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 列島縱斷!10日日本鐵道旅!|D10-1| 大阪城公園

第十日 大阪,在日本的最后一日
第十日(一)大阪城公園
行程的最后一天,今天就要回家啦!
進入到行程的尾端,其實對于每天的計劃是不是能完全確實執(zhí)行也沒那么在意了。大概也明白,計劃訂出來就是為了不斷延誤和取消的。而且進入到都會區(qū),行程延誤的影響完全可控,下一個行程順次延遲就是;如果累積延誤過多,砍掉一個后續(xù)的行程就好,只要那些優(yōu)先級最高的行程能夠保證就夠了??倸w京都大阪就在那里,下次來日本大幾率還是關西進出境,還有很多機會。
最后一天最需要保證的當然是下午5點關西空港回國的飛機;除此之外,優(yōu)先級較高的行程包括大阪城公園、位于兵庫縣西宮市的阪神甲子園球場以及梅田asics關西旗艦店這三個行程。原本的計劃是在完成這些行程之后,去心齋橋吃個鶴橋風月的大阪燒或者去通天閣吃炸串,之后前往難波的Yodobashi或者Biccamera買保溫杯做回國的禮物,買好后直接從難波搭乘南海電鐵前往關西空港。不過由于出發(fā)比預期的要晚,以及阪神甲子園球場的行程過于精彩,最后就只完成了優(yōu)先級最高的三個行程,午飯都沒吃就匆忙的趕著在梅田Yodobashi買保溫杯,之后更加匆忙的趕往機場,連去阪急百貨-1層買個高檔航空便當的時間都沒有。最終的午餐是機場的Sukiya外帶到飛機上的牛丼,吃到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六點了(只能自我安慰總比沒有強)。。。
時間表的部分如下:
08.15am—09.30am 京都四條大宮—大阪梅田—大阪城公園,阪急電車乘車
09.30am—10.30am 大阪城公園游覽
11.00am—12.30pm 阪神甲子園球場游覽、阪神電車乘車
01.00pm—02.00pm 大阪梅田購物
02.00pm—03.30pm 大阪梅田—南海難波—關西空港,南海電車乘車
03.30pm 抵達關西空港
05.15pm 飛機起飛
07.30pm 抵達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北京時間)
這一天共計在大阪環(huán)狀線上搭乘JR線列車3次,里程10公里,歷時18分,分別單買了車票。
此外還搭乘了以下列車:
阪急電車準急、快速急行電車,阪急京都線大宮至梅田區(qū)間;
阪神電車特急電車,阪神本線梅田至甲子園一往復,利用阪神電車一日券完成;
大阪地下鐵御堂筋線梅田至難波;
南海電鐵南海本線、關西空港線,空港快速自難波至關西空港,與大阪地下鐵購買聯(lián)運票。
行程前9天幾乎都在利用JR系統(tǒng),最后一天則是體驗關西都市圈更加發(fā)達的私鐵,這一天從京都的四條大宮出發(fā),輾轉到達關西空港的行程中,雖然僅僅有8次的乘車,但涵蓋了阪急電鐵、阪神電車、南海電鐵、大阪市地下鐵、JR西日本五個公司的軌道交通系統(tǒng)。?
從京都前往大阪有JR西日本、阪急、京阪三家主要軌道交通系統(tǒng),選擇哪家更多的還是要看具體的出發(fā)和到達地點,旅館樓下就是阪急大宮站,那么自然選了阪急,可以直達大阪梅田。
阪急電鐵在京阪神都會圈之內有非常大的系統(tǒng),可以通達京都(四條河原町、大宮)、大阪(梅田、十三)、神戶(三宮)、寶塚、千里及沿線各站,僅僅這一家公司就是一張“大而全”的網絡,而且阪急的各條干線都做到了大系統(tǒng)、高運量、高密度發(fā)車頻率。今天搭乘的是“河原町—梅田”的京都本線,第一印象其實是“便宜”,從京都的河原町、大宮、西院到大阪的十三、梅田只需要400日元,比起JR西日本的560日元是非常實惠的價格;速度的話就不像JR西日本那樣可以27分鐘通達(新快速電車),而是需要大約45分鐘。
從京都的大宮搭乘阪急電鐵出發(fā)


購票之前看了一下時刻表,只有“準急”和“快速急行”兩個車種,沒有找到熟悉的“特急”,于是站臺上開過來一班準急就直接上了車。上車之后看著車廂內的停車站說明,越想越不對,這個“準急”??康能囌疽蔡嗔耍退闶羌偃?,日本的鐵路系統(tǒng)也不會出現讓旅客花一個小時從京都到大阪這樣的情況的。列車??肯乱徽疚髟旱臅r候,突然想起昨天有拿一張阪急西院站的時刻表,又仔細研究了一下才發(fā)現問題所在!原來休息日的早9點之前是沒有“特急”車種的,“快速急行”充當了近似的角色。

還好在時刻表中,這班準急列車有黑色倒三角的標志,代表在桂站可以換乘后續(xù)的“特急、通勤特急、快速急行”列車,從而實現到大阪梅田的快速通達。

桂站換乘快速急行列車,緩急接續(xù)。相比起JR西日本新快速電車127、128的速度,阪急的快速急行只能開到111、112,也就不難理解阪急電鐵在京都大阪之間的運行時間比JR西日本要長了,但在整個日本橫向對比也算是很不錯的水準。

擔當這班快速急行的是阪急9300系電車,阪急特急型電車的主力,客室采取了2+2可翻轉座椅的布置。


從阪急梅田站換到JR大阪站,搭乘大阪環(huán)狀線外環(huán)列車前往大阪城公園。與山手線不同,大阪環(huán)狀線并非所有列車都是環(huán)形運轉,也有部分車站不停的快速列車,例如我在大阪站搭上的這班車就只行駛到京橋站為止,還要換乘一次。


大阪城公園站內部的布置以大阪城的歷史為核心,用壁畫的形式表現了豐臣秀吉時代的大阪城、以及大阪冬之陣、大阪夏之陣的場景。

要慨嘆的是,天氣太好了!藍天、白云、護城河的碧水和倒影、整個公園內綠蔭環(huán)繞,在公園的正中,大阪城天守閣在陽光的照射之下發(fā)出耀眼的金色光芒,組成色彩相當銳利的美麗畫面,而這個畫面能夠出現在大阪這樣現代化都市的正中心更是相當可貴。完全拋開大阪城的歷史,單獨在公園里面散散步已經是難得的享受,心情極度舒暢。

盡管經過多次維修,大阪城的布局仍然基本維持豐臣秀吉時代的原狀,最直觀的體會是參觀的道路也是各種曲折:首先要面對的是幾十米寬的外護城河,穿過外護城河進入的只是二之丸;要想進入天守閣,前面還有第二道內護城河,內護城河與外護城河不同,并沒有活水,說是一道壕溝更加精確一些。而且內護城河一側的城墻遠比外護城河要高出許多,只有前后各一座橋可以突破,充分體現出冷兵器時代,這種大城的易守難攻,除非有足夠的內應力量,幾乎沒有攻入的可能性。事實上,在大阪冬之陣或者夏之陣,德川家都并沒有真正攻下大阪城,不過在其他戰(zhàn)場的戰(zhàn)果傳來,勝敗已定的情況下,是不是要強攻也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即使南側的正門櫻門進入本丸之后也并非一下就能看到天守閣,還要經過一段并不寬闊的曲折小道,這些都能夠成為攻防的戰(zhàn)略要地。

突然想起一句話“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比毡镜奈幕w系中也是有《孫子兵法》的。
終于看到了金碧輝煌的大阪城天守閣,那是一種豪華的美感,是一眼看過去就能夠讓人驚呼的等級。現在的天守閣和日本的戰(zhàn)國時代已經幾乎沒有關系了:德川家康攻入大阪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燒毀豐臣秀吉的天守閣,重建了一座規(guī)模更大,更加豪華的天守閣;但頗為諷刺的是,僅僅幾十年之后,這座新的天守閣也化為烏有;直到20世紀初大阪市才重建了天守閣,建筑材料是鋼筋混凝土。不過這絲毫不能動搖大阪城天守閣作為大阪第一地標的地位。我覺得,如果大阪只能選擇一個景點游覽的話,那就應該來大阪城!(大阪城公園本身不需要門票,包括內城也不需要門票,只有上天守閣才需要門票。)


1970年大阪世博會時,在大阪城天守閣前埋下一枚時間膠囊,留給5000年之后的人類打開。

接下來從大阪城天守閣的后面,就是這個“山里口出枡形”離開大阪城本丸,一路上仍然是各種的曲折。

從極樂橋這里離開大阪城的范圍


其實對于大阪市民來說,大阪城公園起到的更多是公園本身的作用,公園的范圍內不僅僅是大阪城的城郭本身,也興建了很多文藝、體育設施。來到大阪城公園是周日的上午,公園里不只有國際觀光客,更有散步或者進行體育運動的市民。距離每年10月份的大阪馬拉松已經很近,大阪馬拉松的起點正是在大阪城公園(天滿橋側)!公園里面有很多很多人在以不同的形式,實踐著自己大阪馬拉松的練習課表。


大阪城公園內也設有兩塊標準的棒球場地,當天正在進行大阪市少棒的聯(lián)賽。


總之是非常充實滿足的大阪城公園之行,接下來就從大阪城公園站搭乘JR大阪環(huán)狀線返回JR大阪站,再從阪神梅田站搭乘阪神電車開始充滿驚奇的甲子園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