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看胃掛什么科-長春新安腸胃醫(yī)院正規(guī)嗎
長春新安醫(yī)院胃腸病醫(yī)院是中國著名的專業(yè)治療胃腸疾病的醫(yī)院,是經(jīng)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批準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該院一直致力于為廣大患者提供優(yōu)質的醫(y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
長春新安醫(yī)院胃腸病醫(yī)院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實力強大的醫(yī)護團隊,吸納了國內外知名的胃腸病學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同時引進了先進的醫(yī)療設備和技術,如內鏡、超聲胃鏡、肝膽胰腺多普勒超聲、電生理測量、電子結腸鏡等,可進行精確診斷和保守治療,如內窺鏡手術、微創(chuàng)手術、氣囊擴張治療、冷凍治療、射頻消融治療等。

一個健康的胃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渴望和向往的事,因為如今的社會當中,有太多的人承受著慢性胃炎所帶來的痛苦。但是很多慢性胃炎患者在患者前期的時候,往往只是認為自己是普通的胃難受,所以很多時候就會忍著自己的病情,那么慢性胃炎患者需要去醫(yī)院做哪些檢查呢?
1.胃酸淺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略低,而萎縮性胃炎則明顯降低,空腹常無酸。Burhol用加大組胺法觀察47例淺表性胃炎的最大胃分泌量平均為17.4mmol,46例萎縮性胃炎平均為5.6mmol,正常對照44人平均為19.8mmol。
某院100例萎縮性胃炎,91例用五肽胃泌素及組胺法測定胃酸結果:無酸13例;低酸18例;正常酸60例。無酸和低酸共31例,占34.1%。
2.胃蛋白酶原:由主細胞分泌,在胃液、血液及尿中均可測得。蛋白酶水平高低基本與胃酸平行。但主細胞比壁細胞數(shù)量多,所以在病態(tài)時,胃酸分泌常常低于蛋白酶原的分泌。
Joske觀察胃液和血液胃蛋白酶原水平與活組織病理變化結果常常一致,蛋白酶原低者活組織檢查多數(shù)為萎縮性胃炎。
3.內因子(IF):IF由壁細胞分泌,壁細胞減少IF分泌也減少,兩者是嚴格平行的。正常分泌量平均為7700U/h。檢查IF對萎縮性胃炎、胃萎縮及惡性貧血的診斷有幫助。IF明顯減少有利于以上3種疾病的診斷。惡性貧血病人極少數(shù)在胃液中尚可檢出微量IF,但不足以供維生素A、B12吸收之用。慢性萎縮性胃炎IF也可以減少到400~600U,但可以維持低水平的維生素B12吸收。據(jù)Ardeman的研究400~500U的IF可以供吸收1μg維生素B12之用。食物刺激胃液分泌每5~10ml即含IF 400~500U,因此可以解釋萎縮性胃炎雖IF分泌也很低但不發(fā)生惡性貧血。
4.胃泌素:胃泌素由胃竇G細胞分泌。正常血清胃泌素含量各處報道不同(30~140pg/ml),我院檢查結果為(130.84±8.34)(SE)pg/ml;淺表性胃炎平均為(219.09±36.04)pg/ml;A型慢性萎縮性胃炎平均為(566.22±140.3)pg/ml;B型平均為(246.76±9.52)pg/ml。胃泌素能促進胃液特別是胃酸分泌,由于反饋作用胃酸低時胃泌素分泌增多,胃酸高時胃泌素分泌減低。此外血清胃泌素高低與胃竇黏膜有無病變關系密切。無酸的病人理應胃泌素升高,但若不高說明胃竇黏膜病變嚴重G細胞減少。
5.壁細胞抗體(PCA):PCA在A型胃炎的陽性率較高,此抗體的檢測有助于慢性胃炎的分型,對慢性胃炎發(fā)生的病理過程的認識及治療有幫助。
6.胃泌素分泌細胞抗體(GCA):1979年Vandelli檢查106例B型胃炎,GCA陽性者8例,A型35例全部為陰性。惡性貧血病人35例及供血員115例也全部為陰性。
要是大家感覺自己胃不好受的時候,不知道是一般的難受還是慢性胃炎的時候,可以去醫(yī)院做一些這樣的檢查,通過這些檢查,就會幫助大家準確的判斷出自己是不是患上慢性胃炎了。要是自己被查出患上慢性胃炎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