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縮版筆記本購買攻略202205(哈工大威海Hi-Tech版本)
V0.22版本更新日志:
1.移除了所有2021款產(chǎn)品
2.徹底移除了Dell目前全系列產(chǎn)品
3.下調(diào)小米/紅米全部產(chǎn)品至T2,保留繼續(xù)下調(diào)的空間,整體表示悲觀
4.再次下調(diào)華碩天選系列的推薦等級
5.上調(diào)了宏碁全系列產(chǎn)品的推薦度
6.將華碩無雙標記為“不推薦產(chǎn)品”,完善了評測數(shù)據(jù)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7.更新了惠普暗影精靈8系列的數(shù)據(jù)
8.簡化了聯(lián)想拯救者系列的介紹
9.補充了alienwareX14的評價
10.補充了ROG幻系列的評價
11.補充了MECHREVO Z3air的信息和評價
12.新增宏碁非凡X的內(nèi)容
13.新增了惠普戰(zhàn)66Intel版本的內(nèi)容
14.完全重置了購買建議部分
15.完全重置了筆記本評價機制
16.補充無界16內(nèi)容,推薦等級上調(diào)
17.補充魔霸新銳2022的內(nèi)容
18.對聯(lián)想小新系列表示悲觀
19.上調(diào)thinkbook系列的推薦度
20.徹底移除ThinkPad系列
技術指導:AEWELT
機型推薦:AEWELT
審核校對:AEWEL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已經(jīng)5月份了,眼瞅著618都快到了,現(xiàn)在的筆記本市場沒有任何內(nèi)卷的跡象,產(chǎn)品依舊是寥寥無幾的幾款,似乎格局提前被鎖定了。保留對于大多數(shù)新品的期待,希望半導體生產(chǎn)行業(yè)盡快恢復正常吧,某地疫情對于筆記本市場的沖擊遠比想象的要大。
5月相較于4月的版本,更多的是完善和補充,不會有大的結構上的變化。
對于未來的期望嗎?小新系列今年的性價比很可能會遠不及thinbook系列,單純的提升屏幕和機身質感,舍棄了一大堆用戶使用中剛需的接口和拓展性,背道而馳的產(chǎn)品線,很難讓人有推薦的理由。6000系列的銳龍輕薄本還在等待中,12代酷睿的表現(xiàn)很強勢,但那是用功耗換的,續(xù)航全面血崩,以至于今年大多數(shù)輕薄本的宣傳界面直接刪除了續(xù)航的相關內(nèi)容。
游戲本這邊就很清晰了,藍廠碾壓紅廠。如果是高幀率網(wǎng)游,就往Intel砸錢就好了,如果是3A大作,還是選銳龍版本省點錢上個好點的顯卡。
全能本,我們正在考慮要不要暫時刪除這個分類。輕薄本上壓,游戲本價格下壓,定位非常尷尬,可圈可點的產(chǎn)品又少,難成氣候了。
經(jīng)過對一些產(chǎn)品的實際體驗和評測之后,一部分品牌的定位也被修改,這是一個良好的動態(tài)過程,拒絕對于某品牌或者某產(chǎn)品線的刻板印象,確實是現(xiàn)在萌新們需要努力做到的事情,這一點我個人認為現(xiàn)在來說很有必要。
l? 輕薄本
輕薄本現(xiàn)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于:由于過度偏激的性能范或者追求質感體驗,已經(jīng)偏離了最開始的定位。我買個輕薄本圖的是什么?答案就寫在問題里!不就是輕薄便攜、外出方便和續(xù)航長嗎?那你一臺機器裸機奔著1.8kg去了,旅行重量奔著2kg去了,不支持pd充電,那我要你何用?出門背個累贅?
以及屏幕分辨率和刷新率的問題。老有人到處宣揚什么“高刷新率無用論”和“高分辨率無用論”,今天就簡單說說這個事情。為什么給輕薄本上90Hz甚至120Hz的屏幕呢?因為這對于日常使用體驗來說感知非常強烈,你的手機現(xiàn)在都是120Hz了,你換到電腦上60Hz拖動個鼠標你都難受。再加上輕薄本的用戶群體偏向于日常辦公和輕度娛樂等等,excel表格或者長的文檔,高刷新率下滑動起來是非常舒適的。再說說分辨率的問題,為啥我們連RTX3050這樣的游戲本都不推薦2K屏幕,但是輕薄本卻使勁堆到2k往上呢?還是目標人群的使用環(huán)境的原因。游戲本的人群要的是打游戲舒服,上1080P屏幕降低顯卡負載換得更高的幀率和穩(wěn)定的體驗,如果上2K分辨率,幀數(shù)掉一半,沒人會喜歡,并且降分辨率到1080P又無法實現(xiàn)點對點,畫面會感覺很糊;但是輕薄本這邊,由于日常使用對于顯卡的要求很低,高分辨率的屏幕帶來的就是較好的觀感,核顯完全可以應對文字工作和視頻娛樂的編解碼要求。
說到底還是認清產(chǎn)品定位和用戶需求的問題,輕薄本要什么獨顯,我換個大電池,換個額外的M.2位置,多幾個接口,這對于用戶體驗來說那可比一個性能鎖死的平時還用不到的累贅獨顯好太多了。
1.機械革命無界14

(1)采用的還是ZEN3架構的R5-5560U(機械革命獨占),6C12T怎么說都是強于11代酷睿然后不如6000系列銳龍的,同時帶來的還有續(xù)航的上的優(yōu)勢。代價是性能釋放沒有那么強,核顯也沒有那么強。
(2)接口齊全,這算是機械革命永遠的優(yōu)勢,3A1C+RJ45+HDMI,支持PD充電彌補了電池46Wh的缺陷。而且雙內(nèi)存插槽+雙M.2接口不知道把某小新甩出幾條街去,那群大廠能不能學著點什么叫為用戶著想。
(3)整機重量僅1kg左右,機身的金屬質感不錯的,邊緣不算割手。屏幕1080P高色域,亮度最大330左右,夠用了(此處批評某二次元游戲本)。
(4)主要是便宜,這價格能給你的都給你,機械革命他真的我哭死。
參考售價:3799
2.惠普銳14

(1)這個其實更有意義,并不是產(chǎn)品做的多好,而是這代表著有一線大廠在考慮低價位產(chǎn)品線而不是韭菜換茬割。高色域屏幕不是標配,防藍光的屏幕實際觀感不佳,邊框寬的如同上個世紀(其實筆記本邊框一直不寬)。
(2)有比較好的售后服務,向商務看齊。所以你覺得它的性能會好嗎?不會,更多的是一些商用的功能比如攝像頭和指紋加密啥的。這個定位,這個價格,沒啥能挑的了。
參考售價:3299(最低配置)
3.華碩無畏15炒冷飯版

(1)精神股東請閉麥。
(2)用的是前年的R5-4600H,用的還是45NTSC的低色域屏幕,擺明了就是清庫存的。
(3)優(yōu)勢就是,比較低的價格和手感還不錯的鍵盤,另外這機器有小鍵盤。(我真想不出來吹點啥了)
參考售價:3499(貴一塊都別買)
4.Realmebook增強版air

(1)咋說呢?這是個搭載2021年處理器的2022新品。I5-113
20H這顆4C8T的處理器性能相比之下實在是弱啊。接口偏少,好的不學學壞的。
(2)機身的做工和質感都相當出色,畢竟這可是“小matebook”,自然的,屏幕素質也很好,在這個價格幾乎無敵。整機重量也很輕。比較適合不看重性能只在乎日常體驗的用戶。增強版air屏幕表面是塑料,增強版是玻璃所以重一點點。
(3)性能釋放不錯,代價是高負載下表面溫度偏高
參考售價:3699(不愧是手機廠商,臨換代出新品然后大跳水,呵呵)
5.惠普戰(zhàn)66五代

(1)我之前在暗影精靈8的評測里面說:“惠普選擇了躺平,然后反而拿下了一大片消費者?!保F(xiàn)在看來確實是這樣的。戰(zhàn)系列幾乎是一丁點設計思路都沒變,任憑你們?;?,我就該咋樣就咋樣。
(2)銳龍版本使用的是R5-5625U,Intel版本推薦I5-1240P。不推薦搭載MX570的版本,這個東西不是浪費沙子而是吃不飽,而且用的還是I5-1235U處理器,一個弱雞+另一個弱雞,這倆還互相牽制,直接完蛋。
(3)戰(zhàn)系列從未放棄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是:齊全的接口和領先地位的內(nèi)部拓展性內(nèi)部拓展性3A+1C+HDMI+RJ45,標配雙內(nèi)存插槽和雙M.2。這種超棒的配置除了它,只有機械革命的能做到(再次批評某小新)。
(4)買的時候看清楚,同配置便宜一點的那個是低色域的屏幕,戰(zhàn)66本身屏幕防眩光處理導致觀感并沒有實測數(shù)據(jù)那么好,所以盡量還是加點錢。
(5)這個版本的戰(zhàn)66不知道惠普怎么想的,刪掉了指紋識別,多了個4G版本專屬的SIM卡槽換掉了Micro SD卡槽,就挺那啥的。
(6)惠普戰(zhàn)系列的續(xù)航永遠不用擔心,我之前說今年大量的新品不標注續(xù)航時間了,但是戰(zhàn)66依舊有,依舊是長的離譜,追求超長續(xù)航Windows筆記本優(yōu)選方案。另外,自帶一年意外保還是比較適合手殘小白的。
參考售價:Intel版本1240P 4699
銳龍版本5625U 4399
6.宏碁非凡S3

(1)自帶一年應該沒啥用的全球聯(lián)保,屏幕素質很不錯,但是霧面屏的油膩感沒有很好的改善。由于價格的問題,自帶的硬盤是鎂光的Micron2450,緩外速度比較垮塌。
(2)性價比非常高,性能釋放比較好,肯定比戰(zhàn)66好就對了。高負載下的風扇噪音也不大,鍵盤的感受也沒有明顯的高溫,很舒服。
(3)接口很不錯,雙雷電雙USB3.2可以說是誠意很足。雖然內(nèi)存是焊死的,但是雙M.2依舊好評,第二個位置是PCIe4.0的2280規(guī)格也是好評。宏碁甚至專門設計了小板單獨拉線出來硬造了第二個硬盤位出來,真的我哭死(第三次批評某小新)。
(4)三種顏色都不錯,都挺好看的,宏碁的外觀設計很少見地主流了一次。
參考售價:4599
7.機械革命無界16

(1)看見這個牌子,先說一句性價比超級高。無界16搭載的屏幕在同價位,分辨率、色域、刷新率和亮度等等參數(shù)都是IPS產(chǎn)品中相當頂尖的。拓展性就不用說了,依舊是雙內(nèi)存插槽+雙M.2的配置,接口是3A2C+HDMI,這一代沒了RJ45怪可惜的,等等后面看看CODE系列咯,再來個計軟專業(yè)專用本,看你的了!
(2)槽點在于硬盤,用的是660P,上一個用這個的還是奸如磐石碩,性能真的沒得看,除了發(fā)熱量小沒優(yōu)點。16寸的機器沒有小鍵盤,難受+1。最后一個點是機械革命本身,這款產(chǎn)品毫無疑問是好產(chǎn)品,要慶幸來自于機械革命,若是生在一線大廠,怕不是直接往7000+去了。這一款的模具實際測試下來完全可以對付70W甚至更高而不是現(xiàn)在的55W。
(3)搭載RTX2050的版本也可以購入,畢竟在機械革命手里,基本沒有殘血fw的存在(華碩出來挨打!)。實際體驗上生產(chǎn)力方面上和一些RTX3050的差距并不大,打游戲稍微弱一點,可以表揚。
參考售價:I5-12500H 16+512 4799
I7-12700H 16+512 5299
I7-12700H 16+512 6299
8.Thinkbook 14+

(1)這機器年度機皇,我說的。該產(chǎn)品的存在證明了商務機型也可以有優(yōu)秀的性能釋放和較好的日常使用體驗。優(yōu)點似乎不必過多強調(diào),優(yōu)秀的性能釋放輔之以較好的做工水平,實際表現(xiàn)出色(注意措辭)的屏幕,補充之后相當充足的外部接口,2A1C1雷電+HDMI+RJ45+Micro讀卡器,再加上一個隱藏式的USB2.0用來專門對付無線鼠標接收器,好舒服的。相較于去年,舍棄了可插拔式的內(nèi)存,保留了第二個M.2接口,可以理解(第四次鞭尸某小新)。
(2)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續(xù)航崩塌。換了12代酷睿處理器,性能確實是飛升,但是功耗也上去了,現(xiàn)有的調(diào)度沒有對續(xù)航做出多好的優(yōu)化,即使是在靜音模式實際辦公測試的成績也就3小時多點,這對于一款商務機型來說幾乎是無法接受的。
(3)正常使用的話,選擇12500H的核顯版本就可以了,搭載RTX2050獨顯的機器會在全能本部分再次介紹的。
參考售價:12500H版本 5529(發(fā)不出貨還漲價)
9.華碩無雙(不推薦產(chǎn)品)

(1)OLED產(chǎn)品本身就是“年輕人,不懂千萬別動”,看著超級好的屏幕,你可能一時興奮就下手了,到手之后沒幾天就煩死。
(2)這款產(chǎn)品的“屏價比”超級高,在一個5k出頭的價格,拿到一款(蓄力)2.8K90Hz支持100%DCI-P3廣色域和100%sRGB切換并且支持HDR600的設備非常難。
(3)但是問題遠比想象的要多,拆機之后,這家伙的散熱銅底非常精準的覆蓋了完整CPU然后避開了旁邊緊挨著的PCH。。。。。。你就這么扣成本的?這機器沒有背光鍵盤,然后外觀設計上就是一股濃濃的線下機器的味道,再加上,這一臺15.6寸的產(chǎn)品,裸機1.87kg,旅行重量直接破2kg(無界16帶RTX2050的版本都比它輕)。高負載下的風扇傻轉,噪音很高。硬盤你猜猜用的什么,肯定是Micron2450,緩外速度折磨死人的那種。我真的不想說什么,沒法說它。反正一切都很離譜,但是是華碩,那沒事了。
參考售價:12500H+90Hz 5399(還不如去等銳龍的無畏系列或者直接上車2021無畏Pro)
10.Redmibook2022(你做了個什么玩意??。?/strong>

(1)能別買,就別買,米粉追求性價比,米粉不是sb。
(2)單獨看配置都陰間。入門版本選擇了I5-12450H,這東西和12500H差的不是一點點的問題,少了4個小核心,砍了三級緩存,砍了一大半核顯規(guī)格,砍了ME媒體單元數(shù)量,其實已經(jīng)不能叫12450H了,這更像是一個I3ProPlus。實際測試中,單核心性能差異不大,多核心差距就大咯。同樣的,12650H和12700H相比也是砍了一樣的東西,結果完全一致,12650H實測和12500H差不到10%,丟I7的臉。
(3)實際使用體驗也不咋地,鍵盤表面溫度偏高,風扇噪音也偏大。
(4)去年的紅米,確確實實做出了優(yōu)秀的第一梯隊產(chǎn)品,我在去年對紅米全系列產(chǎn)品的評價是:“沖擊桎梏的攪局者”,今年就完全不同,全系列產(chǎn)品崩塌,體驗拉跨,發(fā)布會看的血壓飛漲。你產(chǎn)品好可以隨便浪,你做的不行還tm這么狂?換句話說,紅米,就是筆記本圈近幾年的showmaker,狂了,就活該被罵。你!活!該!
參考售價:不許買!(想買就去撿漏2021款?。?/strong>
l? 全能本(即將消失)
1.Thinkbook16+

????
(1)和14寸版本一樣優(yōu)秀的性能釋放,同樣出色的接口配置,同樣優(yōu)秀的屏幕體驗,直接參考14寸版本毫無問題。
(2)續(xù)航不太行,雖然電池很大,但是續(xù)航拉滿也就測了個3小時出頭。
(3)RTX2050的版本挺不錯的,相較于低功耗RTX3050而言,游戲體驗小幅落后,生產(chǎn)力環(huán)節(jié)則是差不多的水平(反正核心都一樣)。RTX2050的定位,更多的是傾向于存在而非能力,因為NVDEC這個東西真的在視頻編解碼能力上是個大爹,雖然今年的MX550和MX570被補上了這個能力,但是實際表現(xiàn)上,就選個RTX2050就可以,其余的就浪費沙子。
參考售價:12500H+RTX2050 5999
12700H+RTX2050 7499(太貴了,買上面那個)
2.宏碁非凡X

(1)去年的傳奇X,宏碁精準定位拿下了一大片中間地帶的消費者,事實上精準的定位這兩年逐漸成為宏碁的思路,卡死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產(chǎn)品力飛速提升,這也是今年我們降宏碁的優(yōu)先級拉的特別高。這個非凡X就是傳奇X的精神續(xù)作。
(2)屏幕素質較為優(yōu)秀,不須多言。機身整體很輕,作為一個帶著RTX系列獨顯的本子,重量1.4就已經(jīng)非常離譜的輕了。RTX3050的顯卡大殘,但是更高的顯存位寬也可以帶來一定量的優(yōu)勢。原本宏碁是可以做一個更好的性能釋放出來的,但是實際上只給到了比較低的整機功耗(50W),實際上由于鍵盤進風的緣故,可以體驗中不會有高溫的感覺,可以適當拉高顯卡功耗,到一個整機65-75W的水平,可能會有更好的綜合體驗。
(3)機身質感就正常水平,另外這個配色有點復古的感覺,現(xiàn)在是鉛灰色、純白純黑、漸變色撞色的年代,看著老復古了。
參考售價:1240P+RTX3050 6299
3.YOGA 16s?。玻埃玻?/strong>

(1)優(yōu)秀的空氣,支持屏幕觸摸,屏幕素質也不錯。性能釋放還是不錯的,接口也比較齊全,支持100WPD快充可以好評,整機質感很好。
(2)2022年了5800H多少說不過去,主要是現(xiàn)在高端全能本空缺,不然不會放個這個東西在這里。這機器比較重,也沒有契合很多消費者的需求,小眾,所以就那樣吧。
參考售價:7499
4.ROG幻14

(1)各種全能本小鋼炮這一塊,基本上就ROG和雷蛇,今年多了一個外星人X14。今年的幻系列除了幻14之外,都是N卡,只有幻14是A+A的3A小鋼炮配置.6800HS+RX6700S,很有趣的配置。
(2)需要買的購買人群,大概率不需要看這段,所以就簡單說說我個人的觀點(疫情原因還沒摸到)?;?4的外觀一如既往的優(yōu)秀,帶燈的版本現(xiàn)在看來溢價并不高,掏出來絕對是整條街最靚的仔。本身產(chǎn)品的配置挺好的,屏幕的素質也很棒,性能釋放也做到了14寸小鋼炮的水準,總之做的還不錯。缺陷更多的是槽點而非缺點,A卡的生產(chǎn)力環(huán)節(jié)依舊不如N卡,單內(nèi)存插槽也會導致后期升級的不對稱問題,網(wǎng)卡的聯(lián)發(fā)科很說不過去,ROG你不會沒庫存了吧?相較于去年,幻14的游戲性能更好了,用低一大截的功耗達到了RTX3060的同等水平,整體設計上卻更加偏向設計師,A+A的配置,現(xiàn)在只能說是優(yōu)勢在功耗低了。AMD的粉絲建議等ZEN4咯。
參考售價:沒燈 10999
狂拽酷炫吊炸天矩陣燈版本(1TB) 11999
5.外星人X14

(1)這機器貴,但是做的設計很棒,我本人五一去線下摸了這臺機器,包括同行的朋友都能明顯感覺出來這機器做的很不錯,質感很好很舒服。這機器很薄,14.5mm的厚度真的和很多輕薄本一樣了,重量1.8也不算很重,總體上說很難得有這樣的產(chǎn)品,帶在身上很舒服。
(2)拓展性一般般,這和偏薄的機身也有關系,大屁股的設計讓機器的比例有些怪,比較方正,可能需要適應。性能釋放,盡力了,也就那樣了。
(3)不需要推薦人群,也沒有推薦人群。
參考售價:RTX3050版本 12999起
RTX3060版本 16999起
l? 游戲本
1.機械革命極光Pro

(1)繼承了機械革命一直以來的高性價比特性,各項配置都在市場主流水平。鋁合金的機身輕量化機身重量,實際顏值比較好,但是摸上去像塑料。打了雞血的性能釋放,就是機械革命
(2)電池管理存在問題,實際續(xù)航表現(xiàn)很差。以及品控和售后的老問題,不多談了。
(3)入門款air價格低是因為低色域屏幕,小心!
參考售價:8299
2.聯(lián)想拯救者Y7000P 2022(點名批評)、Y9000P(點名批評)


拯救者家族一直是性能本中的標桿、破圈產(chǎn)品,新款的拯救者Y9000P相對于去年的版本,在機身內(nèi)部的散熱設計上有所改良,同時在軟件中加入了對風扇轉速的精細控制,在散熱表現(xiàn)上更為出色,總之除了重量是在軟硬件層面無槽點的旗艦產(chǎn)品。不過,拯救者家族產(chǎn)品自去年夏季以來就普遍存在有較高的溢價,動輒相比同配置競品貴千元的售價卻令人望而卻步。故假如你財力雄厚,完全可以閉著眼購買這款產(chǎn)品,否則我們更建議你考慮其他的機型。
參考售價:12500H+RTX3050 7599
12500H+RTX3060 8799
12700H+RTX3060 9299
2.5K版本9299無貨
3070ti版本 11999無貨
3.惠普暗影精靈8

暗影精靈系列在性能本產(chǎn)品中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暗影精靈8作為家族的迭代產(chǎn)品,在各項參數(shù)良好的基礎上,擁有著較同配置競品更為輕薄的機身和出色的鍵盤溫度控制,是不錯的產(chǎn)品。盡管很多人抨擊暗影精靈不支持Dynamic Boost技術,導致RTX3060顯卡的最大功耗僅為130W,但實際上在RTX3060應用Dynamic Boost技術只能帶來大約3%的性能提升,而且會導致處理器性能的下降,所以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說道的缺點。不過,雖然暗影精靈8提供了多樣的配置供用戶選擇,其在搭載RTX3050Ti的版本額外設置了60Hz刷新率屏幕的版本,消費者稍不注意就會踏坑;而在搭載RTX3060的版本卻又不給用戶提供高分辨率電競屏幕的選項,令人感到費解。不過,惠普作為一線品牌,暗影精靈8卻一直保有較低的溢價和充足的貨源,是消費者在面對市場波動時值得關注的機型。
參考售價:12700H+RTX3060 8299
12500H+RTX3050ti?。叮叮梗?/strong>
4.宏碁暗影騎士2022(蜜雪冰城)

該機配置均衡,售價較為便宜,稱得上是一臺水桶機。除此之外,該機是今年市場上少有的搭載DDR4規(guī)格內(nèi)存的性能本,再加上其支持雙PCIe4.0協(xié)議M.2固態(tài)硬盤+SATA硬盤的安裝,能夠使得用戶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拓展其存儲。不過,該機在高負載狀態(tài)下的噪音相當大,并且其控制軟件中的各性能分級間區(qū)分不明,使得該機的噪音出現(xiàn)了較大的階躍現(xiàn)象,降低了用戶體驗的質量。最后,該機雖然相比上一代更新了模具,但是新模具的顏值和質感依然較為一般,不討人喜。
參考售價:12500H+RTX3050 5999
12500H+RTX3060+高刷 7299
12700H+RTX3060+高刷 7999
5.華碩天選3(好不容易上推薦,又被按下去了)

???? 天選3作為天選2的迭代版本,在解決了前代性能釋放不足的基礎上還進一步降低了機身的質量和厚度,雖然這使得高負載的噪音有所增加,但從總體上來看天選3相對于前代有全面的進步。不過,天選3的最大敗筆就在于它的屏幕亮度依然為300nit,雖然300nit的屏幕亮度并不是不能用,但這無疑使得天選3的應用場景有所減小,而且同價位的產(chǎn)品的亮度都有350nit,400nit甚至是更高,天選3對于同價位的產(chǎn)品的唯一優(yōu)勢就是更加輕薄的機身,稍顯尷尬。同時,為了輕薄的機身,其噪音相較于上一代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我們更推薦對質量有一定要求的考慮天選3。
參考售價:R7-6800H+RTX3050 6799
R7-6800H+RTX3060 16G+512G 7499(還行)
12700H+RTX3060 9499(別想不開)
6.ROG魔霸新銳2022

魔霸新銳是近年ROG推出的性價比產(chǎn)品,相比于家族中更昂貴的槍神,魔霸新銳在保證核心配置的同時有著更為合適的價格。今年的魔霸新銳在搭載了全新的銳龍6000處理器和DDR5規(guī)格內(nèi)存的基礎上,支持了獨顯直連,提高了屏幕分辨率,卻依然維持了原有的價格不變,等效于變相降價,以至于顯示出了一絲性價比。不過,R9-6900HX處理器雖然擁有更為出色的能耗比,但在極限性能上確實是不如i7-12700H的,如果你想要更高的游戲性能,我們更建議你選擇同價位那些搭載i7-12700H處理器的產(chǎn)品;同時,魔霸新銳依然沒有搭載攝像頭,下巴也比較寬,方向鍵半高,都是槽點。
參考售價:R9-6000HX+RTX3060 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