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逼的小貼士】:言念君子,溫潤如玉
非常古早的專欄,忽然在草稿箱看到了,這才想起來b站沒有發(fā)。誒嘿
今天來細嗦原神里的玉石。眾所周知,璃月是以華夏大地為原型創(chuàng)造的國家,原神以商業(yè)這一包羅萬象的行業(yè)象征璃月的包容性,又用玉石這一珍貴的寶石來象征璃月的精氣神。這是非常合適的象征,玉石在我國有著非同凡響的地位與象征意義。

我國是世界歷史上惟一將玉與人性相融的國家?!对娊洝分校阌羞@樣的說法:言念君子,溫其如玉??鬃映J為“君子比德與玉”外,更明確的提出了“玉德”之說,認為玉如君子,有十一德。春秋之后的歷朝歷代,見諸于古籍的玉德說法多樣,大抵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多種說法。歷史對于玉德的最后詮釋,來自于東漢許慎的“五德說”,即仁義志勇潔。
可以說,玉石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中華儒學君子文化的寄托和縮影,不是指腐儒,而是孔子所期待的那種,“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大儒。嗯沒錯,親愛的鐘離,我在報你身份證號。

翡玉系列武器預測
武器磐巖結綠已經上線,讓我發(fā)現(xiàn)了這一套武器的命名方法。很顯然它與和璞鳶是一個系列的武器,有的小伙伴可能會說,up主你胡說,他們名字格式都不一樣,背景故事也不一樣,屬性效果也不一樣,除了綠沒有相似的地方,你怎么能張口就來呢。

hai,這不就開始解釋了嗎,其實這兩把武器的名字都是大有來頭的,尤其是和璞鳶,字面意思是玉石做的鳥,不過這玉可不是一般的玉,和璞其實就是和氏璧,即后來被始皇帝刻上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和璞一詞出自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策·秦策三》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黎,楚有和璞?!?/span>
大家也看到了,戰(zhàn)國策里的這句話同時是和璞鳶和磐巖結綠名字的出處,想必該系列后續(xù)三把武器的名字有兩把得占上砥厄和懸黎。
其實四塊玉石中,只有和氏璧最為出名,最有故事,其它幾塊記載較少,不過我在搜集相關資料的時候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東西。
? ? ? ? ? ? ? ? ? ? ? ? ? ??和璞
從和氏璧開始,它本是一塊平平無奇的璞石,被卞和發(fā)現(xiàn),但是兩次前去獻寶都被當作是騙子,砍掉了左右腳,第三次他在山邊嚎哭不止,雙眼流血,引發(fā)輿論,當時的楚王終于感到新奇,要求玉工打磨這塊石頭,于是和氏璧終于得見天日,后來它輾轉來到魏國于是有了完璧歸趙的故事。當然,最后這塊玉石還是被秦國奪去了,后來發(fā)生了一件事情,嬴政在南巡洞庭、封湘山時遇過風暴,在這次風暴中,秦始皇將玉璽投入到了江中,隨后天朗氣清,風浪停止,秦始皇得以躲過落水的災難,而游戲中和璞鳶的背景或許借鑒了這個故事。

游戲中的和璞鳶是巖王帝君用來擊殺海獸八虬的武器,或者說機關獸,帝君用基巖和玉石制造了這只機關巨鳥,這只巨鳥騰空而起,如烈日投出的長槍般,直插大洋中心魔獸與巖鯨激斗的戰(zhàn)場,巨獸應聲被釘入了黑暗的海溝,不復浮出,從此璃月的人們便拜托了海中巨獸的咆哮。與始皇帝一樣,解決了海難的問題(物理層面)。

有關這只鳥的相關介紹還有巖屬性圣遺物羽毛嵯峨群峰之翼,我們使用的圣遺物羽毛也是來自這只巨鳥,不愧是你,摩拉克斯。在這只巨鳥出手之前,與海獸作戰(zhàn)的石鯨或許也會成為玩家手里的武器,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不過和璞鳶本來也是只鳥來著,從傳說的相關性來看,他的名字最可能叫砥厄。

砥厄
被戰(zhàn)國策排在第一的美玉砥厄,它來頭不小,是周室鎮(zhèn)國之寶,與和氏璧一樣,是天子的象征,作為天子印璽使用,在東周滅亡后失傳。
相傳為周文王姬昌于岐山所遇。當時商紂王無道,聽信妲己讒言,把姬昌關在朝歌。其長子伯邑考為救父親,進獻給紂王無數(shù)寶物,其中就有美玉砥厄。妲己對美玉愛不釋手,見她高興,紂王才下令釋放姬昌。后周武王姬發(fā)滅商,寶玉重歸周室。武王認為砥厄于周有大功,能去厄辟邪,便命巧匠將寶玉刻成璽印,上刻“天子之璽,以德配之”。
砥厄與和璞的相關性在于,他們都當過天子使用的玉璽。算是其余三塊寶玉中與和氏璧聯(lián)系最大的。

結綠
然后我們來到磐巖結綠,宋國的珍寶結綠,聽說這東西很可能不是玉,而是綠寶石,不過不重要。與我們的游戲無關,能找到的傳說相當少,不過考慮到宋國最后滅在了齊國手下,這塊稀世珍寶最后落到齊王手中的概率還挺大的。

齊國為了進軍中原,滅宋勢在必行,可是滅宋卻受到了秦國的阻撓,于是先與韓趙魏合縱破秦,同時出兵攻宋,終于在第三次攻打后成功的滅了宋國并且占有了他們的土地,然后就被其它五國同樣用合縱之計打成殘廢。
順便一提,宋國從齊桓公時代就是齊國的盟友,戰(zhàn)國時期更是如同附庸一般,最后卻被老大哥所滅,太慘了。

這就很照應磐巖結綠的故事了,磐巖結綠正是一把承載著戰(zhàn)爭時代敵友變化無常背叛的武器,曾經把酒言歡的好友,一段時間之后就變成沙場死戰(zhàn)的敵人,頗有幾分悲涼和無奈,不過更多的應該還是野心的和欲望。
李白曾有詩《與韓荊州書》寫道:庶青萍、結綠,長價於薛卞之門。青萍是寶劍,兩者并列,或許是單手劍被命名為結綠的原因。

懸黎
至于懸黎,傳說真的是啥都沒有,只知道是梁國至寶,后世的文人騷客認為這是一種夜明珠。梁國后來被秦所滅,這玩意也不知所蹤,游戲里沒出,我也沒辦法強行關聯(lián),但是關聯(lián)一下歷史還是可以的。
梁被秦滅類比宋被齊滅,磐巖結綠的故事里,摩拉克斯應該是用磐巖結綠殺掉了假意結盟的魔神。那么翡玉系列的武器中,或許還有另一把與結綠對應的,擊殺了魔神的武器名為懸黎。

瞎蒙
最后,還剩一把武器的名字沒有著落,戰(zhàn)國策只給了四個名字,不過既然都是出名的美玉,第五個想必也是如此。所以我決定去找找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同樣出名的玉石。
最后在搜尋之下,我得到了三個備選,魯國璠璵,孔子的稱贊它煥若瑟若,我認為拿來用的可能性最大;晉國垂棘,在詩中與懸黎并列也被認為是一種夜明珠;楚國白珩,講道理,楚國原本收藏的可是和氏璧,白珩應該也不差,不過它是白的,應該選不上。


鐘離身上的玉石文化
原神制作組似乎相當喜愛玉文化,它其實不僅僅出現(xiàn)在翡玉系列的武器中,鐘離本身就是一個玉文化的集合體,我們打開鐘離的命之座,鐘離的六個命之座,巖者,六合引之為骨,石者,八荒韞玉而明,圭璋,暝仍不移其暉,黃琮,破而不奪其堅,蒼璧,驅之長昭天理,金玉,禮予天地四方。
從第二命到第四命,都在展示中國古代的玉石文化,鐘離的性格也一樣,給人一種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感覺。而魔神戰(zhàn)爭時代,帶著假面隱藏感情的冷血帝王摩拉克斯,則給人一種金石可鏤的強硬銳利。真男人就該這樣該硬就硬,該軟就軟。

第二命的名稱出自晉朝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意思是,石頭中因為有了玉石,所有已經在展現(xiàn)鐘離金玉其中的本質
而第三到第六命,則更是玉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周禮.春秋.大宗伯》載:“以玉作六器,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古玉六器,鐘離命之座占其四,相關天地的 璧 和 琮 甚至標注了顏色,是符合周禮的顏色哦。

為什么巖王帝君與玉有如此大的關聯(lián)?我認為制作組參考了玉石文化的萬物主宰說:這一學說認為玉能代表天地四方及人間帝王,能夠溝通神與人的關系,表達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間福禍的主宰。在古文字中,“玉”字并沒有一點,和帝王的“王”共用一個字。
《說文解字》段注解釋帝王的“王”字時,認為王者即“天下歸往也。”董仲舒也說:“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p>
《說文解字》段注解釋玉的字型為“三玉之連貫也”,即三橫一豎象征一根絲線貫穿著三塊美玉。另“皇”字則是“白”和“玉”的組合。用玉石來作為一位人間帝王,溝通天地的魔神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同時也是在暗示鐘離擁有仁義志勇潔的玉石五德。具體表現(xiàn)不必多說,不如大家打在評論區(qū)里?
我先來,高潔,指高攀不起,需要大保底才能到手,還是七八十發(fā)的那種。


諸君,隨我大興西北
我曾在魔神小傳鐘離篇中提到過摩拉克斯與玉石的關聯(lián),并以此推測鐘離本體可能是塊玉。但還是蠻疑惑的,古玉六器為啥不能全都要呢?缺失的部分是白琥和玄璜分別代表西和北,不過鐘離第六命又寫,金玉,禮予天地四方。可能是有什么暗示,尤其是胡桃個人任務,讓這份懷疑變得更大了,在胡桃的個人任務的那個秘境中,我看到了青龍和朱雀的雕像,但是找來找去也沒有發(fā)現(xiàn)白虎和玄武,而四象學說中,白虎和玄武正是象征著西和北??偛粫菦]有空余的位置所以不放了吧,不會吧不會吧。同樣的情況在蒙德的四風守護名稱,以及提瓦特兩個國家主城方向都有所體現(xi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