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6國考「常識判斷-時政要聞」難題解析

全文字數(shù)|5.4千
閱讀時間|17分鐘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1.靈活運用推理,逐漸縮小范圍
2.故意留下破綻的錯誤描述
3.從地理常識推測最新規(guī)定變化
4.名正言順,名副其實——衛(wèi)星的命名方式
5.對熱門新聞的深入考察
6.這是一道送分題
「常識判斷」共分為「初中綜合」「法律金融」和「時政要聞」三部分,其中「時政要聞」的題目和時事政、新聞熱點關系密切,本文即為2018-2016國考「常識判斷-時政要聞」正確率≤60%的難題解析。

一、靈活運用推理,逐漸縮小范圍
【2018國考地市卷第3題】下列關于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試點地區(qū)預防腐敗局的相關職能被整合進監(jiān)察委員會
(B)試點地區(qū)的監(jiān)察委員會從屬于行政系統(tǒng)
(C)試點地區(qū)的監(jiān)察委員會由人民代表大會產(chǎn)生
(D)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

下列關于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試點地區(qū)預防腐敗局的相關職能被整合進監(jiān)察委員會
(B)試點地區(qū)的監(jiān)察委員會從屬于行政系統(tǒng)
(C)試點地區(qū)的監(jiān)察委員會由人民代表大會產(chǎn)生
(D)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
正確率44%,易錯項C

2018國考地市級卷為什么讓考生覺得這么難?主要原因就在「常識判斷」上。往常大家可能會覺得常識難點無所謂,反正不會的蒙一個跳過就行,但如果連續(xù)遇到14個難題呢?
2018年國考地市級卷第一道比較簡單的題竟然是第15題,之前的14個題要么是法律,要么是不太熱門的時政,甚至還有考察監(jiān)察系統(tǒng)和軍委改革內容的,讓考生非常頭痛,很多題甚至無從下手。
本題考察的就是監(jiān)察系統(tǒng)的改革內容。這個考點(或者說時政)對于一般考生來說根本不會復習到,該如何去解題呢?答案是靈活運用推理逐漸縮小范圍。
即使不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本題也可以排除AD。仔細看一下兩個選項:
A「試點地區(qū)預防腐敗局的相關職能被整合進監(jiān)察委員會」
D「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開展國家監(jiān)察體制改革試點」
這兩個選項看似普通,實則暗藏玄機。
由于一般的考生是根本不會接觸到「預防腐敗局」的職能,更不可能知道它具體在哪幾個省開展檢查體制改革試點。那么問題就來了:
既然這兩個選項絕大部分考生完全不知道對錯,如果兩個選項中有錯誤的,那么本題就變成了「運氣題」,看誰蒙的準誰就得分。這種情況顯然不符合公考的理念。
考「雄安新區(qū)位于什么省」是正常的,考「監(jiān)察試點在什么省開展」就太偏僻了;考「中國主要矛盾轉變」是正常的,考「預防腐敗局職能的變化」就太偏僻了。因此,AD兩個選項可以大致確定不像「說法錯誤的」。
此時余下BC選項:
B「試點地區(qū)的監(jiān)察委員會從屬于行政系統(tǒng)」
「行政」顧名思義,是執(zhí)行政務的意思。大到國務院決策,小到日常生活中的供水、供電、供暖,都屬于「行政」的范疇。但「監(jiān)察」工作是屬于紀律監(jiān)察機關,主管黨紀黨風、貪污腐敗等,和日常的「行政」顯然有所區(qū)別,可能描述錯誤。
C「試點地區(qū)的監(jiān)察委員會由人民代表大會產(chǎn)生」
人民代表大會由民主選舉產(chǎn)生,并可以選舉國家領導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也就是說C選項涉及的改革內容可能是正確的。
綜合考慮,B比C錯誤的概率要高一些,因此本題通過推理可以選B,這就是在完全沒有復習到該考點時的做法。
在考場上,如果真的遇到類似的題,那么該蒙就蒙,該跳過就跳過,因為在特定條件下,放棄也是一種策略。
一定要記住,不要被難度過高的題干擾了自己正常的做題節(jié)奏。

二、故意留下破綻的錯誤描述
【2018國考省級卷第4題】關于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成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世界上首次實現(xiàn)衛(wèi)星與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B)實現(xiàn)總裝下線的「蛟龍-600」屬于水陸兩棲飛機
(C)已成功下潛的「潛龍二號」是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
(D)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的運算速度居世界第一

關于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成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在世界上首次實現(xiàn)衛(wèi)星與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
(B)實現(xiàn)總裝下線的「蛟龍-600」屬于水陸兩棲飛機
(C)已成功下潛的「潛龍二號」是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
(D)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的運算速度居世界第一
正確率36%,易錯項B

本題為科技新聞類題,4個選項考察的都是2016~2017年的最新科技成果。不過,一般來說科技類的熱點不像時政類(比如黨代會、特朗普當選、英國脫歐)那么受關注,因此此類題的正確率一般不高。
通讀4個選項,除了A選項的「墨子號」量子通信較為知名外,其他三個選項所反映的科技成果都沒那么受人關注,導致大部分考生在BCD中無從下手,所以正確率僅為三分之一左右(36%)。不過,本題的出題者故意留下了破綻。
從4個選項中可以看出,ABD的技術非常先進,無論是量子通信、水陸兩棲飛機還是世界第一的超級計算機,都是高新科技的代表產(chǎn)物。
然而C「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給人感覺就是畫風不一樣,因為花個百十來塊錢就能網(wǎng)購一個防水有線遙控電動玩具;而從「防水有線遙控電動玩具」到「有纜遙控水下機器人」,需要克服的基本只有一個水下壓強問題。
所以說,C的科技含量不高,不足以成為「2017年左右國家級別的自主研發(fā)科技新成果」,因此該選項大概率錯誤。事實上,「潛龍二號」是「無纜自主下潛」的機器人。
遇到自己完全不懂的新聞熱點時千萬不要慌,尤其是這種需要選出「說法錯誤」的題一般都留有破綻,各位小伙伴們只要仔細讀題就不難解出。
「常識判斷」經(jīng)常需要使用推理的手法,遇到看似不會的題不要輕言放棄。

三、從地理常識推測最新規(guī)定變化
【2018國考省級卷第6題】關于2017年新調整的海洋伏季休漁制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各類作業(yè)方式休漁時間均有所延長
(B)首次將南海的單層刺網(wǎng)納入休漁范圍
(C)統(tǒng)一了所有海域的休漁結束時間
(D)首次要求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同步休漁

關于2017年新調整的海洋伏季休漁制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各類作業(yè)方式休漁時間均有所延長
(B)首次將南海的單層刺網(wǎng)納入休漁范圍
(C)統(tǒng)一了所有海域的休漁結束時間
(D)首次要求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同步休漁
正確率65%,易錯項A

「海洋伏季休漁制度」是非常冷門的知識,絕大部分考生不會關注也不了解2017年新的海洋休漁制度調整內容,但可以通過地理常識去進行推理。
A「休漁時間延長」、B「南海單層刺網(wǎng)納入休漁范圍」和D「要求捕撈輔助船同步休漁」的說法,看上去都是比較積極,正面的政策,其中A更偏向于資源利用角度,B和D涉及捕撈業(yè)中專業(yè)、細致的規(guī)定。它們都符合當前科學規(guī)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趨勢,正確概率較大。
C「統(tǒng)一了所有海域的休漁結束時間」可通過推理得出這是一個錯誤描述。中國的海域南北跨度非常大,渤海和南海的漁業(yè)情況差距也很大,休漁結束時間不應當一致
本題的解題思路和2018國考省級卷第5題是類似的,描述錯誤的選項故意給考生留下了破綻,考生要做的就是抓住這個破綻。
此類題如果實在不會而蒙錯了,也不要過于自責。

四、名正言順,名副其實——衛(wèi)星的命名方式
【2017國考地市級卷第17題/省級卷第16題】下列關于航天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風云」系列氣象衛(wèi)星通過光纖實現(xiàn)與地面的數(shù)據(jù)傳輸
(B)「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行走的動力驅動是電動車
(C)「長征一號」屬于二級運載火箭
(D)「北斗二號」屬于通信廣播衛(wèi)星

下列關于航天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風云」系列氣象衛(wèi)星通過光纖實現(xiàn)與地面的數(shù)據(jù)傳輸
(B)「玉兔」號月球車在月球上行走的動力驅動是電動車
(C)「長征一號」屬于二級運載火箭
(D)「北斗二號」屬于通信廣播衛(wèi)星
正確率39%,易錯項C

本題難度極高,原因不僅是考的很專業(yè),還考的綜合,需要結合衛(wèi)星的命名推測其用途。
A明顯錯誤,因為大家都在路邊見過「此處有光纜,請勿施工」的標語,可知光纖是被包裹在光纜之中的實體物質(在初中物理中「光學」部分也學習過);從「光纖」的字面意思也能夠理解它是「光導纖維」,本質是一種透明全反射纖維。而衛(wèi)星傳輸數(shù)據(jù)必然使用電磁波,即使可能不知道它使用的是什么波,但肯定不是拉著一根光纜連接在地上,排除。
B中「玉兔號」月球車是當年的熱門新聞,但「電力驅動」是個叫冷門的點。該考點可以通過推理得出。
月球上沒有大氣,所以不能使用風力、內燃機驅動;又由于月球車體積不大,所以不能使用核動力驅動(相對核潛艇、核航母而言)。因此,唯一適合「玉兔號」的驅動方式只能是電力驅動(雖然可以在月球上收集太陽能,但目前科技水平也只能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符合要求,正確。
C考察兩個點:一是考生對基本的航天知識如果了解的話,那么會知道現(xiàn)在的運載火箭普遍是三級甚至四級的;二是如果考生關注《新聞聯(lián)播》等中央新聞媒體,會發(fā)現(xiàn)每次我國重要衛(wèi)星發(fā)射時,都會用很長時間來介紹,并且有很形象的三級火箭的演示動畫,只要考生對其有印象,就可以確定C錯誤。
D選項考察了考生對「北斗」系列衛(wèi)星的了解程度。除此之外,還考察了考生對于命名系統(tǒng)的認識。要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就就講究「名正言順」,越是重要的事物,它的命名越重要。
「北斗」七星類似一把勺子,「勺口」指著北極星,而通過北極星古人就可以確定北方和其他方位??梢哉f,北斗七星是中國古代的「導航系統(tǒng)」,那么「北斗」系列衛(wèi)星必然和導航、測繪有一定關系,而不是和通信廣播有關系。
大家可以結合其他航天器的命名方式,理解「名正言順」的重要性:
「神舟」航天飛船:神奇翱翔于太空的船。
「嫦娥」繞月人造衛(wèi)星:「嫦娥奔月」的典故。
「玉兔」月球車:同上,并暗含「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的關系。
「風云」氣象衛(wèi)星:「風」「云」是天氣的最重要標志,「風云」二字又有變幻莫測、氣勢磅礴之意,和氣象非常吻合。
「墨子」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是中國古代最知名也是最具有探索精神的科學家,而量子通信是當今世界上最知名、前沿的科技之一。
「悟空」暗物質探測衛(wèi)星:取「孫悟空的火眼金睛探測暗物質」之意。
可以看出,航天器的命名都是有規(guī)律、有意境的。如果考生既沒有復習到航天知識類要點,也沒有關注新聞積累知識量的話,還可以通過推理的方式確定火箭命名的規(guī)律。
越重要的事物,其命名就越嚴謹對應。

五、對熱門新聞的深入考察
【2017省級卷13題】2016年3月,阿爾法圍棋程序(AlphaGo)對戰(zhàn)世界圍棋冠軍、職業(yè)九段選手李世石,以4∶1的總比分獲勝。阿爾法圍棋程序的工作原理基于下列哪項技術?
(A)量子計算
(B)深度學習
(C)納米技術
(D)基因編輯

阿爾法圍棋程序的工作原理基于下列哪項技術?
(A)量子計算
(B)深度學習
(C)納米技術
(D)基因編輯
正確率39%,易錯項A

本題正確率不到四成,反應了大部分考生詞匯聯(lián)想和綜合分析能力不夠。
AlphaGo戰(zhàn)勝李世石是2016年最熱門的新聞之一,考生或多或少都有所印象。但關于AlphaGo團隊針對圍棋的特點開發(fā)的,帶有「概率模擬」和「自我學習」能力的,以求出「近似最優(yōu)解」的「蒙特卡羅算法」,卻少有考生關注(否則正確率不應這么低)。本題描述雖然簡單,但是通往正確的道路卻豐富而曲折,有四種解法:
解法一:在關注這一條熱門新聞的同時,進一步了解到AlphaGo的原理。這是國家公務員局最鼓勵的能力——一個合格的人民公仆,不僅要執(zhí)行好公務,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思考,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解法二:嚴格要求自己備考,在「時事熱點」方面把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海量考點全部記住。這種目的明確,嚴格要求自己的能力,也是國家提倡的。
解法三:愛好廣泛,恰好對圍棋或智能AI有所關注,對該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如數(shù)家珍。要知道,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
解法四:量子計算機目前還基本處于實驗階段,技術還不成熟,可以被排除。而CD也可以用排除法去掉(方法見下文),所以選B。
如果考生四種解法都使用不了(實際上大部分是使用不了的,不然正確率不會這么低),那么就到了最后,也是最實際的解法了,即「詞匯聯(lián)想+綜合分析」。
逐一分析4個選項:
A「量子計算」:量子是現(xiàn)代物理的一個概念,非常高大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薛定諤的貓」??赡茉诳紙錾想y以直接確定「量子計算」究竟是什么,但是可以大致得出這是一種非常高科技的、運算量非常大的算法。
B「深度學習」:從字面可以看出,這是一種深入的學習能力。
C「納米技術」:提到納米,大家可以聯(lián)想到納米機器人、碳納米管等,這是一種微觀層面上的高科技,和圍棋毫無關系,可以排除。
D「基因編輯」:人機對戰(zhàn)和生物學范疇的基因沒有關系。
也就是說,分析后可很快能排除CD,在AB中二選一。而分析題干可知, AlphaGo是4:1「戰(zhàn)勝」了李世石,這是人機對弈中機器一方「學習」的結果,而不是單純的「計算量大」,和機器的「深度學習」有關。
本題做錯的考生可以想一下,為什么自己這4種解法都沒有運用上呢?
頭腦要靈活,對知識點要重在理解掌握,千萬不要死記硬背。

六、這是一道送分題
【2016年國考地市級卷第1題】「四個全面」是新一屆黨的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戰(zhàn)略布局。下列與「四個全面」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黨的十八大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B)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C)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
(D)領導人在江蘇調研時將「從嚴治黨」首次提升到「全面從嚴」的高度

(A)黨的十八大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B)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C)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
(D)領導人在江蘇調研時將「從嚴治黨」首次提升到「全面從嚴」的高度
正確率43%,易錯項C

「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本題為2016年國考題,而「四個全面」于2014年年底提出,從這一角度說,該題目算是公考復習的重中之重,當年也有不少考生背誦了很多相關資料,但最后本題的正確率仍然只有43%,說明很多考生沒有學到深處,或者說不了解公考的本質。
從官方的角度來說,「四個全面」的提出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關鍵環(huán)節(jié)、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內在邏輯更加嚴密,對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提供了強力保障。
當然,本題的解題重點不在于此,畢竟不是每個考生都非常擅長解讀黨的理論政策。這道題其實本質上屬于送分的「大禮包」。
ABC都是重要會議通過的重要文件,只有D選項是領導人的講話,而本題是一個「選是題」,即選擇正確選項的題目。讀完題干后,根本不需要調動記憶去分析ABC的對應是否正確,直接選D即可,因為D不可能在公考中被設置為錯誤說法。
這道題基本上屬于「純粹的送分題」,然而這種題目都有超過一半的考生做錯,可見理解公考本質是多么重要。大家可以去學習下「四個全面」,但這樣的送分題不要再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