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Ep10】范里安《微觀經濟學:現(xiàn)代觀點》概念梳理P107:購買和銷售(1)

(合計1555字,用時420min——)
9 購買和銷售
9.1 凈需求和總需求
概念——
稟賦:我們的研究只限于包含兩種商品的模型——我們假設,對于這兩種商品,消費者的初始稟賦為(ω1,ω2)。
總需求:商品的總需求是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實際最終消費的數(shù)量,即他(或她)最終擁有的商品量,令(x1,x2)表示總需求。
凈需求:商品的凈需求是消費者最終擁有的商品量(總需求)與商品的初始稟賦之間的差額——一種商品的凈需求就是這種商品的購買量或銷售量,令(x1-ω1,x2-ω2)表示凈需求。
注意:雖然總需求通常為正值,但凈需求卻是可正可負。
價值:
從經濟分析的角度看,總需求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它是消費者最終所關注的;
市場實際顯示的是凈需求,因此,凈需求更接近于普通人認為的需求或供給。
9.2 預算約束
預算約束:
結論:消費者最終擁有的消費束的價值等于其初始稟賦的價值;
公式:p1x1+p2x2=p1ω1+p2ω2,
變形:p1(x1-ω1)+p2(x2-ω2)=0,
分類——
凈購買者或凈需求者:如果(x1-ω1)取正值,我們稱消費者是商品1的凈購買者或凈需求者,
凈銷售者或凈供給者:如果(x1-ω1)取負值,我們稱消費者是商品1的凈銷售者或凈供給者;
方程:p1x1+p2x2=m,m=p1ω1+p2ω2——一旦確定了價格,稟賦價值從而消費者的貨幣收入也就確定了;
預算線:
位置:稟賦束總是位于預算線上;
條件:滿足預算線的(x1,x2)的一組值是x1=ω1和x2=ω2;
意義:稟賦總是恰好能支付得起的,這是因為你必須支付的量就是稟賦的價值;
圖線:預算線的斜率為-p1/p2,并穿過稟賦點。
9.3 稟賦的變動
分析:
條件:在價格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最優(yōu)消費如何隨著稟賦的變動而變動;
情形:新稟賦的價值小于初始稟賦的價值,即消費者出售稟賦可以獲得的貨幣收入減少了;
圖線:預算線內移;
結論——
消費者擁有新稟賦的境況一定差于他擁有初始稟賦的境況,這是因為他的消費可能性已經減少;
每種商品的需求的變動方式取決于該商品是正常商品還是低檔商品:當商品1是正常商品,并且消費者的稟賦價值減少時,消費者對商品1的需求將會下降;
規(guī)律:消費者對于具有較高價值的稟賦的偏好總是超過對于具有較低價值的稟賦的偏好。
9.4 價格變動
分析:
條件:在消費者擁有稟賦的情況下,價格變動自然隱含著收入變動;
情形:如果商品1的價格下降;
圖形:
預算線會變平坦;
預算線一定繞稟賦點轉動;
影響:
如果消費者是一個供給者,如果消費者所出售的商品的價格下降——
消費者又決定繼續(xù)充當供給者,那么這個消費者的福利就一定會下降;
消費者又決定轉而成為這種商品的購買者,消費者的境況變化無法確定;
如果消費者是商品的凈購買者,當這種商品的價格上升——
消費者繼續(xù)充當購買者時,他的境況就一定會變壞;
消費者標成了銷售者,他的境況變化無法確定;
結論:商品1的價格下降,消費者會繼續(xù)充當商品1的凈購買者——他不會轉而成為銷售者。
9.5 提供曲線和需求曲線
提供曲線:
一定經過稟賦點——在某種價格上稟賦會成為一個消費束,即,在某種價格上,消費者的最優(yōu)選擇就是不進行交易;
提供曲線通常會向稟賦點的左邊和右邊延伸——在某些價格,消費者會決定充當商品1的購買者,而按另一些價格,他又會覺得充當商品1的出售者。
需求曲線:
總需求曲線:度量的是消費者對商品1的總消費量;
凈需求曲線:對于某些價格,凈需求是負值——
當商品1的價格變得很高時,以至于消費者決定成為商品1的出售者;
在某個價格上,消費者會在成為商品1的凈需求者和凈供給者之間來回搖擺;
關系:如果總需求曲線總是向下傾斜的,那么,凈需求曲線就會向下傾斜,而凈供給曲線就會向上傾斜。
代數(shù)式:
凈需求d1(p1,p2)等于總需求x1(p1,p2)和商品稟賦的差值——

消費者對商品1的稟賦量和消費量之間的差額大于零時,這個差額就是凈供給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