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 · 選修中】《李憑箜篌引》理解性默寫(含參考答案)
1.《李憑箜篌引》中運用通感的藝術(shù)手法直接描摹音樂的詩句是: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2.《李憑箜篌引》中描寫音樂的震撼力的詩句是: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3.《李憑箜篌引》中從音樂效果的角度渲染出樂曲美妙的詩句是: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4.《李憑箜篌引》中描寫音樂的震撼力的詩句是: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5. 《李憑箜篌引》中“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兩句,詩人用浪漫夸張的手法,寫音響效果。長安城門前的冷氣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聲所消融。
6.李賀《李憑箜篌引》描寫音樂可以震破五色石,引來一場秋雨的句子: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7.《李憑箜篌引》中形容音樂清脆激越的一句是:昆山玉碎鳳凰叫。
8.《李憑箜篌引》中形容音樂時而幽咽,時而輕快的一句是:芙蓉泣露香蘭笑。
9.《李憑箜篌引》中以四樣美好的事物描摹聲音的句子是: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10.《李憑箜篌引》中表明時間是九月深秋的詩句是:“吳絲蜀桐張高秋”。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點的詩句是:“李憑中國彈箜篌”。
11.《李憑箜篌引》中“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兩句正面寫樂聲,時而眾弦齊鳴,嘈嘈雜雜,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時而又一弦獨響,宛如鳳凰鳴叫,聲振林木,響遏行云。如帶露的芙蓉,似盛開的蘭花,不僅可以耳聞,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構(gòu)思奇特,形神兼?zhèn)洹?/p>
12. 《李憑箜篌引》側(cè)面寫樂聲的詩句是:“空山凝云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這里詩人故意避開無形無色,難以捉摸的主體,從客體落筆,寫優(yōu)美悅耳的弦歌聲一經(jīng)傳出,空曠山野上的浮云便頹然為之凝滯,仿佛在俯首諦聽;善于鼓瑟的湘娥與素女,也被這樂聲觸動了愁懷,潸然淚下。詩人以實寫虛,亦真亦幻,極富表現(xiàn)力。
13.《李憑箜篌引》中“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兩句,寫樂聲傳到天上,正在補天的女媧聽得入了迷,竟然忘記了自己的職守,結(jié)果石破天驚,秋雨傾瀉。這種想象是何等大膽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14.《李憑箜篌引》中寫美妙絕倫的樂聲傳入神山,令神嫗也為之感動不已,“夢入神山教神嫗”;樂聲感物至深,致使“老魚跳波瘦蛟舞”。詩人用“老”和“瘦”這兩個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飾魚龍,卻有著完全相反的藝術(shù)效果,使音樂形象更加豐滿。
15.《李憑箜篌引》中“吳質(zhì)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兩句,寫成天伐桂、勞累不堪的吳剛倚著桂樹,久久地立在那兒,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憑深夜的露水不停在灑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濕,也不肯離去。這些飽含思想感情的優(yōu)美形象,深深印在讀者心中,就像皎潔的月亮投影于水,顯得幽深渺遠,逗人情思,發(fā)人聯(lián)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