樂娛樂不也挺好。
?
解釋什么呢?
?
說那么多,做那么多,只能讓人更清晰地看見她的找補、她的顧忌,以及她的恐懼。
?
人們終于發(fā)現(xiàn),在緩慢的流動中,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一往直前,血灑沙場的女孩了。
戰(zhàn)斗對于她來說,已經(jīng)是一件有些疲倦的事情了。她早已不再快意恩仇了。

早年,她也不是憑借過人的天賦或者高超的演技拔得頭籌的。
?
她憑的是她那股氣。
?
那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
?
初生牛犢不怕虎,是因為不知道虎的可怕。
?
如今,
?
時過境遷。
章子怡已經(jīng)不像小時候了,她有了更多權(quán)衡。
她依然有鋒芒,但已經(jīng)不肯刺向最致命的地方;
她依然不完美,但已經(jīng)不肯再輕易「犯錯」了。

她變了。
不僅她變了,環(huán)境也變了,觀眾也變了——
?
時代也變了。
?
在這個時代,幾乎沒有什么是不處于那種瘋狂的變化,甚至是動蕩之中的。
?
而在我看來,人們生命最終的不同,其實恰恰就在于我們?nèi)绾蚊鎸Φ倪@變化與這動蕩,如何選擇自己生命的流動方式。
?
王小波寫過一段話,他說「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
?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墒俏疫^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
他寫得很精彩。
?
但我不覺得這是個規(guī)律,我不覺得我們生命的流動,就只能是整齊劃一流向黯淡。如果有可能,我還是希望我們的人生能在那句我最喜歡的話上多停留一會兒——
?
我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
?
:)
————————————————
公眾號: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問歡迎來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號后臺發(fā)送電影關鍵字如《我不是藥神》獲得相關電影評論、發(fā)送演員名字關鍵字如「章子怡」「姚晨」獲得演技或相關評論。
微信掃碼或搜索公眾號名字即可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