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妝容 | 神仙姐姐都難駕馭的“額黃妝”,古代時尚博主卻很會玩
漢服妝容 | 神仙姐姐都難駕馭的“額黃妝”,古代時尚博主卻很會玩
圖文來自:同袍APP?
特別聲明:本號除原創(chuàng)文章外,其余文章為原作者觀點,發(fā)布主要是為了方便大家互相交流
前段時間爆出定妝照的《花木蘭》
里面的“額黃妝”引發(fā)了大家的熱議
畢竟,我們之前看的神仙姐姐是這樣的
▽

沒想到現(xiàn)在看到的
居然是這樣的
▽

咳咳,不得不說
額黃妝真的很難駕馭……
不過,這樣的妝容其實是符合古人審美的
我們看起來怪異違和的額黃妝
卻是對史實的還原

額黃的歷史

額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明代張萱《疑耀》里記載:“額上涂黃,亦漢宮妝。”
南北朝時,關于額黃的史料則更多。北朝時期楊子華的畫作《北齊校書圖》里,畫中的女子從眉骨到額頭,都涂成了淡黃色。

△《北齊校書圖》
這種潮流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各地的寺院都廣塑金身,把佛像涂金。
當時的“時尚潮人”從涂金的佛像上受到了啟發(fā),將額頭染成黃色,久而久之就有了染額黃的風習,后來甚至有人將整個面部都涂黃,稱之為“佛妝”。

從南北朝到唐朝,女子們都愛上了這種化妝方法,紛紛在額間涂上黃色作為點綴。有的時候黃色堆積在額頭,看上去就像小山,稱之為“額山”。
取自天然的額黃

那這種黃粉,究竟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呢?
唐王涯《宮詞》里寫道:
內(nèi)里松香滿殿開,四行階下暖氤氳;
春深欲取黃金粉,繞樹宮女著絳裙。
唐溫庭筠的《南歌子》詩句里也提到:“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可見額黃的黃粉很有可能就是松花的花粉,這種花粉色黃且有清香,而且有"潤心肺,益氣,除風止血"等功效。

宋代的莊季?!峨u肋編》里則記載:“(燕地)良家士族女子……東月以栝蔞涂面,謂之佛妝。”栝(gu?。┦V(lóu)也就是一種葫蘆科爬藤藥用植物。
由此可見,額黃粉一般都取自天然,放在現(xiàn)在也算是純天然金字招牌化妝品了。
怎么化額黃妝?

平涂法:用黃粉將整個額頭涂滿,也就是詩句里提到的“滿額鵝黃金縷衣”。

△@南桑子?妝造作品
半涂法:不將額頭涂滿,而是只涂一半,或上或下,再用清水過渡,呈現(xiàn)出暈染的感覺。即“眉邊全失翠,額畔半留黃。”
是不是和現(xiàn)代的眼影暈染,有異曲同工之妙啊~前面提到的《北齊校書圖》里的女子,額黃到發(fā)際線就漸漸消失,就是這種涂法。

點“蕊黃”法:用黃粉在額頭上繪上猶如花蕊的紋飾,或者用黃紙剪成類似形狀,粘貼在額頭上,又稱“花黃”。
這種畫法更接近于花鈿,在唐朝時非常盛行。唐朝張泌《浣溪沙·鈿轂香車過柳堤》里曾經(jīng)這樣描述:“小市東門欲雪天,眾中依約見神仙,蕊黃香畫貼金蟬?!?/p>

一直到宋代,額黃還在流行 。詩人彭汝勵歌曰:" 有女夭夭 稱細娘 ,珍珠落鬢面 涂黃。 "足以看出當時額黃的流行程度。

△@南桑子 妝造作品
由此可見
時尚從來就沒有什么道理可言
無論后人的看法如何
當時的人確實是樂在其中的
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
歡迎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進行討論哦~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